利用采集大数据精准开展配变运维及改造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16期   作者:华 隽 闫 利 童新红
[导读] 当前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推广,结合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档案信息,为电力大数据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华  隽 闫  利 童新红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河南省郑州市,450018
        摘要:当前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推广,结合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档案信息,为电力大数据的研究及应用奠定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利用好海量大数据这个“宝库”,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能够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提升,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就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建立了行业负荷和电量影响模型,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配变超载、过载、重载等问题开展了负荷预测研究,精准预测电网升级改造,供一线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电力大数据;负荷;过载
一、变压器情况简介
(一)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配电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电力变压器(以下简称“配变”)。配变运行的状态直接影响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是供电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传统的管理模式主要依靠台区管理人员及运维检修人员,定期现场检查方式,开展运行维护,存在问题发现不及时,不能准确定位问题,设备长期不正常运行容易损坏问题发生。同时由于缺少配变一线运行的大数据分析,个别单位的配变升级改造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精准投资手段。

(二)变压器负荷情况分析
1.变压器负荷定义
(1)空载:运行容量0 %;
(2)轻载:运行容量30%以下;
(3)重载:运行容量80%-100%;
(4)满载:运行容量100%;
(5)过载:运行容量大于100%;
(6)超载:运行容量大于120%。
2、变压器允许过载运行时间分析
(1)过载10%变压器可持续运行180分钟
(2)过载20%变压器可持续运行150分钟
(3)过载30%变压器可持续运行120分钟
(4)过载60%变压器可持续运行45分钟
(5)过载75%变压器可持续运行15分钟
(6)过载100%变压器可持续运行3分钟
(7)过载200%变压器可持续运行1.5分钟
变压器长期小负荷或过负荷运行,均对设备不利。一般情况下,变压器在小负荷运行时,其绝缘材料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由于变压器长期过载运行,变压器运行温度升高,造成变压器内部各部件、线圈、油绝缘老化,使变压器使用寿命减少;变压器温度本身就是损耗,过载运行会使损耗加大,电能被浪费;变压器过载运行,二次输出电压降低,使电能质量得不到保证,还会造成高压击穿和变压器烧毁等事故。

二、基于采集数据精准分析变压器负荷
变压器负荷的合理配置,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经济运行问题,如何保证变压器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使之能满足变压器最大出力,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目前各单位尚存在一些配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在冬季和夏季用电高峰期显得问题尤为突出,变压器长时间处于严重超载运行,不仅使变压器出力降低,而且还使变损增大,以及还会出现设备损坏的情况,不利于变压器经济安全运行。

(一)基于采集数据分析
通过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查询某供电单位的配变负载情况,2020年5月31日,某单位共有33585个台区,其中超载台区81个、过载台区55个、重载台区141个。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统计重、过载台区
通过重、过载分布状况,针对某单位白XX小区、某材料有限公司台区5月份负荷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


(三)数据分析及解决措施
经过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变数据的分析,结合对现场变压器的排查,某供电公司白XX小区为居民用电台区,在晚用电高峰期用电量增加,出现负荷超载情况,白XX小区5月份出现27次超载情况,其中26次出现在晚用电高峰期,变压器运行容量在150%左右。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现该台区配置变压器容量偏低,需对变压器容量进行调整升级。
某材料有限公司台区为厂区用电,生产作业集中在下午15:00-17:00期间,在该时段出现负荷过载情况,某材料有限公司台区5月份出现26次超载情况,时间分布在全天不同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下午15:00-17:00之间,变压器运行容量在130%左右。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分析,发现该台区配置变压器容量偏低,需对变压器容量进行调整升级。
针对发现以上两个台区的问题,某供电单位运检部门同时安排运行检修人员及时到达现场进行维护,通过检查,处理了现场设备端子、连接线松动、打火、过热、熔融或烧毁等安全隐患,对配变及时进行了维护。某供电单位同步安排改造计划,进行配变等设备进行改造,确保安全可靠供电。
后续结合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监控及大数据的统计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根据超载、过载、重载统计分析数据,一是安排运维人员及时维护,避免了设备损坏等问题发生,减少了停电的事件的发生。二是结合分析数据统筹考虑,进行优先级排序,制定配变改造升级计划,避免了盲目投资,实现精准治理。三是持续挖掘采集大数据,更好的为电网运行服务。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两个台区配变负荷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以及制定的对应解决措施,给大家介绍了分享了一种工作方法,未来用电信息采集的数据类别越来越多,数据量进一步放大,可做出的分析及预测也将逐渐增加,充分利用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不仅能及时发现运行中的各种问题,更能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精准预测电网升级改造,为电网升级改造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精准投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