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勇
济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济宁272000
摘要:探讨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主要从中成药治疗、中药方剂治疗和电针特色治疗几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中医疗法;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进展
引言
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一种不存在过量饮酒情况下发生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该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不存在实质性炎症或者纤维化。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若患者不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是肝癌,严重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状况甚至生命安全[1]。西医治疗已十分常见,同时中医也对该疾病进行了一些研究,故将对其临床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1.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
非酒精性脂肪肝这一名词中现代医学所提出的概念,在中医上,根据该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将其归为“肝著”、“积聚”、“肥气”、“胁痛”、“痞满”等范畴。本病病机主要体现在:1)偏嗜肥甘厚腻,形体肥胖,导致脾虚湿盛;2)风寒外邪倾斜;3)情志失调,喜卧少动,病久导致患者体虚,促使其体内气、血、痰、瘀搏结聚于肝;4)痰瘀积聚日久,肝气之郁,痰瘀阻络,致中气血失畅瘀血互结。在中医治疗中,辨证论治是核心思想,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脉象舌象等情况,与中医相关理论加以练习,进行周密的剖析以作出最终判断[2]。各个学者对本病的分型存在一定的不同,比较常见的有5中类型,包括痰湿互结型、湿热蕴脾型、气血瘀滞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3]。
2.中药方剂治疗
中药方剂治疗是中医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方式,中药方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对症下药”、“随症加减”的特点。张永敏[4]等在研究中采用了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以采用利拉鲁肽治疗为对照,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以及血糖指标均得到了更为明显的改善。孙晓红[5]等运用了四合汤加减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6%,肝脏彩色超声评分明显降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少。王彬[6]在研究中采用了清肝降脂汤治疗,发现与常规的西药护肝片治疗效果相比,清肝降脂汤对患者肝功能与血脂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有效率达到了95.24%,远高于西药治疗的73.81%。
3.中成药治疗
因为中药方剂治疗时,患者用药相对麻烦,随着中药成分提取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成药物的使用逐渐增多。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便于携带的特点,患者更易接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比较常用的中成药有芪茵颗粒、甘枣宁颗粒、化滞柔肝颗粒等。伊凡[7]等对芪茵颗粒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并且患者的肝脏活动度积分明显降低。
张夏炎[8]等在研究中选择了甘枣宁颗粒治疗,经过治疗前后的对比发现,患者的腹围明显减小,中医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且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3.29%。且患者的血脂相关指标的水平明显降低。罗青[9]等分析了在常规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化滞柔肝颗粒的效果,发现与单一的西药治疗相比,联合化滞柔肝颗粒联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明显,西药治疗具有一定效果,结合中成药后能够进一步提升疗效。
4.电针特色治疗
虽然目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种类较多,但是每种药物不能兼顾本疾病的所有发病机制,但是同时使用过多的药物又会给患者造成较多的副作用,长时间治疗的效果难以得到肯定,所以综合治疗成为了目前较受推崇的方式。电针治疗在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运用频率逐渐增多。费亚军[10]等研究了肾俞五十七穴电针治疗的效果,以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经过对后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77%,远高于对照组的76.92%,并且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总积分、B超积分、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以及肝脾的CT值均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董灿[11]等在研究中指出,电针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脂肪受控衰减参数、肝脏硬度、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也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6.小结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病率仍在不断上升。因为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单靠一种药物治疗是难以显现明显效果的,中药方剂以及中成药治疗均具有多组分以及多靶点的特点,能有效提升疗效。此外,电针作为中医特色治疗方式之一,是良好的综合治疗手段选择。在临床治疗中,进而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并配合情志的调整以及饮食的改善等。
参考文献
[1] 杜朋丽,赵丹阳,谷诺诺,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概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3):280-282.
[2] 曾红丽,刘军楼,汪红.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及相关证候的临床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8,11(5):51-55.
[3] 刘挹潞.中医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验案3则[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4):28-30.
[4] 张永敏, 郑国军, 张菊红. 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J]. 心理月刊, 2019, 014(003):165-165.
[5] 孙晓红,张旖晴,刘涛,等.四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9,14(3):682-686.
[6]王彬.探讨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9, 11(08):65-66.
[7] 伊凡,马存贞,戴明,等.中药芪茵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2):136-138.
[8] 张夏炎,彭浩,汪怀周,等.甘枣宁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疗效观察[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8,18(2):123-126.
[9] 罗青,魏仁东.化滞柔肝颗粒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5):1394-1397.
[10] 费亚军,费璇.肾俞五十七穴电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肝脏CT值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3):62-65.
[11] 董灿,张彩荣,薛博瑜,等.电针结合生活方式控制治疗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20,40(2):12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