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实践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   作者:张敏
[导读]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张敏
        北部战区总医院麻醉科手术室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20年1月~2020年3月我院20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可提高护理管理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践应用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很快传遍世界各地。目前新冠病毒的特点、致病性仍存在许多未知,各国科学家也在不断深入研究中。从全球大流行的现状来看,新冠病毒和SARS、流感等病毒区别很大,寒带、热带国家都能暴发流行;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且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超长潜伏期患者等病例;出现无基础病、青壮年患者死亡的病例;因病程长、重症多,可能出现医疗挤兑影响整个医疗系统。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从一开始的未引起足够重视,到发觉其严重性但认为死亡病例都集中在老年患者、基础病患者中,再到发现其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轻症患者或青壮年可能突发衰竭死亡。新冠病毒的致病性、危害性、严重性也在治疗过程中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和许多呼吸道传染病一样,新冠肺炎在不同感染者之间差异很大。[1]虽大部分患者涉及严重肺炎症状,重症者可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但病毒引起的其他多器官损伤,如心脑血管系统,同样可能导致死亡,所以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手术室护理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2020年3月20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根据护理管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患者10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5.21±8.26)岁,男患49例,女患51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平均年龄(65.05±8.12)岁,男患52例,女患48例,采取科学护理管理模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症类型等常规资料的比较上,P>0.05,可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法。
        观察组采取科学护理管理模式,详情如下:
        1.2.1强化心理干预:“疫情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特别重要。”患者会有创伤心理的应激反应,如被隔离感,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在护理方面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当的调试、干预与支持。同时,通过分享成功救治的案例,沟通疫情控制的情况,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该疾病的发病原因,以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为后续的治疗做好准备工作,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2]
        1.2.2药物护理:对于高热患者药物降温处理后会出现出汗较多,引起体液的变化,出现低血压的情况,要注意观察。对于呼吸困难比较重的患者,通过有创、无创呼吸机给氧,护理时要根据血氧饱和度的情况调节吸气、呼气的压力以及吸氧的浓度等参数。同时要注意的是,密闭式吸痰要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由于药物治疗的复杂性,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正确及时给药的同时还要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加强对患者基础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疾病患者,在观察新冠肺炎的同时,还要注意护理好血压、血糖等指标。对于并发症的观察、预防和处理也要及时到位。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体重以及年龄等作为依据,对临床药物应用剂量进行合理控制,以此来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且要对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行高度重视。
        1.2.3环境护理: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通风,定期对手术室物体表面、地面、空气进行消毒,物体表面可选择用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采用擦拭或浸泡消毒方法。地面可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室内空气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可选择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二氧化氯等消毒剂,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进行消毒。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配备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医用)进行空气消毒。对手术室内的温度合理调节,确保患者身心舒畅,这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3]
        1.2.4出院指导:当患者病愈出院,护理人员还应做好随访工作,同时对注意事项提前交代,包括呼吸方式、康复训练、气道廓清训练、呼吸操、营养、放松减压等,帮助患者慢慢恢复肺功能。如若患者再次出现发热症状需立即就医。[4]
        1.3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常见问题发生率比较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45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5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3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
        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25例非常满意、45例满意、3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70.00%;观察组42例非常满意、55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7.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3讨论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我们作为战斗在新冠肺炎防控的最前沿,最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手术室护理工作。手术室护理作为常见的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预防术中感染情况的发生。由于手术室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十分独特,导致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率极高,病程较长,威胁患者的健康,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可提升护理管理效果,降低感染率。[5]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满意度,对照组满意率为70.00%;观察组满意率为97.00%,两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中,很多年轻健康的患者病程发展难测,可能突发“细胞因子风暴”,对患者全身进行致命性的猛烈攻击。在疫情初期,曾谣传“新冠病毒不会感染儿童”、“不会感染特殊人种”等传闻,也都在疫情的发展中被击破。在病毒面前,人类被感染的机会可谓“人人平等”。新冠病毒对我们的打击,可以说会造成“生理+心理”双重危害。病毒源头在哪里,又会由何动物媒介传播?新冠感染治愈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患者是否会得到保护性抗体?今年冬季疫情是否会反扑,造成二次爆发?多国报道的儿童出现“川崎病”类似症状、严重的血管炎是否和新冠病毒有关?等等问题,都还是未知数,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而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时刻牢记新冠疫情的严重性,警惕其再次传播。加强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保持下去,如不接触野生动物、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聚集、改善卫生习惯、鼓励分餐制、注意“咳嗽礼仪”、勤洗手勤通风、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等。只有不抱侥幸心理,做好防控措施,才能巩固目前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综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到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中可提高管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参考文献
[1]詹昱新,李素云,刘义兰,喻姣花,王莹.综合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护理应急管理[J/OL].护理研究:1-5[2020-03-04]
[2]张静敏,高永莉.急诊科护理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实践中的应用[J/OL].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7[2020-03-04].
[3]由娜,康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J/OL].护理研究:1-3[2020-03-04].
[4]李肖肖,路海云,李燕如,温春良,余宏财.基层非定点救治医院门急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策略[J/OL].护理管理杂志:1-3[2020-03-04].
[5]彭雪,胡艳,姚金慧,刘雯,李聪,张欣,吕晓彤,周姗姗,周鹏举,赵婷.口腔颌面外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的应急护理管理[J].护理研究,2020,34(03):365-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