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意义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   作者:任翠景
[导读] 探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意义。
        任翠景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检验科 山东 济南市 250200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08例,其中包括细菌性感染患儿54例记为A组、病毒性感染患儿54例记为B组,同期选取无感染新生儿54例作为C组。三组新生儿均行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检测。比较三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三组间比较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A组明显高于B、C组,B组明显高于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中,使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可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胎儿在宫内、分娩中、分娩后等阶段,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有研究显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无明显的相关性,因而在临床诊断中难度较大[1]。为及时诊断和治疗疾病,可通过相应指标检测结果,判断患儿病情情况,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研究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108例,其中包括细菌性感染患儿54例记为A组、病毒性感染患儿54例记为B组,同期选取无感染新生儿54例作为C组。A组中男28例、女26例,日龄3-22d,平均日龄(16.7±2.2)d;B组中男30例、女24例,日龄4-24d,平均日龄(16.9±2.0)d;C组中男32例、女22例,日龄4-21d,平均日龄(16.8±2.1)d。三组比较性别、日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A、B两组患儿均符合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标准及各自感染类型诊断标准,C组新生儿无感染性疾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儿,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
1.2方法
        所有新生儿入组后,均详细记录基本信息和疾病情况,采取常规检查化验。入院后第2天对所有新生儿进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使用ROCHE P800仪器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使用SYSMEX 1800i仪器检测白细胞水平。降钙素原正常值为0.5ng/ml以下,C反应蛋白正常值为8mg/L以下,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L。
1.3评价指标
        比较三组间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和数或率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三组间比较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A组明显高于B、C组,B组明显高于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是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发病,可能有衣原体、原虫、细菌、病毒所引起。该病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感染性肺炎患儿的围产期死亡率可达5%-20%左右。大多数患儿发病后,都会出现三凹症、吐沫、发绀、鼻翼煽动、气促、体温不升或发热,发病早期无明显肺部体征,病程中可能出现双肺细湿罗音[2]。如果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还会出现肺部听诊哮鸣音、喘息等表现。不过,由于该病的症状体征并无明显特异性,因而可能影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基于此,对于疑似患病的新生儿,要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可通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等指标水平检测,辅助诊断疾病。
        尤其是对于新生儿来说,在此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当中,应尽量选取伤害小、依从性好、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均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得出,操作简单、灵敏便捷,准确性和可靠性都比较理想。白细胞计数是血常规检验的基础指标,也能够快速准确的得出结果。本研究中分别选取了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非感染新生儿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组间比较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A组明显高于B、C组,B组明显高于C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在不同类型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及非感染新生儿中,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均有明显差异。因此,可利用这些指标辅助疾病诊断,可取的理想的结果。
        降钙素原指标水平,能够对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进行鉴别,在正常人体中,降钙素原含量较低,因而难以检测出来。而如果人体出现严重感染、败血症等疾病情况,降钙素原无法正常向降钙素转化,因而指标水平会有所提升,从而可在血清中检出。在感染得到控制后,降钙素原可正常转化为降钙素,导致血清降钙素水平显著下降。C反应蛋白是在人体发生感染或损伤情况时,血浆中含量水平或明显提升,是由于发生了急性蛋白反应,从而导致C反应蛋白含量提升。而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也可通过C反应蛋白指标水平作为疾病诊断的一项重要依据。白细胞计数是血常规检验中的常见指标,当人体发生感染性疾病,白细胞计数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可以根据这一指标水平,对患儿感染性肺炎情况加以判断。临床上通过以上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同时对不同的感染类型进行鉴别,对于疾病的及时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中,采用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可以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并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刁志英,刘天鉴,钱爱民,等.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在诊断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4):90-92.
[2]姜帆,茅夏铭,张瑞.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7):1551-1553.
作者简介:任翠景 女,汉族,1977.11生,山东济南章丘,主管检验师,本科,研究方向:免疫学检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