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慢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   作者:王婷婷
[导读] 研究慢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效果。
        王婷婷
        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中耳炎患者采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20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病灶根除率、听力恢复率、复发率、干耳率。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灶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听力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干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应用在慢性中耳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在不良反应发生、病灶根除、听力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耳内镜;鼓室成形术;慢性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目前是消除感染、修复穿孔鼓膜、重建中耳传音结构及改善术后听力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传统的显微镜手术是耳外科的主要术式。显微镜下操作具有高质量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和良好的照明条件,便于术者双手进行各种精细操作。然而,当病变位于上鼓室、面神经隐窝、窦脑膜角等隐蔽部位,显微镜的观察使用可能会受到限制;术中为了清除隐匿病灶,保护重要结构,需要破坏更多的骨性结构以暴露术野。与显微镜相比,耳内镜下操作,术者可以抵近观察中耳细微结构,具有角度周全、视野清晰等优势。本文对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某院接受鼓室成形术的200例非胆脂瘤型COM患者。2018年6月前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手术,2018年6月起以耳内镜下手术为主,对于耳道狭窄、术中出血无法控制等不适合耳内镜手术的患耳,显微镜手术可作为一种补救措施。
病例纳入标准:术前均进行颞骨CT检查排除中耳胆脂瘤,纯音测听检查证实为传导性耳聋;均为静止期慢性中耳炎,且干耳时间均在1个月以上,包括鼓膜穿孔、伴或不伴鼓室肉芽肿、黏膜纤维化(粘连或瘢痕条索)、听骨链缺损等鼓室病理改变并自愿接受鼓室成形术的患者。
        病例排除标准:术中诊断为中耳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鼓室硬化症;既往接受过耳外科手术;合并全身性疾病对本手术有影响的患者。此外,有面瘫病史者及失访患者也被排除在外。本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的治疗。麻醉显效后,显微镜下(德国,Zeiss,F40)作耳后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骨皮质表面,分离显露颞肌筋膜,切取合适大小备用;分离外耳道皮片,置入牵开器;将突出的鼓鳞裂骨质磨除,在显微镜下充分暴露鼓环、听小骨;在彻底清除鼓室内炎性和感染组织后,在鼓室内填塞明胶海绵,颞肌筋膜内植法修补鼓膜;筋膜复位后,再填塞明胶海绵,碘仿纱条填塞术腔,缝合耳后切口,无菌敷料及绷带包扎切口。
        观察组患者均接受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治疗。取弧形切口于患者耳后,经切口向上实施分离操作后取颞筋膜备用。取外耳道内切口与外切口于上、后、下壁皮肤部位,将手术视野充分暴露,在外耳道后上三角位置以电钻将鼓窦开放,同时磨除周围的骨质,实现乳突轮廓化。借助显微镜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随后取肌肉筋膜瓣,将乳突骨皮质充分暴露,实施电凝止血操作,使用电钻将鼓窦、乳突、乳突尖以及上鼓室逐渐磨开,以获得乳突轮廓化的目的,取健康骨粉备用;对术区病变组织实施清理操作,将耳道后壁的皮瓣翻起,取15mm辅助切口于皮瓣之上12点方向和6点方向,于皮瓣上12点方向的位置向内切开至鼓环,将鼓室充分暴露。对乳突腔鼓室中的病变组织实施清理操作,酌情将鼓室下壁磨低;依据病变位置使用刮匙或者吸引器等实施清理操作,随后对术腔进行冲洗与浸泡治疗,依据听骨链与鼓膜情况实施鼓室成形治疗。若患者为单纯性中耳炎,实施耳道皮瓣筋膜移植治疗,借助耳内镜实施鼓膜修补治疗;若患者为骨疡型中耳炎或者胆脂瘤型中耳炎,可借助耳内镜对术腔与中耳中残留的胆脂瘤皮质进行彻底清理,重建听骨链,与此同时取提前备置好的颞筋膜实施鼓膜修补治疗;使用备用的骨粉以及肌肉筋膜瓣对小乳突腔实施充填治疗,用纱布覆盖好创面,以碘仿纱条实施术腔填塞治疗,间断缝闭手术切口并且实施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指标对比,包括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病灶根除率、听力恢复率、复发率、干耳率。
①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耳鸣。
②病灶根除率分为根除、未根除。根除:病灶消失范围≥90%,未根除:病灶消失范围<90%。
③听力恢复率:听力恢复正常。
④复发率:在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患者再次发生慢性中耳炎,则判断为复发。
⑤干耳率:耳朵内皮肤干燥的,不会产生油,则判断为干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n(%)]

2.2两组病灶根除率、听力恢复率、复发率、干耳率的比较
        观察组病灶根除率、听力恢复率、干耳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两组病灶根除率、听力恢复率、复发率、干耳率的比较[n(%)]


3讨论
        鼓室成形术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基本术式,依据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其主要包括单纯鼓膜成形术(鼓室成形术Ⅰ型)和听骨链重建术(鼓室成形术Ⅱ、Ⅲ型)。近10年来,耳内镜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应用于鼓室成形术中,其与显微镜下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数量不断增加。
耳内镜最早出现于1960年代,用于中耳解剖结构的研究与中耳疾病的检查和治疗。Po等(1993)应用小口径耳内镜,通过鼓膜切开术,检查中耳内的病变组织[1]。20世纪末,耳内镜开始应用于胆脂瘤手术的术后二次探查。随后,Tarabichi等报道了完全使用耳内镜完成的胆脂瘤手术[2]。随着内镜设备和成像技术的发展,耳内镜受到各国耳科医生的青睐,成为耳科除了显微镜之外另一种手术路径。目前,耳内镜在鼓室成形术、胆脂瘤手术、镫骨手术、人工耳蜗植入术等多项耳科手术有所应用。
        显微镜下手术是当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胆脂瘤治疗的主流术式,术者可用双手完成精巧操作,手术疗效较好。与传统的显微镜下手术相比,耳内镜下手术具有多项优势,包括手术视野广,成像分辨率高,能够发现隐匿部位病变,减少手术创伤等。耳内镜更便于观察鼓室上隐窝、咽鼓管上隐窝、下鼓室等隐蔽部位。综上所述,在理想情况下,这类微创手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是由内镜下鼓室成形术通过在内镜下实施,能够提高手术视野,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故此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的病灶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是由于内镜下鼓室成形术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最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且能够有效切除患者病变组织,将病变根除;观察组的听力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是由于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显微镜下通过耳显微器械去除病变,同时修复鼓膜及重建听骨链,手术后听力会逐渐提高,促进其听力的恢复。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干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是由于内镜下鼓室成形术能彻底清除患者中耳乳突病变,对人体外耳道后壁损伤小,且术后复发风险低,同时该项术式能够使患者耳内通气情况与细胞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患者干耳率。
        综上所述,对慢性中耳炎患者实施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在病灶根除效果和听力状况方面可取得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珊,柯嘉,马芙蓉.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34(09):853-856.
[2]康尧杰,张路.耳内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静止的单纯型慢性中耳炎效果比较[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20,20(04):305-308.

作者简介:王婷婷(1984-),山东临沂人,本科,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就职于临沂市河东区妇幼保健院。电子邮箱:154355482@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