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   作者:何莎莎
[导读] :探讨在急腹症患者中采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
        何莎莎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腹症患者中采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所接收的52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的急救模式不同将其分为急救组和传统组,各组分别为26例患者。传统组采取常规的救治措施,急救组采取急救的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急救组和传统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急救组的抢救成功率25例(96.15%)显著高于传统组17例(65.38%),急救组的护理满意度25例(96.15%)显著高于传统组20例(76.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腹症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极大程度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救护理措施;急腹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
        急腹症作为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患者在患病期间将会表现出急性腹痛的临床症状,临床上通常将急腹症分为外妇科急腹症、外科急腹症和内科急腹症三种类型[1]。该类疾病的发生,具有发病急促、进展快速以及病情危重的特点,具有极高的死亡几率,因此,临床上需要及时作出诊断,并且迅速做出处理[2]。但是临床上对于急腹症患者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引发的原因十分多变和复杂,由此可见,临床上在开展急救的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有关急腹症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急救治疗,进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3]。本次实验抽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所接收的26例急腹症患者,采取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均为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同意书,抽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所接收的52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取的急救模式不同将其分为急救组和传统组,各组分别为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本组研究。其中,急救组男性14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为64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38.25±12.48)岁;传统组男性16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38.84±12.67)岁。各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护理方法
        传统组采取常规的救治措施。医务人员按照流程开展常规的救治措施。
        急救组采取急救的护理措施。首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以及伴随症状发生的动态变化,协助患者完成肝功能、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等,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救治;其次,对于急腹症患者而言,无休克症状的患者,则需要采取半卧体位,能够使得腹腔渗液在患者盆腔聚集,进而更加利于渗液的吸收和引流,减轻了患者腹壁张力和疼痛感受。除此之外,为了预防静脉血栓和压疮的发生,需要积极鼓励患者更换体位,并且定期活动下肢;对于休克患者而言,则需要采取休克体位,进而使得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得以保障;再次,对于并未明确患者病因前,则需要指导患者禁食,通过抽出患者胃肠内残存物,进而减少患者胃肠积气和积液的症状,同时,还能够减少胃内容物以及消化液从穿孔部位漏入患者的腹腔膜。对于尚未诊断明确的患者,则需要在救治期间禁止使用吗啡类镇痛药物和哌替啶,避免藏匿患者真实的患病情况;最后,为了能够减少患者体液的大量丢失,医务人员则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输注速度,进而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若患者存在腹腔内出血和休克症状,则需要及时给予输液和输血。若患者丢失大量的消化液,则需要首先补液,随后纠正患者的血容量。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急救组和传统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和指标,包括: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需要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和核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并选择X2值予以核算,两组之间的数据和指标经过计算后,得出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各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急救组的抢救成功率25例(96.15%)显著高于传统组17例(65.3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对比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急救组的护理满意度25例(96.15%)显著高于传统组20例(76.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临床上对于肌肤症患者而言,由于其发病较为急促,加之病情进展快速,因此,医务人员需要采取及时而又有效的急救措施,进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4]。医务人员不仅首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休克、出血以及体液紊乱的症状,动态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血生化检查以及肝功能等结果,进而开展相应的救治措施[5]。除此之外,医务人员还需要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和变化情况,积极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关心,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进而消除引发患者出现疼痛反应的心理因素[6]。经过本次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所得,急救组的抢救成功率25例(96.15%)显著高于传统组17例(65.38%),急救组的护理满意度25例(96.15%)显著高于传统组20例(76.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见,临床上通过对急腹症患者采取急救的护理措施,加强对于患者的体征监测,指导患者呈现正确体位,进而促进腹腔渗液聚集在患者盆腔,进而更加利于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因此,通过采取急救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采取急救护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更加值得应用于临床的护理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李梅, 金兰. 急腹症预检分诊正确性及急诊护理探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0(16):185-186.
[2]李丹丹, 肖艳玲. 艾滋病合并外科急腹症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 36(7):1054-1058.
[3]赵淑玲, 王庆. 具有手术指征的小儿急腹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6(7):1083-1084.
[4]于秋飞, 闫智涛, 李爱芹,等. 急诊20例急腹症误诊分析[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 12(7):703-704.
[5]李小冬, 桂得春. 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在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救治中的应用价值[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7, 34(8):748-750.
[6]周静丽, 傅强, 杜超,等. 急腹症致大肠腑实证早期器官损害的特征及防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8, 23(3):236-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