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荣
湖北省应城市血防医院 湖北应城 432400
【摘要】目的:探究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护理沟通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调查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调查对象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病例数为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护理沟通),每组分别包含36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在护理满意率方面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对比价值(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实验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与实验组相比更高,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护理沟通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具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沟通;负面情绪
临床中将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升高定义为高血压,通常情况下高血压发病无任何症状,但是长期的血压升高会诱发冠心病或脑卒中等重大疾病[1-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形杀手”。目前临床中尚无彻底治愈高血压的方法,因此需要患者接受终身服药控制病情[3],同时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进一步改善预后。本次调查为了分析护理沟通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价值,特选取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实施一般护理和护理沟通,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调查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6例,病例选自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所有患者均以确诊为高血压,知晓并自愿参见调查,认可研究中涉及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无行为能力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66.52±1.61)岁,其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65.34±1.87)岁,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将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实验组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转患者一般护理。
护理沟通,方法:(1)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带领患者熟悉医院及病房环境,在病房内摆放鲜花、壁画等,消除患者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倾听患者的诉求,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保证病房的安静,使患者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常识,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影响因素、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按时服药能够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3)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后,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对患者进行鼓励、安慰,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治疗依从性;(4)非语言沟通护理,在治疗和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拍手、眼神、微笑等多种方式鼓励,让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和温暖;(5)生活护理,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并为患者制定饮食和运动方案,叮嘱患者定期复查、按时服药。
1.3观察指标
1.3.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分值越大说明患者的负面情绪越重。
1.3.2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护理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计算处理,护理满意率采用(n,%)和X2进行描述和检验;SAS和SDS评分均采用(士s)和T进行表示和检验,当差异为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比较不存在对比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详见表1。
2.2护理满意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2%vs66.67%),对比结果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截止至2015年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27.9%,同时因为人们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发病率还在逐渐攀升,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已经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课题。通常情况下,具有家族遗传史、情绪易激动、食盐摄入量偏高、嗜酒、压力大等人群者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4]。因为高血压患者当血压过高时,极易引发脑卒中等严重的并发症,同时由于高血压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往往不能及时就医,从而影响其预后,这也使得多数患者患病后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5]。因此需要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护理沟通过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非语言沟通护理、生活护理等多角度的护理,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是护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调查中采用护理沟通的实验组患者在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护理满意率方面较对照组优势明显,再一次说明了护理沟通在高血压护理中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采用护理沟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窦玉芹.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糖尿病天地,2020,17(7):249.
[2]刘丽香,王巍,杨晓莲.护理沟通在老年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6):182.
[3]刘小梅.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20,7(14):123.
[4]宋晓培.护理沟通用于高血压护理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2):114.
[5]李旭.沟通用于高血压护理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