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改变和护理干预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   作者:王湘南
[导读] :研究分析体位改变联合护理干预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王湘南
        辽宁省抚顺市第二医院  辽宁 抚顺 1130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体位改变联合护理干预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3例本院于2020年1月至3月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将患者一般资料导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随机选择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抗炎、雾化吸入治疗)与研究组(32例,采用体位改变+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SAS及SD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可知,研究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中IL-6、IL-8、CRP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指导患者以正确的体位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改善治疗效果,进而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控制,有利于整体治疗的开展与后续的康复。  
        【关键词】体位改变;护理干预;新冠肺炎;抗炎治疗;雾化吸入治疗
        新冠肺炎是由于19年12月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入侵患者肺部所致,该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致死率,目前有关新冠肺炎的治疗仍多以抗炎+雾化吸入为主。但仅采用该方案依旧无法达到治疗预期,加之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影响,使得新冠肺炎的救治过程十分艰难[1]。为解决以上问题,本院开展了一项研究,分析体位改变和护理干预在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3例本院于2020年1月至3月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将患者一般资料导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随机选择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男性15例,女性16例;年龄在28-89岁之间,平均年龄62.1±5.7岁;其中1例患者失明,4例卧床无法自理)与研究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在31-90岁之间,平均年龄62.7±5.3岁,其中5例患者卧床无法自理)。以上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抗炎、雾化吸入治疗,其操作具体如下:①抗炎治疗:选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AbbVie Ltd,批准文号:H20130693)进行抗炎治疗,3片/次,2次/d。②雾化吸入治疗:分别将干扰素、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40475)、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GlaxoSmithKline Australi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60660)应用注射用生理盐水从1mL稀释至2.5mL,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输注入患者体内,10min/次,2次/d。
        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体位改变+护理干预,其操作如下:①体位改变:即在患者进行通气时帮助患者以半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的体位开展治疗,若患者采用的是是半卧位和侧卧位,则需在其一侧背部放一块软枕,以保证患者的躯体与病床呈30°角;俯卧位则需要患者与病床保持水平。以上无论选用何种体位,患者均需要每隔1h通过扣背的方式排出肺部的痰液,以防止患者在通气过程中窒息。随时观察患者表现,若患者在同期过程中出现躁动或感到不适,护理人员则需要协助其改变通气治疗的体位,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每日通气2次,通气时在以上3种体位中患者感到最舒适的体位。②护理干预:考虑到新冠肺炎患者病症表现严重,因此需随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通常每日检测患者4次生命体征,并保证每3-5天取血1次,平均每例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需要采集2-7次咽试子;测量患者血氧饱和度,若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使用低流量2L/min进行吸氧,若患者低于93%则需加大氧流量,必要时需对患者开展机械通气。对于部分卧床丧失自理能力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喂饭、擦拭身体、清理大便、更换尿不湿等护理。由于新冠肺炎情况较为特殊,加之该疾病较高的致死率,使部分住院患者的心理情绪不佳,部分患者前期甚至出现不配合治疗的情况,此使医护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展开沟通,对患者存在的疑虑进行解答,指导患者痊愈出院后应当如何采取自我隔离的方法,并加大对患者的鼓励,使其能够树立起战胜新冠病毒的信心。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焦虑自评(SAS)、S抑郁自评(SDS)。本次研究血清炎性因子主要统计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项,SAS、SDS评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含量对比
        经治疗后可知,研究组患者中IL-6、IL-8、TNF-α及CR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2.2.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经治疗后可知,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2.5±3.7)分、(34.1±4.0)分;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1.3±4.5)分、(43.2±4.8)分;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8.490、8.185;P=0.001、0.001;P<0.05)。
3.讨论
        由于目前有关新冠肺炎并无特效治疗方案,因此多按照常规肺炎治疗中抗炎、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但由于该肺炎情况极为特殊,仅靠以上治疗不足以起到具体的效果,进而导致多数患者发病后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是绝望的情绪,这使得相关治疗更加难以开展。因此需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效果[2]。
        本院在常规治疗方式上协助患者更换不同的体位,因为有研究指出[3],当肺炎患者在采取半卧位或俯卧位时,胸腔内压力梯度迅速下降使重力依赖区跨肺压增加,跨肺压大于气道开放压后,肺泡复张,使肺内分流下降,从而有效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使抗炎药物能够更好发挥药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通过以上研究可知,研究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中IL-6、IL-8、CRP及TNF-α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相关护理,对部分重症患者施以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并通过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因新冠肺炎带来的压力,降低不良情绪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指导患者以正确的体位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改善治疗效果,进而使患者的情绪得到控制,有利于整体治疗的开展与后续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滕一鸣, 吴春玲. 不同体位机械通气治疗肺炎并发肺不张的临床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9-241.
[2] 王素梅, 李萍, 秦贤.不同体位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 2016,6(13):23-24.
[3] 李雪梅,王丽,林芸,聂成惠,岳红.气道物理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04):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