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   作者:袁辉琴
[导读] 研讨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引入中医康复理念对其活动能力的影响
       袁辉琴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门急诊抢救室,  江西 丰城 331100
        [摘要] 目的 研讨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引入中医康复理念对其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入住我院的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68例,随机予以设组分析,对照组(n=34)实施基础临床指导,观察组(n=34)基于其条件引入中医康复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方案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麻木、偏瘫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上、下肢FMA测评显示,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康复理念引入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明显加快中医证候的缓解,恢复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
        [关键词] 中医康复护理;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活动能力
        卒中是造成患者病残甚至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预计到2030年,我国罹患卒中的居民将达到3177万人[1]。经及时系统的临床救治后,多数卒中患者虽可保证生命安全,但易遗留不同程度的语言或肢体功能障碍,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做好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干预也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探讨了中医康复理念引入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结果较满意。具体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入住我院的68例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予以设组分析,对照组34例,男/女19/15例,年龄54~73岁,平均(61.47±5.38)岁;观察组34例,男/女21/13例,年龄55~74岁,平均(62.09±5.22)岁。两组间一般资料经处理显示P>0.05,可做对比研究。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由临床确诊,符合相关诊断依据[1];②基线资料完整,③患者知情且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伴严重精神疾患,②其他因素所致肢体功能障碍,③明确表示拒绝参与研究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常规康复指导,由专业康复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开展体位指导、主被动关节训练、坐立与平衡训练以及步行训练等基础指导。
        1.3.2 观察组 基于对照组条件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包括:①情志调护。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通过语言引导患者合理发泄解郁,告知患者通过静坐、冥想等方法宁心安神,保持情绪愉悦;并加强知识科普,引导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病情,消除担忧心理。②穴位针刺。根据实际病情循经选穴,如上肢功能障碍者,选穴以肩髃穴、合谷穴、手三里穴及曲池穴等为主,下肢功能障碍者,选穴以阳陵泉穴、八风穴以及足三里等为主,对上述诸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③手法按摩。针刺前施以2min的点、按、揉等手法按摩,力度由轻到重,具体以出现酸麻胀痛感为宜;同时采用滚法配合拿揉法对患者的患肢进行按摩,从上肢按摩至下肢,由近端按摩至远端,每次按摩约0.5h,每日1次。④膳食调摄:根据辨证原则进行饮食调理,若为阴虚风动证,可给予黄芪桃仁粥、红枣鱼头汤等补益血气,若为风阳上扰证,应选择海蜇、芹菜以及青菜等偏凉性且清淡的食物,以疏肝潜阳、熄风通络;若为风痰入络证,应给予白萝卜、山楂及山药等具有驱风通络功效的食物进食。
        1.4 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参照4级评分法,对两组的偏瘫与麻木程度做评估,计分0~3分,分值与证候程度呈负相关性。(2)活动能力:通过Fugl-Meyer简表(FMA)[2]做测评,上下肢总分依次是66分和34分,分值与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呈正向关系。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程序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由卡方检验,组间显示为率(%);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后,以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显示同组数据,P<0.05,说明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 经过护理,观察组麻木、偏瘫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活动能力 观察组护理后上、下肢FMA测评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认为,卒中患者在神经功能尚处于可塑阶段开展有效的康复指导,可对大脑皮质层形成良性刺激,防止肢体挛缩,促进肢体功能恢复[2]。常规西医康复训练虽已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系统,但仍有部分患者护理后恢复未达预期。
        中医对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解释,认为气不畅、血不行是其基本病机,诱因则与风火痰瘀等关系密切;通过一系列的调护和干预,能够起到调和气血,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开展中医康复护理后,发现该组麻木、偏瘫证候积分的下降以及上下肢FMA评分的提高较仅接受常规康复指导的对照组均更明显,这一结果与张春宇等[3]研究观点基本一致。分析认为,情志调护可温养脏腑与气血,保持经络通达、阴阳平衡;针刺与按摩对人体各经络系统均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够舒筋活血、滑利关节;而辨证施食虽然起效缓慢,但长期食疗也能够调和各大脏腑功能,补益气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几者结合在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开展,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对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相关证候缓解,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并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史改姣.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20,35(13):2092-2094.
[2]莫雪梅,刘秀容,代玉玲.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181-3184.
[3]张春宇,祝海波,邵音.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上下肢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04):439-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