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损伤防控理论在骨盆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0期   作者:郎元莎
[导读] 文章主要针对骨科损伤防控在骨盆骨折护理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郎元莎
        安吉县人民医院  浙江省湖州市  3133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骨科损伤防控在骨盆骨折护理当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采取随机建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损伤防控理论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急诊护理,将2组患者病死率、骨折复位优良率、骨盆损伤量化评估体系(Majeed)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Majee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骨科损伤防控理论的临床效果较好,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推广。
        关键词:骨科损伤防控;护理;骨盆骨折;临床效果
        引言:
        骨盆骨折是因强大外力作用导致的骨盆直接性碰撞损伤,包括强烈撞击或挤压等,若在运动期间存在用力不当的现象,会因骨盆处肌肉组织收缩,造成撕裂性骨折。同时,骨盆部位骨结构较为坚固,包含脏器、血管、神经等诸多结构,一旦出现骨折处理不到位的现象,必将会威胁机体生命安全,诱发死亡威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某骨四科收治入院的骨盆骨折患者120例,采取随机建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6.11±10.12)岁;病程1~37d,平均病程(21.03±3.17)d;Tile分型:A型9例,B型31例,C型20例;交通伤32例,高空坠落伤11例,工业事故7例,其他10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23±10.28)岁;病程1~41d,平均病程(27.22±4.56)d;Tile分型:A型12例,B型29例,C型19例;交通伤33例,高空坠落伤8例,工业事故11例,其他8例。2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病情评估:观察患者病情状况,分析其是否存在通气障碍的问题,并对其肢体远端静脉充盈状况进行进一步了解,主动询问患者病史,以便更全面评估患者病情。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口干、畏冷以及口渴等症状,并对其体温、血压、意识、运动状况以及血运等状况进行实时监测,观察患者尿量变化等。针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应做好吸氧准备,确保其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2)骨盆稳定护理:骨盆骨折患者极易表现出骨折端移位的现象,很可能会导致其出血问题加重,并可能对其周围脏器造成损伤,必须要给予科学的骨盆稳定处理,实施骨折制动。针对病情较为危重的骨盆骨折患者,通常可给予外固定联合牵引治疗,以实现对患者骨盆的有效固定,并为其骨折端周围血管神经提供良好保护,避免造成继发性出血等。(3)中医疼痛护理:严重骨盆骨折患者通常疼痛症状较严重,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选择科学的体位,并对其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实施监测,对其疼痛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放松疗法等对患者注意力进行转移,从而对其肿痛症状进行缓解,同时可选择芒硝、红花以及冰片等中药成分,将其研磨成分后给予湿敷,缓解患者疼痛。(4)中医穴位护理:骨盆骨折患者因疼痛等症状极易出现失眠现象,在中医角度认为患者失眠主要是因为阴阳失调以及阳盛阴虚,同时阴不入阳等也被中医视为诱发失眠的常见原因,在中医护理中可选择百会、太冲等穴作为基础穴位实施中医针刺护理,通过针刺百会穴可达到安神醒脑的目的,而针刺太冲能够发挥补益气血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对患者的日常保健和护理,从而达到减轻患者失眠症状的目的,缓解其焦虑以及烦躁等不良情绪。(5)饮食护理:由于盆骨骨折患者术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尽量使用流食、半流食,伴随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提升,逐渐恢复普食。

(6)基础护理:要确保病房是无菌环境,降低病房的噪音,避免患者休息质量被噪音所打扰,并且保证患者床位的整洁和干燥,及时进行更换和消毒。而对于骨突的患者需要给与气圈或者棉垫来保护患者的腰部,防止长期压迫而产生褥疮。患者行平卧位,应当避免过多的骨折端活动,减少搬动患者病体,避免骨折部位的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刺激。在手术结束以后,护理人员要严密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等指标的变化,严格控制血氧饱和度高于90%。并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和清洁,如果出现突发情况,需要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
        1.3观察指标
        比两组患者术后干预效果,根据患者1年后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步态恢复情况、骨折复位、疼痛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优:患者治疗1年后髋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骨盆复位成功,双下肢恢复等长,行走自然,骨折解剖复位成功,几乎没有疼痛;良:患者治疗后1年肢体缩短幅度不足110mm,骨折复位显著,骨盆复位趋于完整,行走基本自然,偶尔会有轻微疼痛;可:患者治疗后1年肢体缩短幅度在110~210mm,快步行走比较困难,骨折实现基本复位,能够感受到中度的疼痛;差:以上症状均未恢复正常,疼痛明显。优良率为优秀率与良好率的和。
        2结果
        2.1 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病死率为0,低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
        2.2 2组患者复位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0%(51/58),明显高于对照组46.7%(2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
        2.3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1.7%(2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5)。
        2.4 2组患者Majeed评分比较研究组患者Majeed评分为(87.3±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盆骨折是因意外事故导致的重度创伤,是现代骨科中常见病症。报道显示,骨盆骨折发生率在3%~8%,死亡率高达3%~42%,也是骨科患者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由于患者是因暴力外伤导致,多伴有多发伤、合并症的现象,症状表现为局部淤血、压痛和广泛性疼痛、下肢短缩畸形、会因肿胀及尿道出血等问题,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还会阻碍疾病恢复。由于患者为突然发病,使之在影响机体自理能力的同时,难以把控预后效果,还会滋生负面情绪。
        4结论
        综上所述,骨科损伤控制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当中的临床效果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戴浩.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损伤控制治疗效果分析.浙江创伤外科,2018,23:1020-1021.
        [2]王德智,王磊.一体化损害控制救治模式在严重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创伤外科杂志,2018,20:390-392.
        [3]吴凌云.严重骨盆骨折救治中损伤控制骨科的实施与护理.新疆医学,2017,47:665-666.
        [4]肖娟清,周丽.多发伤合并不稳定骨盆骨折早期诊治体会.浙江创伤外科,2020,25:231-232.
        [5]盖迪.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盆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中国伤残医学,2020,28: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