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袁晔 张礼伟
[导读] 摘要:伴随着新时期国民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环境问题却在逐渐加重,美好的环境是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
        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水县分局  山东临沂  276400
        摘要:伴随着新时期国民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环境问题却在逐渐加重,美好的环境是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想要提升环境质量,人们需要做好环境监测,利用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当前环境发展趋势,然后采用科学手段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创建美好的家园。本文分析了影响环境监测的各项因素,然后探究了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为建设美好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环境监测数据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在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过程中,均需要以环境监测数据作为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政府和公众对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关注和重视日益增加,监管要求提升,我国各级各类环境监测机构为强化监测数据质量加强了质量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然而,根据监管部门的随机抽查结果,一些机构仍然暴露出质量管理不到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不能满足全面、客观、真实、准确要求的问题。为此,有必要积极探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和解决对策,以期为该领域的质量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含义
        环境质量监测是掌握并了解当今环境质量状况发展走向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具备了政府机关及其直属行政事业和科技事业单位的主体要素。环境监测在现在社会中非常重要。进一步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能够优化监测的水平,提高监测的质量,促进监测质量的全面发展,构建完善的监测管理体系,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要加强监测工作的管理,也要提高对监测后的数据分析的能力。对于在监测过程中监测到的数据,要实行全面的剖析,保证信息的准确度和可信度,让监测信息能够进一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
        工作人员作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其专业能力与工作经验直接影响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但我国对于其工作人员的自身管理仍有不足,进而导致了工作人员效率的低下,严重制约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发展。在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往往会涉及较多的数据记录以及仪器操作,一旦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会严重影响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进而造成后续工作的重心偏移。
        2.2部分标准和技术规范发展滞后
        环境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是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环境监测领域的新标准和新规范对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也提出了具体细化的指标要求,但以往旧的标准与规范中对质量保证和控制措施鲜少提及,实际工作中对一些监测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缺少参考标准依据。我国不同领域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发展不平衡,在水、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技术和标准规范已取得较大的发展,质控手段发展相对较前,但在土壤、噪声监测、应急监测、有机污染源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和标准规范相对发展滞后,导致在应急监测、有机污染源监测方面仍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在土壤、噪声监测方面甚至还存在发展空白之处。
        2.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落实不到位
        当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从业人员并未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形成全面的认识。虽然环境监测资质认定制度的实行有效地提高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监测机构的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但是运用和维护这一体系是一个长期学习、磨合和提高的过程。目前大部分监测机构都建立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但受人员数量、员工素质、技术手段、工作环境、活动经费等因素的制约,部分机构执行不严,建立体系与执行制度不连贯,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不但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被视为多余的障碍,还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出现问题的对策
        3.1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其具备专业的知识背景,还需要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但就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其工作人员大部分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与实际工作经验,严重影响了相关工作开展的质量与效率。全面提升工作水平与效率,有关部门要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养,打造专业型人才队伍。
        3.2完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准则,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需要不断系统、完善我国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根据环境监测发展的需要,及时补充相关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制定、修订或清理环境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关键。首先应应对旧的标准体系中存在影响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或者监测工作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整理,有序梳理出需要完善的监测方法和技术规范体系框架,逐步修订完善,有序制定相关法律政策,约束引导环境监测管理的相关工作。其次应该加强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修订的监督管理,进一步细化质量控制指标和监测标准、技术规范要求,增强质量控制措施的可行性。
        3.3构建部门齐全、执行顺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的组织架构是及其有必要。过去,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暴露出了权责不明、面对问题时推脱和逃避责任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因此应综合考量各地区实际情况,努力建成“国家-区域-地方”的整体管理模式,并尽可能减少质量管理的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基层环境监测部门要根据环保工作的需要和自身定位方向,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认识,确保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工作中能真正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3.4建设监控平台
        监测质量的保证,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建立监控平台,进一步监测质量。在采样时,使用高科技记录仪来保证实时对采样情况进行录像,使得采样结果能够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从而进行规范的记录。即使在后面样品出现问题,也能够通过这个记录仪来对采样出现问题的方面进行剖析,不至于产生慌乱。在样品交接的时候,或者在样品进行检测的时候,可以在交接室和实验室装一个摄像头,对实验交接和实验的过程进行监控,将这个过程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样对于以后去进行了解或者追查都是非常方便的。无论是记录仪还是摄像头,都是对环境监测的有力监控。技术人员要进一步构建环境监控平台,从而保证每一个时间段都能够得到有效地记录,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保证环境监测的顺利进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制度不完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积极培育环境监测高素质人才队伍,落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督工作,并积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障措施、及时下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资金、借助前沿的网络媒体技术构建智能化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信息交流平台,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速度、便捷度和灵活度,以适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新时期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屈凤梅.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2):137-138.
        [2]李辉.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探讨[J].化工管理,2019,(36):59-60.
        [3]杨千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环境与发展,2019,31(10):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