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层管理者职位晋升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晓萌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中高速水平,各个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
        中油(天津)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  30028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中高速水平,各个中小企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酒类企业作为国内重要产业支柱,其行业发展速度也是一日千里。但其发展多注重外部市场渠道拓宽,对于内部基层管理人员晋升渠道关注较少。基层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量大,而领取工资却相对较低,工作任务与薪资差距较大,造成了企业内部人员不满情绪的持续发酵。因此,完善基层管理者的内部晋升机制,分析企业内部基层管理人员的晋升渠道,对于加强员工获得感、幸福感,激发员工企业认同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作用重大。
        关键词:企业;基层管理;职位晋升
        1 相关理论的研究
        1.1 基层管理者有关概念
        基层管理者也可以称为基层主管,位于企业管理层的最底层,其人数在企业管理人员中也是最多的,不同企业中,基层领导者可以成为班长、队长、领班等。基层管理者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主要是完成工作计划并分配工作,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处理人员纠纷及违纪行为。
        1.2 层次分明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著名运筹学家Saaty提出来的系统化、层次化分析方法。通过构造层次结构模型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元素组成部分,简化分析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进而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为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可以有效处理复杂问题,且简单易行,可以在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下,允许用合乎逻辑的方式进行检验。缺点为在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时,由于分析方法自身的局限性,使之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且这种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
        2 企业概况及基层管理人员晋升现状
        2.1 企业概况
        A企业是大型酿酒企业,总资产9.5亿元,注册资本1.2亿元,总占地面积500亩,在册职工1200人,其中以中青年职工为主。公司职工学历层次差异较大,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50%以上。近年来,越来越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员加入到A企业中来。公司现有综合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质量监督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及储运部等8个部门。
        2.2 基层管理人员晋升机制现状
        A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数量较多,占公司管理岗位比重大,但无针对基层管理者的晋升机制。这不利于调动基层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公司效益。
        单位内部晋升渠道主要以工作绩效、工作年限、学历等硬性条件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其中,对于学历方面要求较为苛刻,使得相当一部分学历低,但工作业绩好、工作年限长的员工,被考核晋升机制拒之门外,迟迟得不到相应的晋升,由此基层管理者工作积极性也遭受打击。
        3 管理人员晋升机制评价
        3.1 设计目的
        基层管理者虽处于企业管理的最底层,但直接与生产端相接触,决定着产品质量,关系着企业长远发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一致性检验,建立A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晋升机制评价体系,调动基层管理者工作积极性,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3.2 指标选取原则
        (1)全面性原则。所选指标应该综合考虑基层管理者工作能力、单位内竞争程度、人际关系、工作态度等各个相关因素,全面充分反映基层管理者晋升情况。
        (2)动态性原则。选取的指标不仅可以评价目前阶段基层管理者晋升情况,还应该在企业环境、经营状况发生变化时,仍可实现对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评价,因此,指标的选取应该具有动态性。
        (3)可操作性原则。运用各种方法采集数据时,应该考虑到数据搜集的难易程度。在数据获取过程中,应该考虑时间性,保证搜集数据的时效性。
        3.3 基层管理者晋升机制指标体系构建
        基层管理者晋升机制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内部情况,针对性地选取工作业绩、内部竞争程度、人际关系三个一级指标和九个二级指标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
        3.4 确定指标权重
        (1)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本文采取AHP法确定各个二级指标权重,通过A企业董事会对评价指标进行多轮测评,依据重要性指标含义确定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
        (2)确定指标权重。
        3.5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本文构造的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可得出应收账款事前管理评价指标权重。
        由以上可看出,对于酒类企业内部基层的管理人员的晋升,工作业绩占比0.6370,所占权重最大,并且超过50%,表明对于基层管理人员职位晋升来说,工作业绩起主要作用。其次为企业内部竞争程度,取决于管理岗位晋升数量和基层管理者人数两者,一般情况下,两者呈正比,即内部竞争越大,则职位晋升越难;最后则为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内,内部关系越融洽,岗位晋升也越容易。
        表1 基层管理者晋升机制评价指标体系
 
        4 完善基层管理人员晋升机制对策
        4.1 提高公平性,避免硬性要求
        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内部对于基层管理人员晋升机制存在某些硬性要求,比如职位晋升需要具有相应学历、要满足相应年限,这些硬性条件一方面会缩小基层管理人员上升的空间,造成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工作怠慢等现象,不利于员工的正常成长。另一方面,员工积极性不高,势必会影响企业效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很不利的。因此,企业应该对基层管理者进行充分调研,适当减少一些硬性条件,充分发挥基层管理者积极性和创造性。
        4.2 充分调查员工意愿,综合设定晋升指标
        企业内部针对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大多是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而针对基层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并不完全等同于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应该制定针对基层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在制定基层管理人员晋升机制时,应该充分对基层管理者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基层管理者意见,可以借鉴一些相关企业优秀做法,综合考虑上文制定的评价指标,制定适用于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评价体系。
        4.3 完善工作业绩考核,综合评价基层管理人员
        工作业绩完成情况在公司基层管理人员晋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要注重工作业绩方面的考核,对于工作业绩中的营销计划额要更为重视,在企业生产实践中要制定中高水平的计划销售额。经过充分调研,制定适合业绩评价以及晋升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基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结语:基层管理者在企业中占比较大,对企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完善基层管理者内部晋升机制需要多方面借鉴,不断提高企业基层管理者内部晋升渠道,让基层管理者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尹国河.中小企业绩效管理问题的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
        [2]李德香.谈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