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措施初探 张伟雄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张伟雄1 秦积伟2 贾变3 左超4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市政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只有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1身份证号码:13023019920831xxxx
        2身份证号码:13012419920426xxxx
        3身份证号码:13062719921005xxxx
        4身份证号码:13012519940719xxxx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市政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只有具备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建筑工程中,要想使工程顺利开展,就需要有以安全管理为根本,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当今市政工程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市民生活和工作严重影响,甚至是危及安全和生命。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市政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引言
        市政建筑施工具备工程规模较大、工程量繁重以及风险系数较高的特点,和其他的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同时也给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筑行业的风险较高,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不仅对现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还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针对目前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
        1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现阶段,在市政工程建设中逐渐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并对相关制度标准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然而在实际监管和落实的过程当中,仍存在问题。第一,就安全监管工作来讲,因为市政工程本身的特殊性,涉及范围相对较广,且部分市政施工单位对于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在管理工作当中更加倾向于经济效益和成本控制等。第二,监管措施不够完善。作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应急预案和安全监管工作是有效解决安全事故的依据。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市政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过于形式化,落实起来较为困难,以致于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应急预案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第三,市政工程建设缺乏完善的秩序,部分市政工程在进行招标工作的时候存在着虚假招标以及暗箱操作等违法犯罪行为,以致于中标单位采取缩短工期、不合理的成本控制等方法,导致工程建设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和安全管理问题,对于城市的和谐进步十分不利。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条例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颁布的建筑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加上不同地区也结合当地实际特征颁布了地方性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总的来说对建筑施工安全只起到了部分规范性的作用,总体实施效果不够明显。而且现在的建筑工程法规还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断提升,并且技术规程的修订也需不断完善。
        2.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项目庞大,需要大量的工人,这样才能使工程如期完成。每个工人自身素质不尽相同,有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强,有的素质差,这样他们自身水平就会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影响。他们对安全意识还认识不够全面,绝对安全离自己很远,只注重抓施工建设,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放松,这样就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就会给市政工程建设带来巨大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和安全。另外,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对安全问题不认真去抓,有些细小是安全问题不注意,时间一长,就会带来很大安全问题。
        2.3施工设备存在问题
        在很多的施工现场都存在设备老化、损坏的问题,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但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其性能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实际需求,这无疑给施工产生了安全隐患。并且,设备后期的保养不到位,针对设备出现的问题往往缺少预防,都是出现问题再修理。

加上设备维修和保养的投入不够、设备超负荷运行甚至带病作业以及选用不合格材料的情况多发,进而造成施工安全事故。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3.1建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
        在市政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国内外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借鉴,建立将施工管理层与一线工人紧密联系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每个人都要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保障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在管理上、组织上、实施上以及思想上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加强施工单位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明确生产责任,促进安全生产制度规范的建立和完善,以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在施工前,相关单位应事先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安全是现场施工的基础,若要安全管理制度发挥作用,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安全隐患指派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建立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奖惩机制,增强安全意识。
        3.2加大安全教育的力度
        在人员把关过程中,首先要对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进行关注,一定要选择业务能力强技术人员。其次,作为技术人员,更要具备丰富的经验,还要具备很高的综合能力。这样,当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才能考虑的更加全面。最后,要加大培训。因为施工岗位非常多,进行培训的时候,要分岗位进行培训,对每个岗位培训的时候,着重点要有所不同,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岗位的实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培训,这样,才能使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大对实质内容的培训,不能着重表面工程,让每个员工都能够真正意识到安全至关重要,让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注重安全,从而保障整个市政工程的安全。
        3.3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维护管理
        市政建筑施工现场一定要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提升材料设备质量,进而提升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对材料进行购买时,要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严格优选材料质量,控制进货渠道,选择质量较优的商家。材料需严格按照配比,避免浪费与损耗。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检查,避免废旧材料的堆积,进而排出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的设备需要严格进行存储、使用与保养,对运行状况进行严格的登记以为后期维修提供有力依据。加强对设备使用的监督与数据整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作报表,一有问题出现及时解决,这也有利于实现资金和工程进度的合理控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增强设备养护意识、提升维修水平,避免超负荷运转的现象,设备的零件也要保证型号、质量符合要求。
        3.4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
        就市政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来讲,要想有效确保其安全生产水平和施工质量,就必须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施工的稳定和安全,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在实际建设市政工程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其安全生产和现场施工等进行监督和管理,有效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首先,在实际进行施工之前,市政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向相关管理部门下发提前制定好的安全生产管理程序文件,进而从根本上确保工程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按照安全生产管理程序进行;其次,负责管理和监督的部门要确保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改变传统监督管理方式,可以采用暗访或者突击等方式来调查和检验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现场施工情况,进而将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避免形式主义。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建筑工程在各地兴起。建筑工程具有工程量大、周期长、危险系数高等特点,做好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完善和改进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朱玉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22):98-99.
        [2]何源涛.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15):30-31.
        [3]王积金.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16):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