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建设中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陈焕红
[导读] 摘要:近年来,农村大部分水土资源受到破坏,自然生态整体建设情况存在问题,村民未能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大道市水利局  云南昭通  657200
        摘要:近年来,农村大部分水土资源受到破坏,自然生态整体建设情况存在问题,村民未能对水土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随着乡村振兴建设的不断推进,要求农村地区必须要对水土资源进行科学利用,也需要重视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质量。所以农村地区必须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重视水土资源的科学利用,围绕当前生态问题进行自然小流域综合治理,有利于构建更加生态的农村环境。
        关键词:乡村振兴建设;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
        1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污水排放问题
        现阶段,农村的污水处理问题比较严重,很多地方的污水处理体制不健全。农业污染排放量大,而且污染情况比较复杂。像农村的垃圾和生活废水随意排放问题严重,农药残留和化肥污染问题严重,在一些居住密集的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简单粗暴,焚烧又污染了空气等。排入河里的污水过多,导致河水被污染等,这些污染的破坏性比较大,影响面比较广。
        1.2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比重很大,农田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在连续耕种的情况下,农村土地需要定期修养,使土壤堆积养分。但是我国耕地非常紧张,常年利用耕地,土地缺乏修养,导致耕土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农田中流入泥沙,降低了田壤质量。此外,水库也会引发水土流失问题,泥沙进入到水库当中,会污染水库水资源,无法保障人们日常用水需求。
        1.3 农业生产方式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上农业生产还处在一个低水平阶段。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以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模式依然存在。这种陈旧的生产经营模式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环境,对生态平衡造成不利影响。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被这些因素制约,自然也会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2 乡村振兴建设中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2.1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生态小流域建设能够让水资源得到保护,较好的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更好地保护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是一种全方位的治理模式,其目的是治理之后形成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能够通过水资源的保护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小流域综合治理能够比较好地推动符合生态系统的发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设施。水是生命之源。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中,水资源的治理和改善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随着水资源的污染,很多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被破坏,水资源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到环境。要注重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这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问题。
        2.2 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实施的过程中,农村地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良好机遇。例如,梯田、道路、排水沟以及水坝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到位,提高了农村防洪抗旱的能力,并且保证了当地居民的自给自足,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使得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农村地区一些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也得到了有效治理,并且逐渐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农村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缩小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差距。
        3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策略
        3.1农业措施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农作物改善土壤,提高土壤环境中的有机质含量,为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使当地的植被覆盖率得到提升,有机统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考虑小流域范围内生态功能重要性,将水土流失治理、水资源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统筹在一起,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水土流失、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做到水源和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通过进行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农村环境,修建田间生产道路,挡土墙、护坡等,提升村庄整体环境并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现象,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过程中利用整改农田为梯田,落实等高地种植工作,使当地的植被覆盖范围进一步拓展,发挥水土保持作用。在收割农作物的过程中,可以在土地里留下一部分根和茎,可避免土壤水分大量蒸发,继续发挥水土保持作用,这部分土地可以免耕,降低流水冲击力。逐步建立生态涵养区,系统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结合河湖确权划界工作成果,加强河岸生态修复和水源地保护力度,提高水体自净化功能,达到涵养水源的目的。同时开展好水库除险加固和河道清淤工作,逐步改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推进城乡水一体化,让农民群众喝上干净、安全、放心的水。加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3.2水土保持措施
        在小流域水土保持过程中经常会利用工程措施,如果当地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可以利用工程措施预防水土流失问题,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保护当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近些年我国开始重视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例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落实水土保持工程,设置山坡保护工程和小型蓄水池以及沟道治理工程等。设置山坡防护工程可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问题,为农作物生产提供充足的水资源。通过沟道治理工作,可以疏通当地沟道,预防山洪灾害,同时避免下切河床,进一步扩张河岸,减少产生泥石流固体物质。利用小型蓄水池可以满足居民用水要求。加强裸露空地和山体边坡水土流失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同时增设了蓄水保持工程的数量,改善了该地的土壤结构,使土壤渗透力和蓄水能力得到增强,实现水质保护、防洪减灾、水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目标,其措施布局要坚持“强监管、补短板”的原则,针对突出的流域治理软肋和当地的自然资源与特色产业发展优势进行。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结合各类措施,可以科学地改造当地地貌,提升水土保持效果。
        3.3加强舆论监督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台、新闻头条、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媒体平台,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工作,增强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践行“水土保持事业强监管”,大力宣传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新举措,取得的新成效,让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带给人们的实际变化与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提高破坏环境的危机意识。加大对破坏水土保持设施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全国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项目和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为依托,为实现水土保持管控、加强生态红线意识、事后追责提供技术支撑,鼓励群众利用发达的网络通信手段,将破坏水土保持设施的行为予以曝光,对举报者给予适当奖励,对破坏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落实好“强监管”,让人民群众成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的建设者、受益者、监督者
        3.4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在具体的规划发展中要立足生态环境问题,根据现实情况设计治理策略。重视对水土资源的流失问题进行治理,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工作。可以先试点,然后推广,尤其是在保护水资源方面,要因势利导,结合各地的地理和经济情况来设计规划。农村地区为了巩固退耕还林等建设成果,必须要坚持各项水土资源的节约利用,要对生态环境进行深层次的改造,在因地制宜原则指导下进行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拥有重要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落实基础设置建设以及提高饮水和粮食安全等。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从农业建设发展实际入手,认清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地位与作用,高效开展治理工作,制定科学治理措施,进而提高综合治理实效性,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荆鑫.小流域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实例分析[J].地下水,2019,(6).
        [2]周智慧,姚燕.农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设计[J].环球市场,2018(35):217.
        [3]付韶平.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分析[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3).
        [4]鲍升志.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技术措施研究[J].明日,2018(2):77-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