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建设 廖榕蓉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廖榕蓉
[导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用户对电网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保证正常输电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到长时间稳定输电以及快速电力抢修,一体化运维体系在此种要求下产生,可以所示电力建设必然结果之一。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电力用户对电网运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保证正常输电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到长时间稳定输电以及快速电力抢修,一体化运维体系在此种要求下产生,可以所示电力建设必然结果之一。因此,对配网一体化运维体系建设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关键词: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问题;措施
        1配网自动化的含义
        配网自动化是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产生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将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实现对配电系统智能化、动态化的操作与监控,确保电力系统得以正常运转,为我国社会生产活动提供稳定性、持续性的电力资源。由此可知,配网自动化是提高我国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与运行效率的重要保障,它的运行发展能够有效减少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打下基础,促进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
        2 智能配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
        综上笔者对配电设备运维一体化进行了阐述,电力企业在智能配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中,应遵循相关要点,实施运维智能融合一体化、实施技能与业务融合一体化,详情如下。
        2.1实施运维职能融合一体化
        在智能配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中,应促进运维职能融合的一体化。所谓运维职能一体化是指对配电运行业务实施统一管理,将有效的管理措施运用到班组工作中去。电力企业在配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管理当中,应定期开展职能培训,帮助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业务知识,通过实践操作促进其检修能力,更好地承担配电运行维护职责。
        2.2实施技能和业务融合一体化
        为确保配电设备的有效运行,应充分提升运维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确保相应业务的有效融合,促进配电运维业务的有效发展。在配电设备运维管理中电力企业应对安全管理制度加以完善,对设备运维管理目标加以明确,使管理人员掌握更先进的操作技能。
        3 传统配网运维存在的问题
        3.1 设备布局不够合理
        在进行电力分配前,应该对相关地区进行深入而客观的调研,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设备布局。因为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所以就会导致每一个地区对供电的需求不一样,如果不理性盲目地进行传统不加设计得设备布局就很可能会影响一个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还会对电网产生不可修复的影响和破坏。在电力供应的过程中应该对电路进行规律的检测和维修,不随意加入其他的设备,做到对症下药合理布局才可能保证正常的生产作息从而获得最大的发展进步空间。一步错步步错进入到一个死循环,对电网系统最终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3.2 缺乏专业而综合的运维人才
        配电运维管理工作对于运维人员的素质提出非常严格的要求。这是由于配网结构日益复杂,运维工作难度越来越高,加之运维管理模式发生变化,运维人员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需要掌握多元化的技能和知识,方可应对运维管理的各种复杂工作内容。优秀的运维管理人才十分难求,配电运维呈现出较大的人才需求缺口。现阶段,许多电力企业缺乏优秀、专业的复合型运维人才。现有的多数运维人员虽然了解相应的工作流程,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但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胜任多元化的运维管理工作。涉及到不同专业操作时,运维人员在操作中可能会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影响到配电运维水平的提升。
        4 智能配网运维一体化实施措施
        4.1 制定分期目标
        1)近期目标。以运维工作的当前实况为依据,将专业化程度较低、安全风险较小且经短期培训易于掌握技术要领的工作(如易损易耗件更换、设备简单维护与普通带电测试等)纳入运维站的工作职责中。


        2)中期目标。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基础上,对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可逐渐将无需停电作业的维护工作(如设备消缺、专业巡检与专业性较强的带点测试等)纳入其中。
        3)远期目标。在近、中期目标均实现后,可将变电运行与维护在1~2年内实现高度专业化融合,各项装备配置到位且运行与维护技能掌握全面,最终使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4.2 明确维护职责
        根据现有的维护范围,合理划分各个部门的配电运维职责和界限。主要职责包括:相关责任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倒闸操作、工作票签发、故障抢修以及工程管理。采用统一协调的方式加强对操作班组和运行班组的管理,提高对现有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人员配置,最终将现有的两个班组合并为运维班组。
        除此之外,还需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由于在改革之后的运维一体化当中,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压力以及安全风险均会提升,因此有必要采取激励措施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此可使转型之后各项工作更加高效的完成。
        4.3 强化运维一体化建设
        根据电力企业和市场客户的实际需求所建立和完善的管理系统是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支撑,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该管理系统平衡重要设备和设备的维护管理,借助企业各部门清晰的权责划分构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权责利一体化管理机制,为充分实现各部门的监管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合理科学的业务分配和尽可能清晰的权责分工,强化对企业重要设备和配网线路的运维一体化管理,在企业监管机构监督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协调各工作的开展。
        4.4 构建多元化岗前培训机制
        为最大程度上达成电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应严格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开展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在考虑企业现有人力资源配置和企业覆盖电网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相应的机械设备、检修人员等开展岗前培训工作、深造学习工作等,利用合理科学划分工作内容和员工绩效考评等方式强化员工自主学习和提升专业素养的意识,为培养综合性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工作人员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企业可逐步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机制,将电力企业配网运维一体化管理和监管业务相结合,保证岗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4.5 智能设备的引进
        为最大程度上实现智能配网运营一体化目标,电力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强其对先进智能设备的引进及对先进工艺技术等的完善。在此过程中,電力企业应在考虑本企业实际经济情况和生产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引入并完善企业现有的设备管理体系,借助较高科技水平的智能设备和工艺技术等提升企业配网运营一体化整体管理水平,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企业区域配网智能运维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结语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电力行业。由于传统的运维模式无法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推行新型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不但可以充分保证工作效率得到全面提升,而且有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智能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电网企业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合理优化生产工作流程,将精益化管理模式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进而促进推行新型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顺利的实施,最终取得较为理想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杨雄军.关于配网运维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析[J].电力讯息,2017(16):157-158.
        [2]高捷.实施专业管理一体化提升供电服务水平[J].管理视野,2014,22(4):4.
        [3]黄旭波.浅谈智能电网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J].大科技,2013(34):167,168.
        [4]吕培强,王加臣,杨启明,等.物联网+配网智能运维的创新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2):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