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尹祥
[导读] 摘要:岩土工程环境较为复杂,一旦桩基础施工出现问题,则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摘要:岩土工程环境较为复杂,一旦桩基础施工出现问题,则会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危害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切入,分析其存在桩倾斜、异常断桩、缩颈等问题,并以某创业园岩土工程为例,探究实际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问题;对策
        岩土地质属于常见地质,其存在不稳定定性、隐蔽性及依赖性特点,如若施工中未能掌握岩土结构与性质,则会导致桩基础施工产生质量问题,对施工效率造成影响。所以,在岩土工程中,施工企业及人员应当明确桩基础施工重要性,根据工程特点创新施工技术,且将先进技术与施工理念相结合,推动施工工序有序进行,方能有效提高岩土工程建设效果,推动岩土工程实现进一步发展。
        一、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
        1.桩倾斜
        桩倾斜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桩基础产生倾斜,进而引发桩基不稳,对工程安全造成影响。并且,桩基倾斜表明桩面不平,倾斜桩面施工加大了施工难度,进一步将桩基倾斜度提高,影响施工效率与安全性[1]。而在桩施工中,将会受到多种因素导致倾斜:一是施工中桩端碰到坚硬物质偏移了桩的方向;二是打桩顺序弄混,未能对打桩作业合理安排,受到挤压后产生倾斜;三室桩基安装出现问题。
        2.异常断桩
        桩基出现异常断桩情况,一是桩基未能打好,施工人员忽视桩倾斜情况,未将其修正,承受点位置不对造成断桩;二是连续吊装、运输与堆放过程中,无法均匀分布成桩固定受力点,导致局部受力较大造成断裂;三是打桩时顺序安排不当,同样会产生断桩情况。
        3.缩颈问题
        桩基础发生缩颈一是在拔管后,通过周边土层,孔隙水作用到灌注混凝土上,导致其受到孔隙水冲击,产生缩颈问题;二是拔管不合理造成,过快的拔管速度导致管内混凝土未能完全凝固,也会造成缩颈问题;三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桩管混凝土未能完全填满,造成缩颈。因此,为避免缩颈则应当保证混凝土填满桩管,且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缓慢拔管,控制速度不超过0.5m/min,即可控制缩颈问题。
        二、工程概述
        某创业园地处贵阳,为当地建筑设计院设计,为岩土工程。建筑用地面积是2461562.6㎡,总建筑面积是1564256.21㎡,拟建住宅楼,场地平整后构成边坡为上不土体、下部中强风化白云岩所构成的土岩质边坡,其高度约22m,破坏后果严重。东侧边坡原为堆放垃圾场所,以生活垃圾为主,边坡土体以中强风化白云岩、红黏土、杂填土为主,水文地质较为简单。
        三、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解决措施
        1.做好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作为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前提。本次工程中主要采取15台XY-100型钻机实施勘察工作。在勘察工作中,确保地质分析时效性,需要系统化评估施工操作适宜性与场地稳定性,通过测试可知施工区域当前较为稳定,无地裂缝、泥石流、古滑坡等不良地质及地址灾害,且判定岩土工程部分地基均匀性良好,部分地区均匀性较差,需结合实际情况改善地基情况[2]。并且,根据相关标准对项目范围中白云岩进行端阻力、极限侧阻力等进行测试,以获得适宜参数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2.加强桩基础设计
        岩土工程中桩基础设计对于基础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具有决定性作用,为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需完善设计工作,以免与后期施工相冲突。

本次工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做到与时俱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设计准确度与效率,采取精细化合计方式,提高桩基础设计合理性与科学性,尽量减少由于涉及问题所造成的事故数量,提高设计方案有效性与可实施性[3]。而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要求人员根据岩土工程设计需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考虑成本、实用性、基础结构牢固性、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确定适宜桩基础类型,本次以圆形为主,保证桩基础类型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并根据地质情况明确桩基础长度与截面,确定单个桩基承载力,合理安排桩基础数量,将其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3.不良地质处理
        在建筑岩土工程勘探中,通过对地质系统化分析可保障后续桩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质量。本次工程在勘探后发现施工地质存在一定不良情况,结合要求及情况对不良地质加以处理,以提高项目安全性,优化整体工程质量。由于场地内无地裂缝、泥石流、采空区、古滑坡等不良地质,岩溶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所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地质加以处理,施工人员在此过程中揭露可能出现的溶洞,对其进行补充勘察,以免影响后续施工。并且,根据溶洞发育位置,结合上部建筑基础位置关系、结构荷载,顶板厚度等制定综合处理方案,对于小型溶洞则应用穿越桩基础的措施,以提高桩基础施工有效性。
        4.强化桩基础施工
        桩基施工为避免产生上述问题,则应当加强施工管理。本次工程中采取振动沉桩施工方式,一方面优化施工方案,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开始挖掘土地后,结合建筑情况做好准确定位工作,结束护壁作业后将标高移动至井圈位置,根据标准施工要求实现二次挖孔。此活动施工中要求人员注意选择施工方式,应根据从中间向两边的顺序挖孔,井内做好具体位置标注工作,结合井口十字控制点操作,每隔一段时间安排人员以横杆设置方式测量。另一方面,将上述工作完成后,则进行桩基施工,通过振动器振动模式带动桩身振动,让土壤进行收缩位移,减少土和桩表面摩擦力,进而让桩身沉入土中。此施工在开始时应用较小锤击力,桩身深入1-2m后逐渐将锤击高度与力度加大,未达到相应深度浅,施工人员不断加强锤击力度,直至达到设计深度位置,提高了施工效率。
        5.实现多方面优化
        在岩土工程桩基施工中,不仅需要在施工中严格按照顺序操作,还应当做好其他管理工作,主要将会受到人员、机具、材料等影响。为此,本工程从这几方面出发,强化桩基础施工管理力度。在人员管理中,加强施工人员审查,保证人员均拥有专业证件,掌握桩基础施工专业知识,做到人人持证上岗,有效落实日常管理中的各项制度,制定明确管理体系;在机具管理中,则强化设备机具管理,此管理贯穿于整体工程,包括且不限于设备维修,初期即选择适用、可靠的设备,对于存在计量功能设备,则安排人员定期校验,以确保其使用性能满足工程要求,提高计量准确性;在材料管理中,由于其作为工程构成基础,对此加大了重视度,确保材料保质保量,且避免浪费情况出现,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强化对材料的检验检查,在源头上保证材料供应安全,对于不合格材料禁止其进入施工现场,并按照国家规范标准检验材料,控制其使用范围、性能等,保证选用无误。
        总结:综上所述,桩基础作为岩土工程基础工程,其质量与整体工程质量联系密切,为提高工程质量,则应当做好桩基础施工工作。因此,可通过做好地质勘察、加强桩基础设计、不良地质处理、强化桩基础施工、实现多方面优化的方式,加强对桩基础施工的重视度,从而有效提高岩土工程桩基础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双,常伟世,薛明义,朱建强,郑权恒.桩基施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2):60-61.
        [2]杨俊岭,赵朕,崔晓亮.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8):41-42.
        [3]杜海龙,贺茉莉,罗小斌,宾斌,赵铁军.岩溶地区某广场钻孔灌注桩基础补强加固设计与新技术[J].中国岩溶,2019,38(04):600-606.
        [4]戴良军,冯忠居,盛明宏,崔林钊,董芸秀,冯凯,文军强.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基础施工工艺[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9,36(03):101-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