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装配式结构施工深化设计的要点解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王飞1 宋海艳2 张朝阳3 高德权4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身份证号码:13063419850705xxxx
        2身份证号码:41130219950808xxxx
        3身份证号码:13068219941114xxxx
        4身份证号码:22018319820225xxxx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新型的装配式结构与传统建筑结构的设计施工相比,不仅在设计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而且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实践应用价值。因此设计和施工单位要充分掌握这种新型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点,才能更好的保证设计施工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将结合建筑工程实例来对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结构;施工深化设计要点
        引言
        装配式建筑结构是将传统现场加工模式转变为模块化加工,先通过对整个工程建筑结构进行测量,分析出每一个建筑部件的具体尺寸,然后在工厂对此类建筑构件进行加工。当完成建筑构件生产以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连接与组装,以满足建筑物的建设需求。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在于组装简便,受外界因素的干预几率较小,避免现浇作业的投入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建筑成本。为进一步保证装配式结构的设定可与整个建筑系统具有较高的契合性,必须对每一个建筑环节进行精细分析,深入解析建筑部件与整体建筑之间存在的联动关系,并严格遵循建筑基准,保证参数设计与预期相符合,以提高整体建筑质量。
        1关于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基本概述
        装配式结构建筑主要体现的是“绿色建筑”的施工理念,它所涉及到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其中大体上包括施工安装、生产、设计等环节。通过进一步采用工厂化的生产结构,一方面不断地缩短设计周期,对构件内力和构件几何尺寸进行快速修复,还能够在制作构件的过程中,将三维模型与数控机床进行组合,从而保证在提升建筑工程精确度的基础上,缩短建筑工程的设计周期,提高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效率。除此之外,对于建筑钢结构和预制钢板而言,通过采用装配式结构,从而将设计和安装进行有机结合,加强工程项目之间的协调性,最终提升建筑工程的生产效率。
        2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2.1深化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构件前期预制阶段,必须针对部件而在建筑工程中所起到的实际效应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正确界定各类质量参数以及尺寸参数等,将其与整个图纸文件参数进行有效协调,保证各类文件基准可满足当前建筑需求。同时考虑到建筑构件在整个建筑行业之间具有的通用性问题,应针对此类问题来设定具有一定标准化意义的标志工作,通过将此类部件的参数进行标准化设定,来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相应的制作基准,以降低建筑行业内资源的投入量。此外预制类部件必须具备一定的孔位,例如,机电工程中各类管线的施行,必须有相关基准的界定对此类预埋件以及管线等进行正确化施工。此外在前期深化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整个建筑周期内存在的价值效用,然后依据经济来分析出此类建筑构架实际应用特性,然后依据相关导向需求建立较为完整的设计体系,以保证建筑结构,部件儿可满足当前建筑物建设需求。
        2.2关于管线深化设计的应用
        在装配式结构建筑深化设计的应用中,管线深化设计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环节。对于管线深化设计主要涉及到热水管道的保温施工、曲线型管道设计、管道管线布置等环节。其中,在进行热水管道保温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冷水管道对其热水管道造成影响,因此要让冷水管道避让热水管道,使其两者之间不会造成冲撞,从而发挥其最大作用。

另外,压力管道要尽量避让重力管道,对于管路附件较少的要尽量避让管路附件较多的管道。特别是在进行管线布置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先大后小”的建筑工程施工原则,要尽可能地让管径管线小的必让管径管线大的。从而保证管线设计的科学合理性要求。
        2.3结构节点设计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对于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的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在工程项目整体完成后极其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所以,在进行结构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设计中各个连接节点的结构安全性能,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传力合理并且明确,节点处的计算分析与实际受力情况相符合。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节点位置的防水、防火等一系列的功能性设计。装配式节点的连接技术主要有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螺栓连接、抗剪键槽等。根据不同的连接方式,需配合相应的节点计算及技术要求。在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是等同现浇。其意思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可靠地连接方式以及必要的结构与构造措施,使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基本上和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效果基本等同。
        2.4装配式与浇灌式的融合设计
        建筑结构中装配时与浇灌式属于相互作用的一种建筑体系,装配式建筑结构可有效提高整体建筑效率,浇灌式建筑体系则是针对整个建筑结构或者是装配式建筑结构来进行强化的一种建筑工艺,其是目前建筑结构稳定性提高的一种有效方案。为最大限度的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备的应用效果,应正确分析出装配式建筑结构与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存在的关联性,并针对后续实施效果来确定出整个建筑结构具有的相应防护性能,例如建筑结构的防水耐火、稳定性、安全性等,然后针对预制构件的剪力墙、嵌入式构件等,分析出整个建筑结构在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性能以及各类指标参数。此外为保证装配式施工与浇灌式施工之间的链接属性,应从建筑结构以及施工周期、外界环境因素多方面进行考虑,保证各类材料的输入,可满足当前建筑施工所需求的强度等级,然后应依据建筑结构在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各类性能进行预期检测,并将检测出的指标参数与图纸文件中的基准参数进行比对,当比对效果是符合建筑需求的,则应该斩下一部装配工作,如基准参数的比对效果,不符合当前建筑施工,则应及时对原有方案进行更改。
        2.5预制构件连接设计
        竖向与水平接缝处设置有适量钢筋,需达到有效连接状态,此处为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所得接头应与施工要求相符。从预制剪力墙的整体结构来看,钢筋接头套筒处需要设置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以达到有效保护钢筋的效果,该处厚度至少为20mm,且各套筒间距至少达25mm。施工中,预制板、预制梁之间会形成叠合区域,该处需设置为粗糙面的形式。预制梁端面施工中,应形成键槽并带有粗糙面。相较于结合面,形成的粗糙面应达到总面积的80%。在展开预制板粗糙面的设置时,需确保凹凸深度至少达4mm,而关于预制梁端及墙端的粗糙面,该处产生的凹凸深度至少达6mm。需注意的是,预制构件连接处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该处座浆材料强度要得到保障,即至少达到连接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是个系统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十分扎实的理论基础及自身极强的责任心。并且建筑结构设计也是整个建筑工作系统顺利进行的前提。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转变了建设方式,并且大力推进了建筑行业的成功转型,其凭借着自身的优势,有效地迎合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这就使得装配式建筑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以及认可,装配式建筑方式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卫东,李唯馨,李振霞.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要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98+100.
        [2]刘洋.基于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门窗,2019(24):160.
        [3]刘翔青.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及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安徽建筑,2019,26(10):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