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毕俊岭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也进入了热火朝天的阶段,建筑结构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大难点。
        威海职业学院  山东威海  264210
        摘要:伴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也进入了热火朝天的阶段,建筑结构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大难点。本文笔者就对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内选修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建筑结构这门课程,该门课程包含大量的力学知识,是一门内容覆盖面广、理论精深、实践性突出的课程,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都觉得难度非常大,学习成绩也很难得到有效提升,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更好地进行思考。
        一、建筑结构课程的主要特点
        (一)实践性较强
        建筑结构课程表现出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其诸多内容都和当前我国实行的各种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以及工程实践息息相关。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主要选择从事监理员、造价员和施工员等岗位,因此,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应注重联系施工实际,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考虑到实际工作中对建筑结构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结构施工图分析、结构构造措施应用以及工程结构问题解决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上,确保其能将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效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之中。
        (二)课程内容较多
        在传统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筑结构主要包括“地基基础”、“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多高层房屋结构”、“砌体结构”这五门课程。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其教学过程主要站在设计的层面出发,也就是采用设计院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对建筑构造要求、结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等专业知识进行熟练掌握。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建筑结构课程通常是由“地基基础”、“砌体结构”等课程整合转化而来的,要求将教学重点放在结构施工图分析、标准图集的应用等内容上。
        (三)相关规范以及构造要求比较多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往往需要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荷载规范》等作为基本参考依据,在平常教学的时候,怎样才能将这些规范有效融合在教学内容之中,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所有建筑结构课程教师都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构造要求是在长时间的工程实践以及理论研究中总结出的经验,其和理论计算的地位同等重要,因此,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中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教学难点。
        二、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筑结构课程的改革主要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通过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可给学生带来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其学习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当今时代建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将各类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些重难点知识,解决其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二)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高职院校应全面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推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现有的理论课和实践课所占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并建设专门的实践训练基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重难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丰富其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其在人才竞争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三)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限制,以往建筑结构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思想老旧、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资源不足等,这就很难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开展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恰好能全面解决以上问题,弥补以往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使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根本改善。
        三、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伴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不同专业课程在教学目标上都进行了一定幅度的调整,但就建筑结构这门课程而言,其教学目标的变化并不大,大部分教师只是把教学重点从所有构件的计算转变为了常见构件的计算,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对建筑结构理论课程进行了进一步压缩,要在课时较少的情况下实现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就必须对课程教学目标加以调整,把教学重点从构件的设计计算转变为结构施工图的辨识和解读,教师应尽量减少计算部分的讲解时间,或者可以完全不讲,将主要时间用在结构构造与结构图表达方式的介绍上,这样一来,就能基本实现建筑结构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毕业后有能力胜任施工管理以及预决算等方面的工作。
        (二)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应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讲授内容,可从结构设计方法、结构材料、结构施工图解读等重点层面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对于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可适当弱化或删除,如连续板中弯起式布筋的教学内容就可直接删除,因为当前的工程中已经不再采用了。其次,应强化构造知识。以往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通常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对构造措施则很少提到,这就导致一些基础本身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吃力,甚至因此而失去学习信心,事实上,大多数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主要从事的是施工管理岗位,而非结构设计岗位,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未来岗位的需求,适当弱化理论计算的内容,并加强对相关规范中构造知识的讲解。
        (三)转变课程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都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教学的时候偏重于课程知识的完整性,却没有考虑到课程是否具备实用性与针对性,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并未意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伴随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开始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其中,任务驱动法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这一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地位,而变成了主动地学习者,是自身知识体系的主要建构者,该教学方法对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来说同样适用,通过不同层级任务的驱动,学生会带着更加浓厚的兴趣去接收知识,进而达到更佳的教学成效。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主要具有实践性强、课程内容丰富、相关规范以及构造要求多等显著特点,通过对建筑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可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综合实力。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来看,其教学改革应从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和转变教学方法这三个层面进行,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对行业有用的专业人才,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毅.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尝试[J].年轻人,2019,(29):96.
        [2]王鑫.建筑类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2):56-58,98.
        [3]李娜,向秀佳,张美佳, 等.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 ——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52-53.
        [4]刘可定.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居舍,2018,000 (017):P.194-194.
        [5]刘悦.高职院校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尝试[J].价值工程,2015,(19):204-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