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农村饮水安全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华莉
[导读]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迅速,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多次重要讲话中,都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内容反复强调。
        贵州省荔波县水务局  贵州省荔波县  558400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迅速,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多次重要讲话中,都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要内容反复强调。因此,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具体体现。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经验,分析研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汲取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指导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思路;对策
        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之一,是水利扶贫的头号工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尤其在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更需要加强对农村供水稳定性的研究,以保障农村饮用水的稳定供应,为新时期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1当前饮水安全工作主要任务
        水利扶贫政策已经在广大贫困地区实施了推行,实践证明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但是由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地区面临着严峻的饮水安全形势,通过调查研究对当前饮水安全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本文认为饮水安全现阶段主要任务主要包括:第一,饮水安全工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政治站位的提高。脱贫攻坚中关于饮水安全工作的相关内容需要坚持“中央统筹、市县落实”的基本原则,水利部要求相关区域的管理部门要将饮水安全工作纳入到精准脱贫工作中,将其作为关键的政治任务,是进行政治考核的重要方面,中央还强调要落实好饮水安全的责任制度,确保相关制度能够层层落实,确保饮水安全工作的推进效果。第二,饮水安全工作在评价准则上要实现科学确定。国家已经将脱贫攻坚工作界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水利部要求地方政府要根据《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中的相关内容建立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在准则制定的过程中要适当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安全评价准则,确保准则质量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第三,饮水安全问题人口的准确识别工作。在饮水安全贫困人口识别中需要以建档立卡户为基础进行统计,地方水利部分、扶贫部门以及卫生部门要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区域政府的部署以及相应的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进行未达标人口的调查和统计,同时要录入到全国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中,提高饮水安全扶贫工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
        2提高贫困地区饮水工程管理的对策
        2.1落实农村供水管护主体责任,强化管理力度
        农村供水设施的管护还需要依靠农村自身力量。要确保供水稳定性,就需要进一步压实农村管护主体责任,强化管理力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与农村供水设施管护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的方式来落实主体责任,避免出现推诿扯皮或不作为的现象。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管护主体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设置专项资金扶持农村供水管护工作,以切实提升农村供水的管护水平。
        2.2创新机制,做到规范化管理
        (1)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要按照水利部《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通知》要求,健全完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做到农村饮水工程有机构和人员管理,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地方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运行管理责任等“三个责任”。明确千吨万人以上、单村供水工程建设管护的责任主体及运营模式。(2)先建机制,后建工程。

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区域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模式,对一些控制性重点工程,在规划建设初期就要在思想、机制、人员、技术等方面进行储备安排,工程建设后,运行管理工作就会水到渠成。(3)完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模式。健全完善县区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制度办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水源保护、工程管理维护、水质检测、运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对规模以上工程,探索推行企业化运行管理模式;对小型供水工程,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实现维修管护服务社会化、专业化。
        2.3加强水质检测工作
        为了能够使得贫困地区人们能够喝上符合饮用标准的水资源,自来水公司应该加强水质的检测工作,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购买先进的检测设备,在为人们供水之前,应保证水质的检测结果符合标准,并能够针对水质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工作。这就要求自来水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安装相关的水源净化设备,对不符合标准的水源进行针对性的净化处理,同时还应该将处理完成的水源重新进行检测,至到其能够符合饮用标准后,方可为人们进行自来水供水,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约束自来水公司的行为,提升其水源检测工作完成的质量,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不符合标准的水源供给到用户家中,防止人们饮用了不合格的水源而产生健康问题,真正做好贫困地区的安全供水工作。
        2.4加强对供水工程运行与管理资金投入
        政府必须对各地的供水工程项目运行的稳定性给予高度重视,不遗余力提供扶持,加大资金投入,以满足其日常运行与管理上的资金需求。此外,各地供水公司也应对水费收取进行合理设计,围绕农村饮水安全中“农民负担得起”的要求设置水费,同时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适当上调水费收费标准,以提升自身收益,独立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同时,还应做好对供水工程运行资金的管控力度,以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被充分用到供水工程的运行和管理中。
        2.5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安全饮水工作,由上级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健全成员单位例会、联络员定期联系、工作情况通报等制度,构建组织有力、协调顺畅、联动高效的领导机制。各部门要在上级部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敲钟问响,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一线指挥,确保脱贫攻坚安全饮水工作高效推进。建立各部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强化措施,完善制度,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2.6继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100%供水,因此水情特殊的农村地区应是未来农村饮水安全的关注点。针对特殊水情地区的供水稳定性保障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尤其是要加快推进能解决西部干旱地区缺水问题的水源性工程项目的建设,从水源上保障供水。
        结语
        总而言之,饮水安全工程能否高质量实施,是改善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关键,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因此,加强管理人员对饮水安全的意识,建立起完善的饮水安全制度,成立饮水安全工程基金,明确饮水安全工程的产权归属,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整个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质量,改善贫困地区人们的饮水问题,进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水利厅.坚持问题导向靶向精准施策加快推进水利脱贫攻坚步伐[J].中国水利,2017(24):7.
        [2]蔺继平,孙会国,白丽君.新形势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新模式[J].现代农业,2012(10):219-225.
        [3]曾凡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56(10):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