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花岗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成果及展望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焦权1 李玲2 饶先勇1 刘强1
[导读] 摘要:介绍了红花岗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历程、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结合现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提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
        1.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水务局  遵义  563000
        2.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水务局  遵义  563100
        摘要:介绍了红花岗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历程、管理现状、存在问题,结合现状,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提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成果;展望;遵义市红花岗区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of drinking water safe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 Honghuagang rural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Jiao Quan
        Abstract:An introduction is made 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in Honghuagang Distri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afety project in the future,centering on the goal of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Key words:Rural safe drinking water project;construction  management;achievements;prospects;Honghuagang District,Zunyi  City
        红花岗区位于贵州省北部,北倚娄山,南临乌江,地处西南岩溶区,国土面积476.29 km2,辖区人口61.7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95万人,城镇化率81.95%。受客观因素地形地貌、岩溶发育、水源枯竭等自然条件及主观因素重建轻管思想及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辖区一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尤其是百吨千人以下小型供水工程管护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切实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及运行管理,让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对确保全力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历程
        农村饮水安全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重要内容,红花岗区农村饮水历经渴望工程、饮水解困工程、饮水安全工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阶段,2005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0411.77万元,建成或维修养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24处,农村饮水工程实现全覆盖,全面保障了辖区15.95万农村人口(建档立卡贫困户3032户10594人)饮水安全,辖区农村群众从“喝水难” 到“有水喝”,实现了喝 “放心水”。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情况。受客观因素地形地貌、岩溶发育、水源枯竭及经济社会发展等影响,红花岗区先期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制水工艺简单、供水基础设施薄弱。2005年至今,经过近15年的建设、巩固提升及更新维护,辖区实现农村饮水工程措施全覆盖。
        截至2020年6月,辖区共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90处,覆盖人口15.95万人。供水规模千人以上供水工程19个(含集镇水厂5座),20人至千人供水工程267个,20人以下4处。财政投资建设227处工程中,有完善净化、消毒设施的工程7处(均为千人以上),有消毒无净化设施的工程210处。群众自筹建设工程基本无完善的净化消毒设施,仅采取人工投加消毒药品进行消毒;分散式供水工程覆盖人口为78人,大多是“一户或多户一泵抽水”“一户或多户共引山泉水”。
        按投资主体不一,辖区供水工程划分为城市供水管网延伸、财政行业投资建设、群众自筹建设等3类。其中财政投资建设227处,村民自筹建设63处(自筹建设工程区域均有财政投资建设工程交叉覆盖),部分群众有2套及以上供水系统。城市供水管网延伸覆盖农村群众4.35万人,占供水总人口的27.3%;财政行业投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11.6万人,占供水总人口的72.7%。群众在财政行业投资建设供水管网覆盖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建设小规模供水工程覆盖人口近5000人,占财政行业投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人口4%。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情况。目前,辖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管、用分离,“保姆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即工程建设由行业部门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制”管理建设、交付使用;运行管理采取“公司+、协会+、一站式窗口收费服务”的模式管理;受益群众仅按计量设施的计量有偿付费使用。其中:城市供水管网延伸覆盖区域由城区市政供水公司统一运行管理,农村受益群众采取“总表≠分表水损均摊,委托村民自行管理”;千吨万人以上集镇供水工程通过区级人民政府投资及资产入股,与省级水务水投集团公司组建分公司统一运行管理;千吨万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坚持“村民自治、协会管理、自求平衡、政府补助”的原则,采取“一村一协会或一厂一协会”的模式由受益村民组建“自治协会”管理,全面管理“水源头”到 “水龙头”。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受建设目标及资金不足、多因素影响水源水质及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运行管理与目标值还存在差距。
        1、建设目标及资金不足,供水设施简易且老化。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历经渴望工程、解困工程、饮水安全工程、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等阶段,时空跨度长,财政投资建设的工程因阶段目标的差异,且按受益人口补助建设资金,导致先期建设工程执行标准低、规模小、设施落后。如部分工程供水体系仅具备水源、水管、蓄水池、入户供水等简易设施,无净化消毒设施;同时,因工程未预算后续维护资金,致使工程建成后供水设备缺乏维护和管理而损坏。如部分工程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机电设备陈旧、管网老化,且部分工程已不能正常供水。分散式供水工程更为简易,基本未安装处理、净化消毒设施。
        2、水源类型多样,水质水量保障难度较大。辖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有江河、湖泊、水库、沟塘、溪水、深井、泉水、浅井等类型,受自然或人为的外界影响较大。如: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造成的铁、锰等放射性指标超标等自然因素,采矿与冶炼废渣、工业企业、建筑和养殖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种植等农药污染水体等人为因素,是农村饮水工程水源污染的主要因素和频发因素。同时,山泉水、地下岩溶水受季节性水源枯竭、开发建设破坏等导致水源水量动态不足。虽已划定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范围,且制定村规民约。但仍存在管理权责不清和管理不到位、环境监察和水质监测能力不强、事故应急机制不健全、执法巡查及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致使水源水质水量保护困难。
        3、体制机制不健全,运行管理还存在差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目前,辖区虽已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的管理责任等“三个责任”。同步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经费等“三项制度”,且自2015年起区级财政每年预算维修养护基金100万元,专项用于辖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运行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运行管理人员责任未压实,且管理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低;群众缴纳水费的意识薄弱,喝“免费水”的现象依然存在,导致“无人管理、建了就坏、坏了在建”的恶性循环;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水源保护意识低,致使“以水养水”的目标未实现。
        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建议
        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可保障工程良性运行,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工程使用寿命延长,实现小投入撬动大效益。可新增管水人员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倒逼“以水养水”目标实现;可降低工程维修养护次数及成本,减少财政重复投资建设,减轻财政压力;可改变群众饮水习惯及观念,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提振基层组织管理信心,增强群众对党及政府的认可度。
        1、推进工程供水规模化、智能化。为减少水源及群众用水纠纷,先期建设的饮水工程点多面广,水质、水量无保障。同时,增加管理人员工资及提水成本等运行成本。调查表明,单个集中供水工程的供水规模以1万人为临界点,低于临界点则难以实现经济效益,投资回报率低[1]。建议在今后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将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主基调,统筹水源和人口分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现状水库、河流及较大流量地下水为水源,提质改造或建设“花园式”现代化标准水厂,以现有供水管网为基础,坚持 “能延则延、能并则并,最大限度扩大供水覆盖规模”的原则,推行建设“一乡一网或一村一网”的规模化供水工程,配套建设智能化计量设施及提水设施,建设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高效化的“智慧水务”,最终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网同价。
        2、推进供水水源优质化、集约化。要根除农村供水问题,水源水量保障是关键。建议今后农村饮水工程水源选择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水资源分配,合理开发利用优质水源。缩减水源地(点)的数量,实行“多工程共享一水源”或“水源环状联通联网”,同步实施引提调输水工程,促使水源远距离调度,降低建设管理成本,保证供水质量。特别是延伸城市供水管网及集镇供水工程管网。同时,参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标准,划定水源地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建立村规民约,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水源地保护。统筹考虑水环境治理,严格排污口设置许可,加强产业、农业污染防治,严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鼓励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建设并重,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水源地水质、供水水质“动态”监测,确保饮水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安全。
        3、推进运行管理专业化、市场化。当前,辖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多为单村或单组供水工程,工程规模小,且多为“粗放式”的正常无人管、异常张口要的运行管理,维护管理和经营难度大。实践证明,传统的“集体建、集体管”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供水工程长期良性运行。建议在今后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将运行管理观念从“群众需”转变为“靠群众”,探索规模化、优质化管理,公司化、智能化运营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运行管理体制。同时,进一步修订完善运行管理制度的上层建筑,压实管理人员责任,强化管理人员培训,加大水费征收及公开透明支付。同时,加强水源保护、群众参与工程运行维护、饮水积极消毒、自觉缴纳水费的宣传引导,增强农民群众节水意识、水商品意识、水费缴纳意识,主动参与工程运行管理。
        五、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管理一头系着民生、一头系着发展,建好、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
        笔者认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可参照城市供水经营与管理模式,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经营管理专业化建设,配置“优质化、集约化”水源地,建设“规模化、智能化”供水工程,实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行管理,最终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网同价、同网同服务,让农村群众享受城市供水的待遇。
        参考文献:
        [1]徐广昌.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长效管理机制初探[J].中国水利,2018(1).
        第一作者信息:焦权、男、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994561560@qq.com、183850600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