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玲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海滨大道34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老年患者的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技巧及输液护理。 方法 对1525例静脉穿刺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实验组采用改良的静脉穿刺技巧及输液护理。 结果 1525例的患者中对照组的一次成功率为60%,实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5%。实验组降低了二次穿刺的机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结论 改良后的静脉穿刺技巧及输液护理有效地提高的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关键词:老年人;静脉穿刺;技巧;输液护理
前言: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操作,一次穿刺成功是提高护理操作的重要指标。但因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下降,长期输液或病情影响,导致血管塌陷不显露、回血慢、管腔狭窄、脆性大、易滑动等特性,往往会在操作时发生困难和出现失误,或是输液后穿刺部位皮下有渗血造成的淤青,这样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会产生护患矛盾。为提高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笔者结合了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技巧进行了实验对比,使用改良后的静脉穿刺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的效果显著,现综合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作出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及护理介绍,以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在神经内科长期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1525例,静脉输液治疗时间为5~30天,平均时间为15天,患者的年龄均在45至90岁之间,患者的病种分别有脑梗塞、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脑梗死后遗症、帕金森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等。根据年龄、性别、病种相对地将1522例患者分为745例对照组,780例实验组。
1.2方法
1.2.1对照组 使用常规传统的静脉穿刺方法 在输液前不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方面的干预。限定液体悬挂的高度,特殊血管不予特殊的调节高度。输液管排气完毕后关紧输液管的开关。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扎脉压带与穿刺点的距离限定,穿刺前嘱患者握拳,拍打穿刺部位的皮肤表面让血管充盈。
1.2.2实验组 采用改良后的静脉穿刺方法,对操作者心理方面进行了调整,操作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和外界条件干预,且根据患者的年龄特点、疾病的影响、性别的差异、患者的状态、血管条件的情况,分别采用改良后的不同了方法和技巧进行穿刺。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穿刺过程中一次穿刺成功的情况对比较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两组老年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X2 =38.507,P=O.000<0.01),在操作中实验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提高穿刺成功率的技巧及输液护理
3.1.1操作者在输液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可回忆以往挑战高难度患者穿刺成功的例子,以增加自我的自信心,再给予自己本次操作的肯定。同时也要求操作者冷静,做到稳 准 细,切勿太过于急躁和焦虑,操作者心情烦躁操作过急或胆怯容易造成穿刺失败,增加二次穿刺的机率,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3.1.2因老年人的疾病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少,肢体血流慢,血管灌注量差,血管容易细而不明显,所以日常应鼓励患者在不输液时多活动和锻炼肢体,此方法可使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向心回流,肢体的血管舒张,以增加血管的充盈和显露程度。
3.1.3因男性老年人多数有前列腺肥大,会有尿频的症状。在操作前提醒患者上厕所,可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肢体活动而造成的针尖刺破血管的可能性,且输液前活动可增加血液循环使血管充盈,并在冬天时嘱患者用热水洗手,此方法比使用热水袋的效果更佳,热水袋属于局部热敷,而热水洗手可使双手全方位血管扩张。
3.1.4让患者的神经放松,当患者处于紧张状态时,交感神经会兴奋,皮肤毛孔收缩,进针时的疼痛感会增加,且血管易痉挛和收缩,这时血管会突然消失触摸不到。所以操作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增加患者对本次操作的信心,沟通的内容可以选择比较放松的话题。
3.1.5非握拳拨动血管法 嘱患者反复握拳松拳,使指间肌肉收缩,促进血液流动血管扩张,被穿刺的手自然放松,扎上脉压带后,操作者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其余四个手指握住手指的掌面,使患者手指与手背呈弧形状态。此方法手背静脉充盈明显,血管突出易穿刺,同时也改良了传统握拳法造成手背皮肤压迫血管腔变瘪,进针易穿透血管。且从心理学上握拳容易让人产生高度紧张,交感神经兴奋,增加疼痛的感觉,而不握拳法可给予患者放松的状态,降低了穿刺带来的疼痛感。
3.1.6穿刺失败后的补救方法 在穿刺过程中不慎扎穿血管后,可将针尖斜面缓慢回撤,直至回血血停止,松开脉压带,用左手拇指按压穿破下血管壁处约15s,再将针头稍稍上提,以针尖斜面紧贴上血管壁向前进针,超过被刺穿的下血管壁处后固定针柄,再次用左手轻轻按压被刺破的部位以液体可通过为宜,右手轻轻打开开关,待15s后再松开左手拇指,观察如液体滴入通畅,刺破处无渗液的现象证明补救成功可以进行输液。第一次按压是闭合下血管壁的刺破针口,二次按压是因有针梗在血管腔内支撑作用下,再次加固刺破口的闭合程度。
3.1.7按压止血改良法 在患者输液完毕后嘱患者用另外一手的大鱼际肌按压穿刺部位,以反握手式高举过心脏按压3min至5min(凝血功能不良者为5min至10min),此方法可改进老年人单手指按压易定位错误而造成了针口渗血的弊端,而大鱼际肌大范围地按压不但可以按压皮肤进针眼处,同时也可以将血管进针眼一并按压到位,也降低了单手指按压带来的痛感。肢体高抬过心脏可使末梢血管收缩,缩短了凝血时间,以及可以预防重力性血液灌注作用下产生的针口渗血。
3.1.8 医药卫生护理 为提高老年患者穿刺的成功率,责任护士应当在整个穿刺的过程中做好相关医药卫生护理,护理内容涉及穿刺环境卫生护理,设备卫生护理以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其中穿刺环境护理应做好穿刺病房的卫生,每日对病房进行清扫,定期开展大扫除工作;设备卫生护理则主要保证穿刺针等仪器、用品无菌,严格按照制度处理一次性穿刺针针头及软管,以防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考虑到老年人缺乏有关穿刺的知识经验,因此责任护士在穿刺前应为患者进行有关穿刺的知识宣教,使其对穿刺流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增加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的依从性,同时在穿刺时可通过聊天等方式将患者的注意力从穿刺的疼痛上转移开,以此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提高其依从性。
3.2根据老年患者的血管特点使用操作技巧
3.2. 1血管灌注量差,血管塌陷者 ①肢体下垂法:在扎脉压带前将将要穿刺的肢体处于低于患者心脏的下垂状态,再扎上脉压带,由于重力性血液灌注作用下不易被寻找的塌陷血管就会得到充盈。②双脉压带扎法:选择穿刺部位,在需穿刺的部位上方关节处扎一根脉压带,阻断大血管的回流,以便大范围地显露血管,待找到需要穿刺血管时,在离穿刺点约6cm处再扎一根脉压带,以增加血管的充盈度。
3.2.2肢体水肿患者 ①排水阻断回流法:扎上脉压带判断血管位置后,多次按压血管处的水肿皮肤让血管显露,在进针前着手拇在绷紧皮肤,同时按压被穿刺血管的远心端,阻断被穿刺血管的回流,使其充盈度增加。
3.2.3血管易滑动患者 ①上下固定法:在进针前消毒左手拇指和食指,拇指绷紧皮肤并固定被穿刺血管的下端,而食指固定在穿刺点的上方,以40°快速进针至血管腔内再降低角度进针,而小角度慢速进针时,针尖会滑动到血管的侧面,难以进入血管腔。②左右固定法:在进针前消毒左手拇指和食指,及右手中指。左手拇指绷紧皮肤并固定在被穿刺血管的下端,而左手食指固定在穿刺点上方血管的左侧,右手中指固定在穿刺点上方血管的右侧,同样以40°快速进针至血管腔内再降低角度进针,此方法适用皮下脂肪少,血管易滑者。
3.2.4血管不浮现或不易判断血管位置的患者 ①定位法:穿刺前有效地消毒右手的中指,左手绷紧皮肤固定血管,在进针前右手中指再次确定穿刺点后用中指指甲轻压指甲印做定位。可精准地确定血管位置。
3.2.5血管脆性大患者 ①缓慢进针护针法:加大扎脉压带与离穿刺点的距离,以15°至20°缓慢地从血管侧面进针,确保针尖斜面完全进入血管腔后,松脉压带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拉扯松脉压带过猛时的皮肤震动,造成针尖划破血管壁。②护针固定法:穿刺成功后,敷贴固定时加多一条胶布在针尾回转的输液管处 ,在穿刺针口上方再加多一条胶布,避免患者肢体活动时输液管摇摆,从而带动了血管内的针尖划破血管壁引起了渗漏。
3.2.6不易回血血管的患者 ①液体低置法:进针前将液体悬挂在离穿刺点的高度降低,约30cm至40cm,待穿刺成功后再将高度调节至50cm至60cm。②开关高置法:排气时将开关尽量将放置在离针柄远但又能触及的地方。③开关不完全关闭法:进针前的排气缓慢关闭开关,使针尖斜面慢慢充满液体,开关不完全关紧,以不滴液体为宜。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可以降低针内和输液管前端的压力,而不完全关闭法中让针尖斜面充满液体,只要针尖进入血管,即使血管不充盈负压不够,但因红细胞扩散到针头液体中,使前端的液体也可变成肉眼的淡红色,从而提示穿刺成功。
4结论
静脉输液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但由于临床工作中会遇到不同血管情况的患者,实验证明只使用传统的知识和手法进行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会比较低。特别老年患者多数患有高血压或血管硬化,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或病程长,活动量小,营养差等特点,反复静脉穿刺后导致血管壁的细胞变化,末梢循环欠佳,导致损伤血管的机率增多。因此,护士们调整自身心理素质,提高穿刺的技术水平,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都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必备条件。正是老年人的特殊,更应该使用不同的穿刺技巧,对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治愈,预防输液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强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风华,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常用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4),213-214
[2]程晓蓉,高姗,浅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特点及方法[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2),150
[3]余意,王颖霞,浅谈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血管的穿刺技巧[J],医学信息,2010,23(11),4030-4031
[4]赵雪金,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与效果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05.4(1),63-65
[5]吴嘉,探讨改良静脉输液排气法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临床实践与研究,2008,5(1),95-51
[6]张艳,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J],健康之路,2017,1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