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建强1,]丽雯2,曾翠琼3 ,艾晓云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脊柱外科,广东广州,5107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应用洛索洛芬钠(乐松)干预首次注射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后发烧、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4种副反应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100名骨质疏松首次注射唑来磷酸治疗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A组在注射唑来膦酸前后均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每天口服3次,一次一片,连续2天;B组为常规对照组。结果:A组与B组对比,10,12,14,16小时腋窝体温数据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1.9%、1.9%;B组发生率分别为21.3%、12.8%、12.8%。以上三组数据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洛索洛芬钠(乐松)相关副反应。结论:连续2天应用对洛索洛芬钠(乐松)降低了注射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后引起的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通过本科室的常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二磷酸盐;洛索洛芬钠(乐松);注射后副反应;护理
骨质疏松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1],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正常骨组织处于成骨与破骨的良好平衡之中,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当上述平衡被破坏,骨破坏大于骨生成,即开始了该疾病的病理过程。老年、各种慢性疾病及女性围绝经期等均为该病的危险因素[2]。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不会引起明显症状,然而,不予以诊治,最终可发生骨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3]。治疗方法主要有:1.通过加强营养来预防骨量的流失,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及蛋白质。2.应用促进骨形成或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唑来膦酸为第三代双磷酸盐药物,一年一次,使用方便,具有较强的骨组织结合力,被用广泛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4] 。但唑来膦酸应用过程中也会有不良反应的出现,常见症状如发烧、肌肉酸痛、流感症状、关节痛、头痛。我科临床实践中发现服用洛索洛芬钠(乐松)降低了注射唑来膦酸引起的药物副反应率。现开展相关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其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集我院脊柱外科住院期间首次进行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女性患者100名。用药前均经过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T值≤-2.5;或患者有脆性骨折史。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65名,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35名,平均年龄70.8±9.5岁。
1.2随机分组
实验开始前使用计算器生成100个随机数字,记录数字最后一位后装入信封。信封由另一位实验人员保管,其对信封内的数字不知情。病人入组后将信封拆开,其内数字为奇数者纳入洛索洛芬钠(乐松)治疗组(A组),偶数者纳入对照组(B组)。以保证随机性。入组后由这位实验人员给护士发放临床药物。B组药物与A组在外观上无区别。
1.3治疗方法及护理
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唑来磷酸剂量为一次5mg,每次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注射前患者必须进行适量补水,通常使用500ml生理盐水水化,在此基础上常规饮用温水约2000毫升。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护理[5],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此护理的重要性并配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注射唑来膦酸前45±15分钟服用洛索洛芬钠(乐松)60毫克。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每天三次,每次一片,嘱饭后立即服用。做好解释工作,使其了解注射唑来膦酸的不良反应,并每2小时记录一次腋窝体温。
同时记录所有患者肌肉酸痛、流感症状、关节痛、头痛的发生率。48小时后允许患者出院。
1.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体温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卡方检验对发热、肌肉酸痛、流感症状、关节痛、头痛的发生率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共收集患者100人,按方法中所述随机原则分入两组,其中对照组47人,实验组53人。平均年龄65岁。
注射5毫克唑来膦酸后,对照组中15人(31.9%)出现临床体温>37.5度而实验组只有5人(9.4%)的患者(P<0.01)。每隔两小时记录患者体温变化。其中10,12,14,16小时数据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1)
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肌肉酸痛10人(21.3%)、关节痛6人(12.8%)、头痛6人(12.8%),实验组发生率分别为2人(3.8%)、1人(1.9%)、1人(1.9%)。上述三组数据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均未发现服用洛索洛芬钠(乐松)引起的胃部不适、腹痛、恶心及呕吐或食欲不振的胃肠道副作用,未发现浮肿及水肿,皮疹及荨麻疹等皮肤副作用。
综上所述,在这项研究中,实验组10,12,14,16小时体温数据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感样症状两组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患者连续2天应用洛索洛芬钠同时进行运动、心理等指导可以极大降低了首次注射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后引起的用药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大大地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患者费用,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率 ,值得临床推广。
同时我们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应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协助患者离床活动并加强防跌倒宣教,在心理方面,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老人,更容易产生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一方面担心行动不便、瘫痪而给家人生活带来不便,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负担大,导致本不富裕的家庭额外更加开支,我们应完善相关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从而能够提高患者的耐受度,以后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不足之处。争取做好更好。
1.参考文献
[1]李梅,夏维波.骨质疏松的诊疗-骨质疏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3,5(6):5-7. DOI:10.3969/j.issn.1008-1089.2013.06.003.
[2]于溯,杜雪平,孙艳格.社区义务人员OP危险因素认知状况调整[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7):547.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5.10.027.
[3]韩明.探讨米非司酮与氨甲喋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3):11-12. DOI:10.3969/j.issn.1673?9523.2011.23.006.
[4]中华医学会. 临床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分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
[ 5]旷鹏,周萍,梅艳丽,静脉注射密固达的不良反应观察和临床护理体会,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年12期
表1. 洛索洛钠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体温变化幅度对比(表格中数据点为均值,蓝线:对照组,红线: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