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实施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2期   作者:承新
[导读] 观察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所心内科所接收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的标准进行随机划分
        承新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 江苏 常州  213161


        摘要:
        目的 观察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所心内科所接收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的标准进行随机划分,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SDS、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DS、SAS评分整体偏高,优势较为显著;且从护理满意度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4.7%,对照组为81.6%,两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不但有助于缓解和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且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医院护理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心血管内科;应用效果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医学中极为普遍的一种疾病类型,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等均属于其病理范畴,血液粘稠、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是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该疾病的多发群体,并且发病期间多伴有心律不齐、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据资料显示,我国冠心病先患人数约2.9亿,预计到2030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总人数将超过2300万人,且呈年轻化发展趋势[1]。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的是“治疗为主,护理为辅”的模式,护理干预作为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改善现阶段护理质量,我院于2019年将传统护理方法升级为人性化护理,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系统总结,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我院2019年9月~2020年9月所心内科所接收76例患者,将其按照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的标准进行划分,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5.2±6.3)岁,从疾病类型来看,主要有高血压16例,冠心病14例,心理衰竭8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2:16,年龄最小为53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65.7±7.2)岁,从疾病类型来看,主要包括高血压15例,冠心病12例,心理衰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且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38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办理完相关入院手续后,为其进行常规检查,如,心率、血压、血脂等,将检查结果进行统一记录,并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相关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
1.2.2观察组
        观察组38例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定期询问患者机体运行状况,时刻关注患者情绪方面的变化,向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策略,如,发病机理、治疗手段、预后方法等等,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与了解,可通过成功护理案例重塑患者自信,有效缓解患者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加快疾病的康复。
        (2)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特别是针对记忆衰退的老年患者,应按时叮嘱患者用药,严格控制其用药数量和用药次数,若患者用药后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乏力、头晕、恶心等,应及时上报主治医师,结合患者病情改进和调整用药。
    (3)培养患者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心血管患者而言在饮食上应尽可能以低脂肪、高蛋白事物为主,增加果蔬的摄入量,饮食规律上尽可能做到少食多餐,忌过油、过辣等食物。
        (4)与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相结合,为其制定专项运动计划,引导患者下床活动,尽量选择体力消耗不大,动作缓慢的运动,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前期每天运动量不超过1小时,循序渐进,随时调整运动量[2]。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
②护理满意度:我院心血管内科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获数据均由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率%表示,用卡方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
        经阶段性护理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有所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呈下降趋势,优势极为显著。详见表1。

3 讨论
    与传统护理不同,人性化护理始终以患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护理工作的开展均考虑患者的实际感受和需求。因此,医院需不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系统培养与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性化护理理念,将所掌握护理内容和知识切实贯彻至日常护理工作中,消灭患者潜在性压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3]。本文在研究中发现,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但可降低患者SDS、SAS评分,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特别是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达到94.7%,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可以深入患者心理层面,患者可在护理人员的专业疏导下,恢复正常心理状态,并且护理人员、人性化、细节化的生理护理,极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对其信任度和认可度。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在消除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吴满珍.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1(11):109-111.
        [2]郝丽慧,徐慧兰.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2(02):122-123.
        [3]杨海燕.人性化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母婴世界,2018,01(07):236-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