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外科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2期   作者:唐丽
[导读]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外科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外科患者1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96例,
        唐丽
        (新疆焉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新疆 焉耆,8411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外科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外科患者1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96例,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96例,对比Ⅱ~Ⅳ     
度疼痛发生率、生活质量、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间在Ⅱ~Ⅳ度疼痛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入睡困难、追加镇痛药物、急性疼痛、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妇产外科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术后疼痛情况,改善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妇产外科;综合护理;应用效果;疼痛程度

        临床现阶段治疗妇产肿瘤以及宫外孕疾病时通常选择手术疗法,该疗法可使患者疾病控制的得以有效改善,但该方案在术后极易引发患者出现有关并发症,如疼痛等,在一定程度上带给患者痛苦,对其预后十分不利[1]。伴随着持续改变的临床医学护理模式,疼痛现已成为护理指标中重要的一项。据相关文献指出[2],术后患者疼痛一般来讲无法有效对其进行控制,致使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患者体内酶系统和激素产生影响,致使其发生术后并发症。鉴于此,本文给予妇产外科术后综合护理展开干预,选取我院192例妇产外科患者作为对象加以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产外科患者192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每组9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年龄均大于18岁;凝血功能无异常;贫血症状无;存在正常的认知功能,可正常交流,可积极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心脑血管存在严重疾病者排除;免疫系统存在严重疾病者排除;精神患严重疾病者排除。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营造给患者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以患者身体状况、个人喜欢为依据,对病房内通风、光照、温湿度加以调整。患者主诉时耐心倾听,对其疼痛性质加以明确。患者疼痛若为轻度,可轻柔按摩伤口周围皮肤,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使其疼痛感得以缓解。患者若为重度疼痛,可遵医嘱给予镇痛治疗。
1.2.2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综合护理予以干预,主要包括:
1.2.2.1心理干预
        患者中部分因对术后疼痛过度担忧,致使心理出现恐惧,情绪和疼痛引发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均会影响疾病的转归[3-4]。术前,护理人员应将疼痛产生的原因、机制和后果等告知患者,语言应通俗易懂,使其不良情绪得以缓解,精神负担减轻,将可能术后出现的各类不适和疼痛告知患者,让患者增加对即将到来疼痛的耐受度,使疼痛阈值得以有效提高,敏感度降低,该项措施可让患者心理有所准备,避免因患者退缩畏惧而不配合有关治疗的情况发生[5]。为更详细、更准确的对术后患者疼痛的程度加以评估,并以此为依据适宜的选择镇痛药物的试验,医护人员需定期培训有关知识内容。与患者术后交流、沟通时应耐心,良性暗示应不定期展开,可实施某些措施转移、分散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度,如听轻音乐、读书等活动,目的在于使其疼痛得以缓解[6]。
1.2.2.2预知干预
        对疼痛引发的因素予以仔细探究,疼痛预防和干预的强度应加大。患者自身、疾病、医学的手术操作等原因均是妇产外科疼痛的来源,以疼痛强度为依据可将疼痛分为两种即急性和慢性的疼痛。通常来讲,前者预防较为容易,可经对安全管理和体位管理等措施的加强,有效预防肌肉出现压迫疼痛、血管疼痛、伤口拉扯的疼痛等。此外,指导家属对疼痛的管理也需加强,如患者大小便清理时,器皿摆放位置应注意,尽量防止患者磕碰,患者走路时应手扶防止摔倒等情况的发生。
1.2.2.3行为干预
        详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如是否存在疼痛经历、文化层次、年龄等,患者认识疼痛的程度和意志力直接关系到护士正确对其作出个体针对性评估的关键,对疼痛原因了解后拟定康复计划,让患者渡过疼痛期时状态持续保持良好[7]监测患者疼痛的强度、频率、性质等,对疼痛缓解或加重的因素加以观察,疼痛护理干预时动作应准确、轻柔,对其伤口附近皮肤施以按压,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的流动速度,患者若存在相对稳定的身体状态,帮助其完成合适体位的选择,避免因各种因素牵拉或挤压伤口[8]。
1.2.2.4环境干预
        保证住院环境的舒适,避免外界因素刺激患者,如湿度、温度等,尽量调节病房内部光线为低光强度,生活起居和医疗的良好环境可增加患者安全感和舒适感,缓解其不良的情绪,让患者状态保持良好,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检查和护理操作,陪伴患者时建议家属或亲友1~2名,使患者安全感和从属感增强[9]。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将疼痛程度分为5个级别,即0 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0度是指患者未感受到疼痛;Ⅰ度是指感受到疼痛,但程度较轻,疼痛呈现间歇性,发作次数较少,无需使用药物即可缓解,程度在可耐受范围内;Ⅱ度是指感受到疼痛,处于中度疼痛,疼痛呈现持续性,且频繁发作,影响其生活和休息,需使用药物方可缓解;Ⅲ度是指存在疼痛,且处于重度疼痛,呈现持续性,若不使用药物患者无法耐受,对其术后康复和生活产生的影响较为严重;Ⅳ度是指患者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时间较为持久,在其疼痛时患者脉搏、血压等指标均出现改变,在此阶段开展治疗需慎重[10]。疼痛发生率=(Ⅱ度+Ⅲ度+Ⅳ度)/总例数×100%
        (2)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11]展开评价,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周围环境等4个方面,每项总分 100 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3)观察指标:入睡困难、追加镇痛药物、急性疼痛、患者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评价量表,设置20道题目,每题5分,均设4个选项,患者根据自身的感受回答,分成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量表回收率100.0% )。
(4)对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如腹胀、便秘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x±s)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n,%),行卡方值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程度
        两组Ⅱ~Ⅳ度疼痛发生率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见表2.
表2  疼痛程度分析  (例,%)
组别    例数    0 度    Ⅰ度    Ⅱ度    Ⅲ度    Ⅳ度    Ⅱ~Ⅳ度
发生率
观察组    96    14(14.6)    19(19.8)    29(30.2)    23(24.0)    11(11.5)    65.6%(63/96)
对照组    96    9
(9.4)    12(12.5)    15(15.6)    31(32.3)    29(30.2)    78.1%
(75/96)
X2                            18.255
P                            <0.05
2.2 生活质量
        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分析  (x±s)
组别    例数    周围环境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对照组    96    70.11±4.22    76.29±4.04    72.08±3.38    71.07±4.25
观察组    96    88.30±4.08    82.07±4.43    86.25±4.37    82.14±3.49
t        19.646    6.111    16.262    12.763
P        <0.05    <0.05    <0.05    <0.05
2.3观察指标
        两组各项关观察指标对比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见表4.
表4   观察指标分析  (例,%)
组别    例数    入睡困难    追加镇痛药物    急性疼痛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    96    3(3.1)    4(4.2)    3(3.1)    92(95.8)
对照组    96    21(21.9)    22(22.9)    20(20.8)    70(72.9)
        14.082    13.951    12.608    17.207
P        <0.05    <0.05    <0.05    <0.05
2.4不良反应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对比,(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见表5.
表5   不良反应分析  (例,%)

3讨论
        因手术疗法存在疗效快,疗程短的优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现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外科治疗手段中较为主要的一种[12-13]。外科手术属创伤性的治疗方法,术后出现疼痛属人体生理心理复杂反应的一种,患者中大部分均会在术后出现程度不一的疼痛,影响其手术的疗效,也不利于患者术后生活的质量。疼痛护理在我国现阶段属起步阶段,因缺乏医疗资料限制了大范围应用国外先进疼痛的护理经验。因临床针对术后妇产外科的疼痛尚未清楚、完成认识,对术后准确评估患者疼痛十分不利,但一般认为,多种因素可对妇产外科术后疼痛的发生产生影响,如生理性因素、局部因素、全身因素等,所以,应选择合理性、科学性的护理有关干预措施,缓解其疼痛的症状,使其不良的心理减轻或消除,如焦虑、恐惧等,将后期手术疗效提升,康复速度加快。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的Ⅱ~Ⅳ度疼痛发生率65.6%低于对照组78.1%,且入睡困难3.1%、追加镇痛药物4.2%、急性疼痛3.1%均低于对照组21.9%、22.9%、20.8%,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5.8%高于对照组72.9%,提示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较,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以及急性疼痛次数,减少镇痛药物追加情况,改善睡眠情况,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主要是因每项护理步骤中加以针对性实施,有效调节了患者的心情,保证达到心态的最佳化,此外,患者也有效了解疼痛症状的自我缓解方法,减少急性疼痛次数,再给予专业疼痛护理干预,降低追加镇痛药物的用量,最终使得术后疼痛程度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进而改善了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病情康复。
        张金枝等[14]研究指出,妇产外科患者在术后给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后,不但可以缓解疼痛症状,也可以显著改善相关功能状态,进而提升心理及生理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在周围环境、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综合护理干预包含环境、预知以及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措施,促使患者对认识疼痛的程度提高,对疼痛发生原因、机制有所了解,可使其不良的心理得以缓解,心理身体得到舒适度得到提升,保证患者术后心态轻松、平和,再加上给与提供优质的环境保持患者心情愉悦,进而术后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
        根据杨淑萍等[15]研究报道数据,采用以上两种护理措施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在7.5%~27.5%之间,而本次研究的结果为4.2~19.8%之间,两次研究均说明了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情况,但结果数据存在些许差异,故本文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研究人数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可能是手术前后医护人员的技术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此研究基础上继续增加研究案例,以便于获取更为准确的数据。
        综上所述,针对妇产外科患者护理时,在护理常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睡眠质量得到提升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降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升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向军莲,田小平,刘佳等.循证护理在妇产外科老年患者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4):317-318.
[2]彭丽仁,陈玲,杨娌等.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监控表在妇产外科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6):1480-1481.
[3]张立娟,毕清泉.微信群在妇产外科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0):165-168.
[4]刘丽芳,吴婷婷.微信群干预性措施在妇产外科术后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作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1):93-94.
[5]张璐,李正兰.循证护理对妇产外科患者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53-55.
[6]郑娟如,张永海,吴丹燕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产外科老年患者后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7,38(1):159-161.
[7]马游游.妇产外科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J].双足与保健,2019,(1):25-26.
[8]彭晓琼,王政平.妇产外科机器人手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华妇产外科杂志,2018,39(z1):79-82.
[9]孙宝红,辛冬梅.早期进食对妇产外科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机体康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9):2363-2365.
[10]许思怡,邓琴,蒙小琴等.循证护理对妇产外科患者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3):2230-2231,2232.
[11]李金梅,蒋玉梅,白晓静等.导管脱落风险评估表在妇产外科术后带管患者安全防范措施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1):356-358.
[12]仝姗姗.优质护理服务在妇产外科术后置入双J管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9,(19):173.
[13]杨雪平,缪燕灵,郭素云等.以问题为中心的质量改进模式在妇产外科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12):63-65.
[14]张金枝,郭骏.精细护理干预对妇产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及预后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0):75-76.?
[15]杨淑萍,李晓丽.妇产外科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J].健康必读,2018,(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