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海琳
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 30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专业护理小组模式在眼科手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开始实施专业小组管理模式。结果:专业分组后护理质量管理目标明确,充分发挥潜能,对本组专业有更深层次认识;结论:组长负责制的专业护理小组管理模式是适应护理人才培养、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手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室质量管理方法。
关键词:专业护理小组 眼科手术 效果观察
手术室专科护士是指在手术护理方面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以及专业水平的相关手术室护理人员[1]。将手术室护士分层级分组培训,设立不同层级护理岗位,给与不同的工作权限,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岗位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建立新型的责、权、利统一的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提高动作效率,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2]。根据护士角色多样性,在手术室建立完整的科学架构,以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从2012年起我院手术室实施专业护理小组质量管理模式,配合责任制组长负责制,重组和细化工作岗位、职责与流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手术室共10个手术间,配有23名护理人员,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9名,护士5名,助理护士2名。划分5个专业组:眼前节组、眼后节组、教学组、信息组、器械管理组。每组各设组长1名,实行责任制管理。
1.2 方法
1.2.1 2012年1至12月实施管理方法,根据护士职称、年资、学历、工作能力、经验等选出5名责任组长(N3),每组配备高级责任护士(N2)1-2名,初级责任护士(N1)2-3名,助理护士(N0)在各组之间轮转。明确各层级护士相应资质要求及岗位职责,细化各层级岗位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2.2工作事项 除日常手术配合所需工作外,根据每组专业不同,利用模拟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定期组织组内人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教学组负责制定教学计划,一对一对学生进行辅导,并监督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眼前、后节组主要针对手术配合开展工作,如手术仪器设备使用、保养、维护,手术物品准备,手术间微生物检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等。信息组主要负责手术耗材出入库、手术费用及患者信息的二维码管理等。器械组负责与供应室沟通有关手术器械清洗、消毒、保养、转运等事项。
2 结果
专业小组管理分组后护理人员业务考核达标率100%,专业小组管理分组后手术人员及患者满意率100%
3.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以患者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整体护理进行深入开展,才能更好落实贯彻“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3.1提高手术人员综合素质
表1结果显示通过分级分组构成护理专业小组进行质量管理,临床护理人员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分组前。
手术作为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多为创伤性操作,存在较大护理风险,潜在风险因素较多,极易引发护理安全事故,诱发护理纠纷。而不断学习充实手术专业基础知识并巩固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使巡回护士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规定各组组员的规章职责,各小组利用业余时间,以老带新传授经验,N2级护士逐步向复杂手术、高难度手术配合过渡,N0-N1护士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及简单手术的配合上,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气氛。将人为因素造成的护理风险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2 提高手术人员及患者的满意率
表2结果显示通过分级分组构成护理专业小组进行质量管理,培训后专业小组的成员在手术配合质量、专业理论、医生及患者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专业小组划分后手术室管理工作实行了护士长-专业组长二级负责制,护士长负责科室的宏观管理,护理科研等,专业组长是手术室整体工作管理的执行者和专科业务的领头人,协助护士长进行二级管理,形成协调、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3]。
专业小组的成立有利于专业手术知识的掌握,定期培训器械用途、手术要求等。操作技能培训,演示新器械、新设备仪器的使用、正规手术台上操作及手术配合实践。有效的促进小组成员实践能力的提升。降低医疗护理纠纷,提升患者满意度。
3.3 提升专业价值感
专业组长负责制,能提升组长专业价值感,变被动为主动。负责手术配合的小组长在日常工作外会巡视所负责区域的手术间环境,手术间物品摆放是否合理,对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清洁、保养并及时记录在案。负责教学方面的组长注意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学反馈,定期考核,完成课内及院内各种讲课。整理检查手术各类护理记录资料、科内各类登记本的书写准确性及完整性,定期组织重审和修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
3.4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
信息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相融合重新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小组建立依靠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成立手术信息系统,通过患者腕带上二维码可完成手术费用自动收取,手术信息与病房共享;通过物资信息系统可进行医疗耗材管理;科室工作评价可通过护理信息系统随时查看;继续教育与绩效考核系统记录护理人员全面情况,为其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4 体会
4.1实施专业护理小组模式管理后,形成护理专家-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体系,完善护理质量控制系统,保障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4]。专业分组管理,使管理工作细化,目标明确,计划实施到位,即体现各专业的独立性,又培养各专业之间的协做精神,让每一位护士都能自觉发挥长处,极大调动了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激发工作热情,为手术病人和医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4.2专业护士的培养和使用是护理队伍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学历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培训,使其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果断的决策能力和拓展临床实务能力,提高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效能,促进护理专科化发展[5]。专业分组护理质量管理目标明确,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发扬团队精神,学会自我控制,自我改进,从而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额手术室质量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郭艳玲,阮彩莲.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实践与效果体会]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112-1114.
[2]董丽.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新进展[J].天津护理,2014,22(4):373.
[3]邢洁玲.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现状[J].天津护理,2014,22(4):375
[4]程海燕.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7):93-94。
[5]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