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1期   作者: 刘 伟
[导读]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关乎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
        刘  伟
        天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天津市  300204
        摘要: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是关乎民生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至关重要。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所发挥的社会效应愈发明显,作为极具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在工程施工管理环节依然存在着诸多变数,如果不能有效的加以解决,必然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应当切实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依托信息化时代的管理优势,不断优化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策略,为水利工程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字:信息化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1水利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的特点
        1.1缺乏连续性
        水利工程具有建设占地大及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所以施工空间跨度相对较大。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同阶段与时间内所遇到的问题也不一样。例如,我们熟知的三峡水利工程,冬季施工与夏季施工期间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结合不同阶段工程的特性,加强对现场管理的工作力度。另外,由于工程建设规模较大,需要多个工程协调配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通过全面分析工程不同阶段的技术、费用、安全以及要求等内容,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制定不同的控制管理目标,以此来保证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1.2复杂性
        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标准不统一,现场管理极为复杂、烦琐,导致现场管理过于混乱。无论是现场管理方面还是建设施工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关领域交叉重叠以及空间、时间错位的现象。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由于工程建设涉及领域与层次较广,大大提高了现场管理的难度。
        1.3特殊性
        占地广、用时长等特性充分体现了水利工程选址的特殊性。水利工程通常会建设在交通不便且较为偏僻的荒地、峡谷以及山区。所以经常会在周边建设一些员工生活区、办公区域、公路等辅助设施,保持与外界联系,这也是水利工程准备与建设周期比较长的原因之一。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水利灌溉中的应用
        中国属于农业大国,由于自然水资源分布不合理,农田中的水利建设必不可少,并且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农田中的水利建设要求也不断提高,另外,水利灌溉也属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信息化时代,现代的水利灌溉也不再是传统的人工方式,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利用,使水利灌溉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灌溉效率,降低劳动力,使农业发展速度加快。比如,远程监测系统的应用,其中就使用到信息化技术,通过远程监测系统的使用,能够对水利灌溉进行监测,并且利用传感器对水利灌溉进行反馈,对水利灌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灌溉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问题。比如,农田中出现缺水情况,监控系统发现之后,就可自动控制灌溉系统,执行让灌溉系统施水的命令,因此可以自动、及时的解决缺水问题。
        2.2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通过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的仿真技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能够让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变得更加简单、高效、迅速。因为计算机技术中的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相关的施工,从而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相关施工参数,还能够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使得施工方式更加合理,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能够通过仿真解决工程中的突发问题,还可以降低工人们的工作强度,让施工管理变得更加合理。
        2.3工程管理系统的应用
        经调查,信息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工程管理系统,并可以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管理系统更加健全。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可以提前采购一些集成化的系统软件,再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优化,使软件可以适用本工程的建设系统,通过对集成化软件的应用,节省了许多不必要的投入,很大程度的提升工程的功能性,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同时,技术人员还可以自己研发一种适用于本工程的集成第三方软件,提前的通过模拟仿真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再投入使用,扩展系统的功能,加强管理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集成化软件都适合水利工程项目,所以需要技术人员结合自身项目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相应的改进。
        2.4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卫星技术应用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用卫星定位技术,可以使得监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操作更简便,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所需的三维定位坐标。不仅如此,卫星定位技术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即使在大雾、大风天气下,仍可以覆盖很广的区域,且与人工定位相比,卫星定位技术还具有长时间待机的优点,卫星能够持续24小时为水利工程搜集信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逐渐提升,卫星定位技术已经相对的成熟,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卫星定位技术也较为成熟,一般采用北斗卫星系统或GPS卫星系统。
        2.5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建设还受地形地理因素的影响,技术人员通过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出水利工程的三维模型,对水利工程的周边环境及自身框架进行合理的模拟。地理信息技术不仅能够综合的处理地理信息,还能够对水利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动态的预测,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
        3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策略
        3.1落实工程施工材料控制
        施工材料属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也是构成施工作业的物理条件。施工材料的应用决定着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工程材料的选用上,既要符合工程设计标准,也要关注现场材料质量。在工程材料管理上,要落实合格检验程序,即对材料的质检、保管及使用上,都必须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包括材料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等。通过对各类材料的严格控制,避免因工程材料问题而引导水利工程的质量、使命及观感。
        3.2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水利工程由于工程量庞大,对现代信息化机械设备的依赖必不可少。因此,在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上,应当对照工程施工量及施工标准,合理选择施工机械,使之既能够符合施工技术的要求,又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进度。在机械设备的应用中,要全面了解机械设备的性能及参数指标。实践施工管理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安全性、经济性并行的思路,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并加强对机械设备质量、人员配备、保养维护的管理,推动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3.3加大施工管理监督力度
        工程管理监督对于工程施工极为关键,它是实现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根本方法。工程管理人员应针对施工各个环节加强监管,包括现场施工、机械设备应用、技术操作等内容,如质量监督站委派专职质监人员,深入一线进行现场跟踪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监督整改,规范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管理,严格把控工程质量验收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经济日新月异发展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理中,能实现对资源的完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与水平,降低水利工程建设成本,为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未来还应加大对信息化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宽信息化的使用范围,增强水利工程管理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供保障,推动整个水利工程的利用与开发。
        参考文献:
        [1]唐正贵.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4):186-187.
        [2]张书生.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212.
        [3]孟宪龙.关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的措施探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07):95-96.
        [4]王树成.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2019(08):61.
        [5]吴志广.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9(03):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