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6卷21期   作者:马小甜
[导读] 在发电、抗旱、防洪领域中,水利工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既要满足功能要求,也要兼顾到经济性、安全性、美观性要求,讲求局部的均衡、对称,推行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综合水平
        马小甜
        塔城地区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新疆塔城 834700
        摘要:在发电、抗旱、防洪领域中,水利工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既要满足功能要求,也要兼顾到经济性、安全性、美观性要求,讲求局部的均衡、对称,推行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综合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问题;对策
        1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各项基础化设施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也越来越认可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相较于其他国家在经济水平和各项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定差距,而水利水电工程则可以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创造巨大的动力,对于奠定国民良好安定的生活环境和稳定长久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这种社会发展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能否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一项成功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能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为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存在问题同样也会对国家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甚至人们的正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不利于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所以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环节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应得到相关企业和部门的重视,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设计的管理与优化,这样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2.1水文数据资料完整性和全面性有待提升。水文数据资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关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详细的水文数据资料作为设计参考,如果这些数据资料信息不全面或者不完整,就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设计变更或者施工风险。在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会忽视前期勘察工作,对水文数据信息的掌握并不全面,加上现有的水文数据资料不完整,就会导致部分设计人员投机取巧,套用其他工程设计方案,严重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2缺乏技术支撑体系。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技术支撑体系也是必不可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较为特殊,涉及的技术领域和内容也更加广泛,要进行科学设计,既要制定完善规范的设计标准与制度,还离不开其他的技术支撑,这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的一个前提保证。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缺乏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导致设计人员在工作前,未能从多个细节来掌握地区的雨水、地质和环境情况,这也会影响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尽管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上,还难以达到理想的范围,这都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
        2.3设计人员经验和能力不足。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十分重要,会对整体设计质量起到重要影响。随着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求量的提升和设计周期的缩短,部分设计单位会采用外包的方式来完成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其会聘用部分在校生参与设计,但是这部分设计人员的经验和能力都存在不足,且无法实地勘察施工环境。这就导致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质量低下,且容易忽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功能性需求,例如防洪要求和灌溉要求等,会对日后的水利工程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3提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相关对策
        3.1采用先进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图纸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实地勘测的工作人员对地质环境和水文影响因素等信息采集不准确造成的,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提高各项图纸设计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此外,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复杂多变,而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果通常受到现场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工程设计人员只有及时掌握施工地点气候和环境的实时信息,才能对设计图纸进行合理的修改,以保证工程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而随着现代化科技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施工单位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图纸设计时,已经能够通过构建物理模型进行图纸设计的推演和实验来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可行性,而这种模型的构建工作则需要充足且准确的数据资料予以支持,因此通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信息采集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更好地保障工程设计的精确度与准确度。
        3.2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水文资料的档案管理。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同样可以应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水文资料进行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可以轻松查阅近几年的水文资料,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方便后续设计中规避地质水文问题。同样,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前期的勘察工作中,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探测技术,对人力所不能到达的地方开展勘察工作,然后将勘察数据传回到大数据系统中来,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作提供数据信息支持。这样能够让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案更为贴合现实情况,更为合理地设计建筑物的位置以及准确的施工位置等,大大提升设计方案的应用效率,降低后期施工方案变更的风险。
        3.3提高人员素质。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人员素质对于设计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为了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需要做好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确保设计人员技术水平能够满足设计领域的要求。对此,要定期组织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参与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其知识的掌握,传授其先进的技术手段,注意好设计要点,通过培训来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设计水平,使之用更好的能力来投入设计工作。同时,相关单位也要为设计人员提供必备的技术依托,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确保设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设计态度和设计能力,针对设计要求来构建完善的奖励制度和考核制度,对于表现优异者予以奖励,通过多管齐下的渠道来提升设计质量。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而言,应充分考量相关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某一地区的地理区域差异性特点,如水文条件、河道形态、生物群落等等,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反复的推演论证,最后方可形成一套有利于当地水域生态系统发展的设计规划方案。
        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水利工程产业作为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其整体功能也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断变更,并已经由传统的防洪、蓄水、发电等主要水利工程项目向多元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随着科观念的不断落实,水利工程在设计时需要能够更多的注重于对整体水利工程效果在生态上的体现,并将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到设计过程中,使水利工程具备有生态环保的功能。例如,大连市水务部门便更加注重于对水利工程生态效益上的提升,在进行设计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水利工程周边的生态环境能够得到保障。特别是作为一个临海城市,台风等天气对水利工程的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大连市水务部门设计了相应的环境过度区域来降低台风对水利工程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现阶段,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时,更加注意对水利工程的总综合性设计,使其在具备有传统水利功能的同时,还具休闲、旅游、交通等多种功能,将自然景观与水利工程有机的结合在一场,并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维护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例如,某水务部门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便注重与对水利工程功能性的提升,要求设计单位能够在确保水利工程的实效性得到提升的同时,对整体工程进行相应的美化设计,突出体现水利工程的综合功能性。
        结束语
        综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面工作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及其他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因此相关建设企业应重视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管理工作,通过提高设计水平为施工质量带来更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闫伟.生态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
        [2]邵平峰,陈京华.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河道规划设计初步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1).
        [3]叶锦锜.生态理念下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