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送江·阿不都日依木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自然资源局843200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耕地的特征及变化情况,对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针对我国耕地保护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对目前不断减少的耕地问题起到减缓改善的作用.
关键词 :耕地保护 ;问题;对策
1我国耕地的特征及变化情况
首先,我国耕地资源的总面积在 2008 年时仅次于美国、印度与俄罗斯,但是我国也是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超然大国,因此人均平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却非常小。我国耕地资源的总量不高,并且缺乏后备资源,旱地中浇地面积比坡耕地面积还要小。坡耕地面积并不适合农作物的成长,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另外,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有大部分存在于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地方,并且严重缺乏水资源,使这些耕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其次,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农业结构的调整与工程建设对耕地的占用,以及生态用地等因素导致了我国耕地面积大量的减少。虽然政府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耕地的补充,但是我国耕地的面积仍然减少了八百多公顷。虽然国家对占用的耕地进行了补充,但是所占用的耕地大多数是粮食产量高、种植环境优等的耕地,而补充的耕地往往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2 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
2.1 人口总量不断增长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渐开始变慢,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我国人口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会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一状况会导致粮食作物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甚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负担。但是目前我国粮食作物的产量增长的速度过于缓慢,并且粮食的储存量也有着很大的波动性,无法保持稳定,因此,必须加强对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粮食的产量与安全。
2.2 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我国目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的加快,但是城市化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我国在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以向外扩张的形式进行土地的征用,而且城市中工业与矿业生产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这种状况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耕地资源被占用,使我国的耕地资源在城市化推进的同时急剧的缩减,从而导致了我国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过程中,我国人口的粮食需求量将无法得到保障。
2.3 农业结构调整
现阶段我国耕地资源的不断的减少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也有着非常大的联系。从一般情况来看,调整农业结构对我国耕地资源的总量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时,并没有提高耕地资源的生产水平,反而使耕地资源的生产水平与质量严重下降。由于当前农民普遍进行自主种植农作物,并且粮食作物与农业生产的价格越来越受到国际农业市场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调整农业结构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农户为了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将耕地中的粮食作物改种为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1]。
2.4 生态退耕
在上世纪以来,我国为了大力的发展经济,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由于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以及没有对耕地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并且我国大多数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土地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并给很多耕地资源受到了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致使我国粮食的总产量在逐年递减。因此,想要对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必须对我国耕地资源进行有力的保护,并且必须舍弃对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的耕地资源,未来的生态退耕计划会逐步加强,这对与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
3 针对我国耕地保护的相应对策
3.1 对城市的扩张进行严格控制
在城市化扩张的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耕地,因此其是导致我国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城市面积与城市人口逐渐递增,并且不断的向外扩张。
并且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对土地的利用率并不高,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对规划城市发展的边界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超过这条边界线。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并且能够有效的控制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
3.2 加大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
由于粮食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普遍不高,农户为了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就会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甚至会造成对耕地进行荒废,这样会严重导致我国耕地资源的减少。因此政府必须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使农户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积极性。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对耕地进行保护,不但能够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还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政府部门必须对耕地的发展兼职与生态价值进行深入的考虑,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户积极的保护耕地资源。
3.3 创新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
在现阶段我国正在快速的推动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了城市之中。因为相关政策对农村人口的迁移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很多进城打工的农民虽然居住在城市之中,在农村中仍然存在住房耕地等,这使农民具有双重身份并且占用双重用地面积,不但加大了城市的用地面积,而且使农村的用地面积也大幅度的增加,城乡在建设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因此,在现阶段必须对城乡人口的迁移制度进行有效的创新,建立出农村迁移人口占地退出机制,对农村的土地面积进行有效的调整与开垦,这样不但能够农村的耕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耕地资源生产水平。并且还可以对迁移人口退出的土地面积重新进行开垦,使其转变为耕地资源,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加我国耕地面积,从而有效提高了对耕地资源的保护。
3.4 采取不同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
我国疆域幅员辽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政府应当充分的认识到这些差异性,并且应当充分的分析各地区存在的优势,从而以资源互补的形式来进行耕地保护。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购买发展权,这样能够弥补落后地区耕地保护所产生的经济代价,从而为落后地区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援助;并且经济条件好的地区需要转移发展权,从而使本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对土地的需求得到保证[2]。这种措施不但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符,而且能够有效的控制耕地资源的总量,使区域经济的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
3.5 改善耕地灌溉条件,提高土地产出潜能
保护耕地资源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因此,保护耕地资源的根本就是提高我国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水平。粮食生产水平不但与耕地的面积有关,而且与耕地的环境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我国耕地资源面积的逐渐减少,必须对耕地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其主要内容包括提高灌溉条件。我国政府必须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提高农业水利设施的建设,使我国耕地资源的灌溉条件能够得到保障,从而提高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水平。
4 结语
耕地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保护耕地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之一。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对粮食作物的需求在
不断的提高,并且由于城市化的扩张与自然环境的破坏,对我国耕地保护造成了极大的困境。因此,我们必须结合我国耕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经验,运用新型的方法与技术对我国耕地进行有效的保护。这样不但能够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而且能够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并且能过对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正红, 燕新程.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06): 54-61.
[2] 陈美球, 吴月红, 刘桃菊. 基于农户行为的我国耕地保护研究与展望[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2(03): 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