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2期   作者:阚士强
[导读] 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新技术对空间编制、城市规划和监管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开展智慧规划研究和制定决策
        阚士强  
        身份证件号:  3713231985****7417 山东省 临沂  276400
        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新技术对空间编制、城市规划和监管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开展智慧规划研究和制定决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开展较晚,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还不够成熟,不能为规划决策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随着智慧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网络信息化已成为领域创新研究的重要工具,能通过融合各项政策和制度创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制定出集生态型、智慧型与一身的规划方案。当前,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和技术探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规划方法和人文情怀不足的现象亟待解决。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智慧国土空间;规划
        1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要求
        1.1利用率提高
        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中,首先应该充分关注于国土资源,确保国土资源利用率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尽量规避在规划建设中出现严重的国土资源浪费现象。基于此,在新时期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立足于需求进行深入详细分析,同时兼顾和考虑国土资源实际状况,促使所有国土资源都能够发挥出较强应用价值,符合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需求。当然,在关注国土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同时,往往还需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当前发展战略要求,比如对于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的要求就需要予以充分关注,结合这一发展趋势进行国土空间规划,以求更好提升国土资源利用率。
        1.2因地制宜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还需要充分按照因地制宜的要求进行编制,确保国家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都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和应用价值进行合理规划,以求体现出更强的作用效益。在以往国家资源应用中,因为没有事先调查了解土地资源基本状况,进而在规划中没有有效处理,由此产生的土地资源浪费,或者是给后续施工建设带来麻烦的现象较为常见。基于此,在未来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中必然也就需要重点围绕着因地制宜的要求予以深入分析,重点探讨土地资源的应用目的和可用价值,如此也就能够较好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充分运用。
        1.3以人为本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于人的需求,无论是为了较好提升资源利用率,还是为了体现因地制宜要求,都需要以人为本,避免因为规划考虑不足导致不利于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带来较为严重的阻碍因素。基于这种以人为本的战略发展要求而言,在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中往往需要重点体现人本化思想,注重研究人的各方面要求,体现国土空间规划为人服务的意识,力求满足公众利益需求。这也就需要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方案前,应该切实做好广大群众的调查了解工作,力求体现群众智慧的参与效果,避免脱离人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研究。
        2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国土空间规划缺乏协调性,因为国土空间规划需要考虑的内容较多,不仅仅涉及了宏观层面的规划管理,往往还需要考虑到各个详细因素,要求国土空间规划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协调性特点。但是当前实际落实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整体协调性不足,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甚至存在明显冲突,严重制约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应用效益。
        其次,国土空间规划在现阶段往往还面临着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也容易导致相应国土空间规划方案较为混乱,相应给规划管理人员带来了较大负担,难以形成较强合理性,甚至会在各个部门之间出现较为严重的冲突问题。这一问题同样也成为制约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开展的重要难点,虽然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多规合一,但是推行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依然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贯彻落实。
        再次,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还具体表现在管理方面,因为相关管理机制不健全,依然存在着较为明显地混乱局面,很多相关管理部门都不能够较好明晰自身职责和任务,进而也就很可能导致相关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也容易出现较多的管理漏洞或者是明显冲突,最终无法体现出较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效果,有待于在未来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


        3信息化背景下对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的探索
        3.1总体思路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智慧是指“生态文明、以人为本”,他需要特定的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这也是智慧规划的总体框架。作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规划设计要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符合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自然规律,以生态空间保护为规划前提,兼顾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以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为规划基础,界定发展潜力和发展规模,优化自然资源利用,恢复原有生态系统,科学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各环节应体现人的主体需求,将情感活动融入规划编制,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以技术应用和制度创新为支撑,构建智能技术辅助的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流程。
        3.2技术框架设计
        结合总体框架设计和具体规划内容,构建智慧国土空间技术框架,主要可分为信息化建设(基础)、业务建设(核心)、制度规范建设(保障)。
        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整合遥感影像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包含土地使用状况、动态监测、地域地理信息等信息,打造集规划、审批、执法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综合监管平台。主要强调采集和运用不同类型的多源数据和构建规划监测、评估、预警体系。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可分为4个层次,即感知层、信息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和平台层。
        3.3制度和规范建设
        在编制、审批和监管规划的过程中,要秉承多主体参与、共享创新的制度理念。以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完善协商合作机制,打破部门间的协作限制,整合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在规划制定的各个环节,要积极听取采纳各方意见,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力求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建立双向沟通渠道,体现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数据资源、平台建设等的标准规范,确保各级规划的有效衔接。其中数据资源体系主要用于指导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建设,应包含从数据格式、空间参考、值域范围等方面的标准。制定全面覆盖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的指标体系,明确指标项、元数据、健康状态值等内容。平台系统建设标准应包含系统构成、要求、运行环境、运行维护等方面内容。
        3.4智慧化编制规划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以传统规划方法与技术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支撑,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过程的智慧化。在此阶段,应充分发挥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智能移动终端等现代技术的优势,全面地感知与采集多源数据,如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城市运营数据、网络共享数据等,再通过数据融合、集成、建库,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以《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等文件为参照选择重点编制内容和制定编制流程。第一,对国土空间的资源承载力和适宜性进行评价;第二,根据评价结果界定生态红线,划分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第三,对不同空间进行具体规划,优化空间结构、完善空间功能。
        结论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为了更好促使国土资源具备更高利用率,需要重点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针对所有国土资源进行全方位分析,进而采取匹配新时期的新型规划和管理模式,注重引入各类新型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和新型技术手段,最终确保国土空间规划方案较为合理可行。当然,为了更好贯彻落实相关原则以及确保相关方案得到践行,必然还需要注重加大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要求其能够体现更强胜任力,解决人力资源方面的干扰问题。
        参考文献:
        [1]何裕飞.多规合一导向下城乡空间规划协调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106~107.
        [2]庞程,王丹丹,何康.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4):93~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