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水土保持发展现状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2期   作者:詹惠 李奥云
[导读]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山区可以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詹惠 李奥云
        黄河水土保持天水治理监督局,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山区可以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因此,做好山区水土保持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说明了山区水土流失对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总结了山区水土保持的必要性,分析了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阻力,包括治理技术滞后、民众认识不到位、有效投入欠缺等,最后提出了注重山地的恢复和保持,开展治理措施,采用积极保护措施等发展策略,以此促进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1山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山区水土流失与土地的利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水土流失都会给当地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因此,要促进地方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要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维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山区水土流失会让当地农民失去生存条件,让农业生产难以发展下去,在陡坡、梯田等地方更容易出现滑坡现象。一旦生态环境恶化,会频繁地出现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同时,水土流失也会造成河道淤泥,给水利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2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阻力
        水土维持生态修复包含这些含义:自然修复以及人工建设的修复。自然环境的土质容易受到超负荷压力的情况下出现土壤自身的生态系统逐渐混乱,并且丢失自身的自我组织以及调控能力,水土维持修复是依照科学的生态学理论,有效运用方法来消除影响生态系统的各个因素。使其生态环境能够恢复到健康如初的状态,真正达到水土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使生态环境受到各个方面的长远性维护。从宏观角度而言,了解水土维持生态修复,就是对水土资源进行更加系统且全面的维护以及修复作用,加强保护其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并且可以长远地进行支撑。从微观角度而言,不一样的地质区域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类型以及地方,不管是生态保护用地的修复,还是生产用地的生态修复,都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土地资源,这样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长远使用,把水土生态系统长久支撑作用作为建设的宗旨,可以很好将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比较健康的状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是目前我国达到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天地与人相互协调,构建更加文明健康的生态载体,从而给大自然留下美丽的环境,并且为农业生产创建更多良田,为后代的生活空间带来青山绿水,并且干净的环境和生态。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还不显著,很多地方治理工作不到位。
2.1治理技术滞后
        我国山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需要有一个衡量监测的技术手段,比如西安清远测控技术就能够通过泥沙量的感应来监控水保生态。但这一类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要比西方发达国家滞后,主要是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拓展与应用存在不足,这种不足会影响到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
2.2群众认识不到位
        虽然政府颁布了较多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但因山地居民较少,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水土保持的认识不到位。一方面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比较多;另一方面群众对治理工作的认识不够统一,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基础问题,具体的活动缺少响应,执法活动也就难以有效开展。
2.3缺少有效投入
        山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投入,但生态环境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太多,单靠政府的财政支出远远不够。虽然这些年我国政府不断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但治理任务艰巨。

随着我国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变化,很多山区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变化需要有新的方案和资金投入,但是山区治理投入受到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变化问题。
3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策略
        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需要有序进行。就目前我国山地情况而言,可以将大块的山区划分成小块来治理,将问题逐个“击破”,降低实践难度,更好地运用现代技术和生物工程做好山区水土治理工作[2]。3.1注重山地的恢复和保持
        我国山区居住的人较少,交通不便,但这些地方的植被较多。植被能够阻止水土流失,利用植物根系来保证山体的稳定。可以在无人区进行封山育林,保护山区植物。一些地区可以禁牧、禁入,杜绝人为活动破坏植被。植被较稀少的地方则要实施人工播种,恢复山地植被。当植被达到一定程度就能有效保护水土资源。
3.2开展治理措施
        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山区要及时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与农药化肥的使用频率有极大关系。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能够更好地保持生态平衡,让植被更好生长。可以在保护水土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降低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也可以在农村人口聚集的地方加强污水的处理,保护当地水资源。
3.3采取保护措施
        水土流失的治理与保护密不可分。治理是在问题出现之后,而保护是做好预防工作。保护山区水土资源需要沿着山区的水域进行重点规划,恢复景观,发挥植物的作用。人们要努力维护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来保护山区的水土资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此外,保护工作要有预见性,考虑到山区的长远发展,找到最佳办法且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4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策略
4.1严格制定生态修复计划
        在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过程中,为全方位提升水生态修复质量和水土保持效果,应严格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治理工作,全面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在治理过程中,要加大植被种植,推进区域绿化建设。制定合理的生态修复方案,确保生态修复过程中的绿化效果,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4.2加大科学技术的使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提升水土保持和水生态建设的质量,在处理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水土保持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水土保持质量,提高自愈能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升科技在现代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应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加强相关制度的整体发展效率,为生态治理提供良好的基础。科学技术可以在发展过程中有效支持植被的培育,提高生态建设和恢复的效率。
4.3健全生态系统的修复体系
        为了能够全方位将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推动其自我治愈能力,在生态系统整体发展期间,为有效确保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水平,应该要加大对绿化建设的力度,确保其自我治愈能力的建设。有关部门在发展期间,为确保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系统绿化功能,应该要强化对员工自身职责的规范,从而可以有效将生态保持以及水生态修复的工作相互结合,达到全方面绿化修复功能的提高。其次,有关部门对于员工开展选拔过程中,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保证员工具备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专业技能使人员能够结合现场工作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具体的建设规划,从而推动水土保持以及水生态修复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总之,在治理山区水土流失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加强水土保持管理力度,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科学、辩证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进而助力当地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孟凡超.山区县基于生态脆弱构建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与技术—以迁西县为例[J].河北水利,2019,(8).
[2]袁帅.朝阳县北部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实践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9,(3).
[3]郑克祥.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由歙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践而引发[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