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云
中共个旧市委党校 , 云南省 个旧市 661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居家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现代城市尤其是城市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城镇居家养老所面临的障碍,研究分析当前居家养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居家养老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城镇居家养老工作的开展有所指导、帮助。
关键词:居家养老;问题;对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持续增长;农村实际居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可能进一步加深。”老龄人口规模的增长,意味着我国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同时,随着高龄老年人、独居和空巢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我国的养老负担和赡养压力也在随之增大,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使得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我国城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境与挑战,为应对巨大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还是要积极探索并发展城镇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
一、老年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对居家养老观念认识尚未到位
一是老年人及其子女传统的养老观念尚未改变,绝大部分老年人习惯于独居或空巢生活,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老人进行社会化养老。二是社会上对“孝”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社会养老助老是子女不孝、不尽责的表现。三是一些职能部门和社区管理部门对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老旧小区居住条件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落后
目前,大部分城镇老旧小区相对较多,住所适老化改造问题多重且体量巨大。在住所方面,老年人居住的房间适老化程度低、安全性问题突出,主要体现在城镇老旧建筑建设年代久远,住宅楼大多是以五层左右砖混结构为主,基本没有电梯导致老年居民上下楼梯难住,而且这些住宅楼缺乏基本的安全维护和保护施,普遍房间面积狭小且通道宽度不足,室内外门槛较多且多存在高度差造成通行不便,住宅年份过长破旧不堪,墙体设计无法灵活适应不同居住模式要求,同时,后期改造困难。其次,城镇养老机构服务设施落后。目前许多养老机构、老年活动中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普遍陈旧,服务项目单一,大部分只提供简单的娱乐活动,老年医疗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缺少专门的医疗护理设施设备,心理咨询和司法服务流于形式,尚不能真正开展常态化服务活动,各种养老服务设施亟待完善。
(三)服务项目和内容不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总的满意率只有15.9%,其中家政服务满意率为22.61%,护理服务满意率为8.30%,聊天解闷服务满意率为3.16%。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心理精神慰藉和社会活动的参与需求。目前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还只是致力于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主要是向老年人提供一些衣、食、住行等一般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六助”服务,老人的社会参与、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抚慰等服务内容供给不足。对精神方面的养老服务(如谈心交流、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服务)比较欠缺,没有建立低龄活力老人社会参与的支持系统,活力老人的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
(四)养老护理员从业人员不足
根据《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第十九条民办养老机构开展服务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中第二项内容:护理人员与服务对象的配备比例符合要求,服务对象生活能自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8;需要半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5;需要全护理的,配备比例不低于1:3。同时根据民政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有3250万的老人需要长期护理,按照配备比例不低于1:3推算,全国将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人员。除了养老护理员之外,养老机构的养老技能人员、管理人员等也严重缺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要。按照《全国民政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民政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养老护理员的数量指标要从2010年的3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600万人,这充分说明老年人对养老护理需求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比较大。
(五)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未建立
目前许多居家养老机构没有建立养老服务网络设施,不能有效掌握居民的养老服务需求。随着老年人身体状况変化,照料与医疗需求不断变化,老年人需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场所和服务方式,而居家养老机构没有完备的养老信息系统,存在着对老年人实际需求了解不足的现象,在养老服务过程中,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对每一个老人的情况无法进行把控。老年服务信息网络建设的滞后,导致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供求情况政府不掌握,社会不掌握,机构不掌握,居家养老机构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找服务对象,占用了提升服务质量的资源。
(六)“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难以落地实施
人口老龄化使失能、患病老人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很难区分,特别是单纯的养老院、敬老院等公共养老机构已经很难满足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医疗和养老的多重需求,面对“医”“养”分离的困境,养老问题日益严重。由于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致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创新发展刻不容缓。
二、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形成社会合力
1.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明确赡养义务相关法律责任,发挥家庭照顾的基础作用,要大力倡导赡养人看望、慰问老人,尤其是关注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对老年人进行亲情照顾。实施家庭照护人员培训项目,帮助老年人子女及其他赡养人、扶养人等家庭照护人员掌握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家庭照护水平。
2.动员全社会力量。要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倡导和鼓励社会互助,积极发挥各种社会组织以及邻里之间在养老、敬老、助老方面的功能。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利用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庆和“敬老月”活动载体,深入推进孝文化进社区、进单位、进家庭、进学校,加大“孝亲敬老”道德模范人物等典型挖掘和宣传,大力倡导助老孝老爱老的良好风尚。
3.强化政策支持。政府要大力提供基本制度保障,包括法律、法规建设和建立基本养老金、医疗保障以及相关老年服务制度体系。
(二)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1.规范适老化改造。适老化改造须以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人文性为原则,遵照适老化改造标准和规范进行改造,推进居家健康安全的环境营造。引导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建筑硬件改造,家居家装改造,康复辅具适配和智能居家产品的增设。鼓励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发展适合代际共居的通用住宅,满足各年龄段家庭成员龙其是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2.规划适老建设。居家养老机构要贯彻落实适老环境新理念,从规划设计入手,持续推进适老化政造。重点做好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场所等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改造,以及对缘石坡道、轮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楼梯等设施和部位进行无障碍改造,在公共区域加装电梯、楼道地面防滑处理,加装安全助力扶手,区域内进行车辆分流改造、加设休息座椅、夜间照明及康乐设施等,居家养老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进行适老化改造,切实保障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三)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完善养老服务内容
1.服务形式多样化。居家养老机构可以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以及需求的不同为之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如,为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提供老年公寓服务设施;为鳏寡孤独需要长期照顾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为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和有某种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2.服务内容丰富化。针对老年人实际需求提供内容种类齐全的服务,如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法律维权等,同时,丰富服内容,如交友服务、家务助理服务、咨询服务、社区个案管理、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护理中心。
(四)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发展专业人才队伍。在各高等院校开设养老护理、营养配餐、心理疏导、保健康复等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养老服务社工人才队伍,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养老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配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要配备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人员,组织开展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要配备养老服务协调员,协调处理居家养老服各种日常事宜,同时,要配齐配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加大投入力度,降低养老护理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3.完善志愿者队伍。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各类助老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养老助老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倡导企事业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大中专院校学生积极参加养老助老服务志愿活动,大力扶持各类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为老志愿服务。积极鼓励公益慈善等组织参与养老助老服务,培育发展各类养老助老服务公益组织,鼓励各级公益慈善组织安排资金支持养老助老服务,鼓励工青妇团、残联、红十字会等组织关爱帮扶高龄、经济困难、独居、失智、失能等老年人。
(五)推进智慧养老服务
1.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集老年人基本信息和养老服务资源信息于一体,管理和服务功能兼备,城乡村社四级互通、数据共享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完善老年人应急求助信息服务平台,对接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打造没有围墙的“虚拟养老院”。
2.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共享。以大数据为核心,拓宽养老服务信息,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障等信息实现渠道共享,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建立养老服务相关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对称、沟通畅通”,为政府决策提供“统一数据库”,为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提供“统一入口”,为老年人获得信息提供“统一门户”,同时,更是为养老服务部门间协调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条件。
(六)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创新模式发展
1.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老年康复医院、护理医院,逐步构建分级的医疗模式,方便老年人的就医,组织开展护理和康复人员培训,提高老年人护理和康复的服务水平。
2.家庭医生进社区。建立社区的全科医生、家庭签约医生等制度,推进面向养老机构和社区的远程医疗服务机构。
3.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资质。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养老机构医务室基本标准(试行)》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养老机构内要设置养老机构医务室和养老机构护理站,其中养老机构医务室是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老年保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急诊救护等服务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护理站是为养老机构患者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慢性病护理、康复指导、心理护理、根据医嘱进行处置、消毒隔离指导、健康教育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总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解决养老间题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之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日新月异,我国人均寿命正在逐步延长,体现了国家发展帯来社会民众生活质量水平的显著提高,但由此而产生的人口老崄化也应成为家庭、社会和国家都必须正视和重视的社会间题。
参考文献
[1]朱晓卓.家院互融: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延伸模式的研究-以宁波市为范本[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8.12.
[2]张瑾等.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8.9.
[3]许宝健等.今天我们如何养老[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11
通联方式
【邮编】:661000
【单位详细地址】: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锡城镇老冠村委会旁(个旧市委党校)
【单位全称及具体部门】:中国共产党个旧市委员会党校
【邮箱】:645309625@qq.com
【作者简介】张锡云(1970---),男, 中国共产党个旧市委员会党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