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施工现场管控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刘仲珍 沈杨鹏 方元 何建均 吴学文
[导读]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筑施工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刘仲珍  沈杨鹏  方元  何建均 吴学文
        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带动下,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建筑施工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成为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应用信息化技术作为传统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模式转型的新方式,逐渐走进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现场。然而,由于当前行业环境、市场环境、企业组织、技术发展等层面存在的较多问题,导致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本文探究了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的现状,并根据现存问题,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施工现场;重要性;管控应用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逐渐兴起,施工企业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但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而且可以提升行业管理和项目管理水平。针对企业工程项目近年逐渐呈现出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工期要求紧、项目参与单位众多、社会影响面广的特点,推进信息化技术管理已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安全管理信息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出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对建筑施工领域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1.1帮助项目进行科学决策
        从业务数据角度来讲,施工现场数据是项目管理的基础。信息化技术综合应用定位技术、传感器和识别技术等物联网技术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一方面保证了现场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集成监管平台,使得一线生产数据实时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为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大量的数据积累汇总至集成监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2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信息化施工技术可应用于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机械设备、材料工程量、工程质量、技术、工程合同等数据库,能够协助项目管理人员实现以项目成本费用控制为主,进度和质量管理为辅,层层落实的项目经营目标,有利于项目管理人员更科学、更方便的进行多种类型的项目管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1.3 提高项目风险管控能力
        信息化施工代表先进生产力,利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对施工风险较大的重难点施工项目实时远程监控并传输,可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准确、快速了解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和质量问题,并对风险进行有效、迅速地预测、分析、防范和控制,有利于提升项目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施工安全风险,确保安全施工。
1.4提高现场施工效率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施工现场人员工作效率。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施工组织策划的合理性,通过信息化技术帮助施工组织模拟,优化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工序的流水作业,保证每个施工人员工作量均衡,避免出现人员限制或超负荷工作等影响整体效率的不良状况。二是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施工机械、材料等生产资料的合理调配有着直接的关系,机械或材料的不到位或短缺都有可能造成人员的窝工,影响工程进度。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现场材料、设备和场地布置等的有序管理,保证机械设备、材料、场地布置的合理调配。三是提高现场人员的沟通效率,现场很多工作的延迟或问题都是因为相关干系人不能及时沟通和共享信息造成的。智慧工地通过移动应用、移动终端和云计算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现场情况通过语音、图片和视频的对比分析与相关人员共同解决问题。


2.施工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信息化的应用现状
    在应用需求层面信息化技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尽管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由于其认为目前传统的说教方式及通过监督的方式可以满足目前对安全管理的需要,因此对安全管理技术的更新没有强烈需求,但因为政府对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有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出现了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有所运用,但其投入占比较少。建筑施工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于智慧工地的建设中,但为了保证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会选择在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应用中投入更多建设资金。因此,虽然信息化技术在快速更新升级,但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中的投入资金不足,会难以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管控水平,甚至出现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的现象。
2.2施工信息化技术应用的难点
    建筑施工企业面对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和业务的不断拓展,其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愿望也愈发迫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提高管控水平成为众多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决策。然而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信息化技术产品,建筑施工企业对产品的选型难以抉择。市场产品选型难的一方面表现在建筑施工企业对自身需求缺乏理智的思考与分析,不清楚信息化产品与自身的匹配度。在对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专业咨询不足和缺乏信息化技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前提下,盲目引进信息化产品。 大部分信息化技术会依赖网络进行信息传输,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是信息化产品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虽然目前网络范围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网络质量层参差不齐会严重影响信息化产品的效用。
3.施工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建议
3.1提高技术标准,打破数据壁垒
        目前的行业技术标准,对信息化产品的综合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太低,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应该从现场施工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开发等方面出发,积极搭建创新数据资源服务平台,成立统一的、新的创新数据管理部门,为行业相关行为主体提供高效服务。推进政府相关部门对创新领域数据资源的全方位开放,打通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群体之间的数据壁垒。
3.2建立诚信机制,更新人才队伍
        诚信是数字时代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服务经济发展的基石。建立诚信管理机制,打造行业诚信文化。重视用户投诉,打击低水平的工程产品。需要大量精通建造工艺,、掌握数字经济和能够软件编程的全能型工程师、设计师,和具广阔视野、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精益求精的建造工匠,而现行的以学科专业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机制已经很难适应数字建造对于人才的新需求。
3.3建全监管平台,提供共享接口
        信息监管平台应该是根据相关标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质量、安全、成本和环境数据,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供信息化监管手段,为施工企业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所有监控视频数据宜统一保存、管理与共享,并应按保存期限的要求存储。监控子系统应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安全监管、环境监管和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等子系统提供监控视频数据的共享接口。
4.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随着施工目标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施工风险随之增加,社会影响随之变大。为设计完善的结构以及为施工方案的变动提供直接可靠的数据支撑,同时为了做到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控制,以充分保证施工及现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大型地下结构施工必须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指导现场施工,其施工信息化及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研究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实施,通常会面临人员能力限制、经济限制、意识局限和原有体制改革等问题。对智慧工地的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对重要因素进行改善,是有效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的办法。
        
参考文献
[1]初明玉.人脸识别系统与电站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信息化的融合应用[J].项目管理技术,2020(11):56-68.
[2]冯锦.喷淋降尘系统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0(6):4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