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
吉林省辉南县医院 吉林省通化市 1351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入组本院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给予临床救治,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积极救治,有2例患者死亡,48例患者存活,存活率达到96.00%,经治疗后,患者的肺部炎症指标以及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临床综合救治对于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控制肺部的炎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临床救治经验
急诊重症肺炎常合并感染性休克,病死率高。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治疗难度大。肺炎双球菌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由于老年患者器官功能下降,易并发多种慢性病,故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1]。急性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是一种临床急症,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必须及时有效治疗。对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护理非常重要,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抢救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时,一般给予常规急救。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效果难以保证。本研究入组本院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给予临床救治,分析存活率,治疗前后肺部炎症和血气指标,探索了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救治经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本院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的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共50例,男/女:24/26,年龄31-74(67.21±2.23)岁。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综合救治。①常规治疗:休克患者采用仰卧位,卧床凹位,注意下肢保暖,增加下肢静脉返流,确保脑部有充足的血液供应,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采取吸氧措施,防止休克引起的长期缺血缺氧对脑细胞的损害,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②血容量膨胀:休克的发生是由于低血量所致。休克快速救治的实质是及时有效地补充血量,改善血液循环障碍。通常,扩容的方法是快速建立多个静脉通道以补充胶体(血浆、白蛋白等)。结晶溶液(碳酸氢钠林格液、乳酸钠林格液等)。③抗感染:严重肺炎会导致多种病毒细菌的产生,因此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病毒细菌使用相应的抗生素。一般来说,细菌的类型是通过先前的临床数据和药敏试验来确定的。为了防止遗漏细菌,大约3种抗生素一起使用,治疗时间也尽量缩短。而为了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有足量的抗生素。一旦发生感染性休克,局部病灶周围屏障功能明显减弱或消失,必须及时治疗原发病灶,纠正休克,巩固疗效,否则细菌和毒素继续进入血液循环。加剧休克的进展。对需要手术治疗的病变,应及时处理,积极抗休克。抗生素的应用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病原菌类型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培养阴性者,应根据原发病特点给予经验性药物治疗。强调联合用药、足量用药和全程用药。对于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通过少量输注新鲜全血、血浆、白蛋白等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增强抵抗力。④纠正酸中毒:严重肺炎引起休克时,病人往往会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导致心脏收缩能力下降,进而加重血液循环不良的问题。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最有效的方法是补充患者体内的碱性液体,中和休克患者的酸碱,提高心肌收缩能力,恢复血管对活性药物的反应。酸中毒可加重微循环功能障碍,不利于休克恢复。在感染性休克期间,早期和严重的酸中毒都会发生,通常会将碳酸氢钠注入另一条静脉通道,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但休克早期或部分肺部病变可能发生呼吸性碱中毒或酸中毒,低氧血症时可能出现代谢性碱中毒,应根据血气分析和生化检查结果进行补充调整。⑤血管活性药物: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实际上是细菌在血管上引起的血管阻力增加,影响人体微循环[2]。
根据情况,可以使用一些血管活性药物来恢复血管的正常状态,调整血管舒张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通畅。⑥减少细胞损伤的药物: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有助于稳定血压,改善全身状况,抑制脓毒症和休克时多种因子的释放,减少细胞损伤。常用药物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等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一半,最长不超过48小时。为了预防应激性溃疡,必须与大剂量抗生素联合使用,也有改善细胞膜功能和细胞内代谢的药物,如ATP-氯化镁混合物和葡萄糖-胰岛素-钾混合物(GIK极化溶液)。静脉用药时应进行心电图监测。
1.3观察指标
分析存活率,治疗前后肺部炎症和血气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软件处理数据,总有效率实施x2统计,时间则给予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经积极救治,有2例患者死亡,48例患者存活,存活率达到96.00%,经治疗后,患者的肺部炎症指标以及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
治疗前,患者的TNF-α(ng/ml)、Hs-CRP(mg/L)、PaO2(mmHg)、PaCO2(mmHg)分别是3.75±0.31、13.25±3.01、47.14±4.12、38.11±10.12,治疗后分别是1.56±0.21、7.21±1.02、84.21±7.52、31.02±3.55,P<0.05。
3讨论
重症肺炎起病时间短、速度快,并发感染性休克,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临床表现进行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病情急、危重、发展快的特点。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和感染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安全[3]。因此,对急性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必须在第一时间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尽最大努力抢救患者的生命。急诊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常规治疗主要是补液、纠正水电解质、营养支持和吸氧等。其次,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尿量减少,提示血量不足,补血治疗也非常重要。此外,还要做好抗感染治疗,保持患者的血管活性[4]。
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是各年龄段常见的中毒性肺炎。相对而言,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抵抗力较差,危险性较大。
重症肺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护理应体现快速、稳定、准确三个特点。医护人员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病人病情的发展。随时补充患者的血液容量和补液。医护人员应对患者使用抗感染药物,并随时观察其尿量。如果患者的尿量低于每小时30ml,应采取补液措施。在观察患者尿量的同时,还要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当患者有血管闭塞和低尿量时,应该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如果患者的血压难以测量或心率不规则,医务人员应该给患者激素治疗,以控制感染。
本研究的成果中,显示经积极救治,有2例患者死亡,48例患者存活,存活率达到96.00%,经治疗后,患者的肺部炎症指标以及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
综上所述,临床综合救治对于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控制肺部的炎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云,罗翠竹.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总结[J].心理月刊,2020,15(01):144.
[2]刘娇.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救治经验总结[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1):70.
[3]李楠.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救治经验总结[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8):50.
[4]刘慧敏.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救治经验总结[J].智慧健康,2018,4(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