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艾灸治疗面瘫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洪嘉
[导读] 分析针灸与艾灸治疗面瘫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张洪嘉
        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  辽宁省  114048

        【摘要】目的:分析针灸与艾灸治疗面瘫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面瘫患者66例(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的对照组(33例)与针灸联合艾灸治疗的观察组(33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症状积分及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96.97%)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17.42±2.27)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45.14±2.05)分,SDS评分(43.11±2.13)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面瘫治疗中应用针灸及艾灸治疗,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减轻不良情绪状态,值得借鉴。
        【关键词】针灸;艾灸;面瘫;效果

        面瘫在临床较为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患者常存在面部肌肉活动障碍,面部神经功能不能按照大脑意识进行有效支配。并且面瘫患者在与他人的日常沟通中,也不能按意识搭配表情,甚至进食时无法进行闭合咀嚼[1]。根据患者不同神经受损部位,可以将其分为2种,一种为中枢性面瘫,另一种是周围性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面瘫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常存在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2]。因此,必须为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选取我院面瘫患者66例,分析针灸与艾灸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选取我院面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3至69(45.98±4.27)岁,病程1至6(4.11±0.34)周,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4至68(46.23±4.53)岁,病程1至6(4.06±0.27)周。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单侧发病;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障碍;颅脑外伤引起的中枢神经性面瘫、周围性面瘫。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局部消毒面部,采用补泻手法进行针刺,患者处于发病急性期时,取穴合谷、风池、太冲等,病情稳定时,取穴阳白、地仓、颊车等。电针留针,每次留针时间为30min,1天2次,治疗1周。
        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患者面部针灸位置进行艾灸疗法,点燃艾条,在面部施针位置进行交替性熏疗,保证整个治疗在患者可接受的范围内,直到面部皮肤潮红,1天1次,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效(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正常)、有效(面部存在轻微功能减弱,有不严重的联带反应)、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症状积分:Pormmnn量表,总分20分,分数高则面瘫症状轻;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即情绪状态好。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96.97%)高于对照组(81.82%),P<0.05,见表1。

2.2症状积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17.42±2.27)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情绪状态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45.14±2.05)分,SDS评分(43.11±2.13)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面瘫引发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受凉、病毒感染、劳累等,这类疾病起病急且发展快,患者可能在早上刷牙、洗脸等时发生,并且没有任何征兆,据调查显示,这类疾病主要发生于青壮年中[3]。该病主要特征为面部肌肉神经运动障碍,进而无法完成基本的动作表情,如抬眉、鼓腮吹口哨等,并且进食时常有残渣留于牙齿与脸颊,还有部分患者会不自主的流出口水[4]。可见,该病对患者基本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其临床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96.97%)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17.42±2.27)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45.14±2.05)分,SDS评分(43.11±2.13)分,低于对照组,P<0.05。在面瘫治疗中,西医疗法临床应用较多,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药物见效较慢,长时间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身心状态,还会花费较多医疗费用,大部分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会主动放弃治疗[5]。中医学认为,气血运行受阻、肌肉纵缓不收、经筋失养为面瘫发病原因[6]。中医针灸治疗面瘫,能发挥调和气血、舒坦经络的作用,并且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促进神经局部及受损肌肉炎症的消退,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7]。并且在患者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能提高其治疗针对性,效果更佳。本研究结果发现,单纯针灸治疗能取得一定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距离理想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艾灸应用于面瘫患者治疗,将艾叶做成艾条进行燃烧,能对人体各个穴位进行循环熏疗,进而缓解患者病症。联合治疗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在各个针灸穴位进行交替性熏疗,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所以,在面瘫治疗中应用针灸及艾灸治疗,能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减轻不良情绪状态,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汝芹,郑瑾,张兰会,等.牵正散加减结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证)的经验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86-188.
[2]谢少华,刘佩慧,马庆韬,等.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有效性的Meta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4):783-789.
[3]周丽娟.探究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7):47-47.
[4]梁晓婷,章海凤,付勇,等.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648-652.
[5]刘桑,吴晓丹,林冠宏.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3):436-437.
[6]刘立君.面瘫患者联合采用加味牵正散与针灸治疗的有效性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9):372-372.
[7]黄汝芹,郑瑾,张兰会,等.牵正散加减结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证)的经验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86-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