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蒋俊、周志聪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急诊医学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661100
摘要:急性创伤已经成为了目前4 5岁以下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往往具有伤情复杂、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临床抢救难度大,致残率、死亡率均较高[1]。且是拉低我国平均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急诊外科是各类急性创伤患者的首诊科室,严重创伤患者伤情复杂进展迅速,临床救治困难,死亡率较高,是临床救治的难点。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创伤死亡,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一2020年8月在急诊外科死亡的127份病例的致死原因,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 .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月一2020年8月在急诊外科死亡的127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0例,女27例,平均年龄 44.38岁,年龄分布0.5--86岁,其中20岁及以下15 例,20--50岁53例, 50--60岁33例,> 60岁26例。车祸70例,高坠伤20例,跌倒16例,自杀5例,生产事故5例,其他外伤11例,部位以颅脑损伤最多为9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21例,多发伤4例,胸部种腹部损伤共3例,锐器伤害1例。
1.2治疗方法
当患者送到医院后.救治小组迅速建立至少两条有效的静脉通路、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伤者的血循环,及时的补液,以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同时对患者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实施常规实脸室检查、完善输血前的准备;医生要即刻评估患者的受伤情况,对其作全面检查,全方位掌握患者的病情及其致伤原因、院前急救情况[2],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决定影像学检查的方式与种类。最后,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患者评怙伤情以及给予明确的诊断。并请相应的科室会诊。救治小组在积极开展垸内救治的同时,需要最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行气管插、心肺复苏,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1.3 分析急诊外科急性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
患者年龄、GCS、ISS、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现场急救措施是导致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2结果
在本组127例急性创伤死亡患者中。
致患者死主要原因是颅脑损伤77.1%(98 /127)和创伤失血性休克16.5 ‰(21 / 127);青壮年男性为急诊外科死亡高危人群53.5(68/127),车祸伤是是我院急诊外科创伤病人死亡第一致伤病因。高坠伤为第二致伤原因,第三为意外摔伤,且多为老年患者。
3 讨论
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外科急性创伤患者致死原因。研究数据显示[3],在受伤部位中,头部受伤比率为77.1%,是占比最高,创伤失血性休克16.5 ‰,这与相关研究有出入,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致伤因素中,车祸伤为最高为:55.11%高坠伤次之,为:15.75%,意外摔伤为第三,为:12.60%,占比与相关研究有所不同时,但排位相似。
其中34的例急性创伤患者,在送医院过程中死亡,多为重型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及伤后到得到救治的时间过长;56例在急救过程中死亡;急救完成后死亡37例;急救完成后的死亡人数明显低于急救过程中和急救前的例数。
根据本组致死原因,可考虑以下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首先加强出诊医护人员在现场的急救处理,如开通静脉通路、快速补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并回院途中与院方相关人员及时沟通,告之相关情况,确保患者被送医院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专科医生的接诊;其次,院内接诊人员应在急性创伤患者到达医院后在极短时间内评估病情,迅速掌握患者的受伤机制、部位及可能致因素,并针对高危因素给予干预;最后,因根据相关报道,急诊创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因素多与大量失血有关,故给予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同时,应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予输血治疗;有研究表明了快速的急救反应机制,能够准确的评估患者伤情,把握黄金的急救时间,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应加强院前和院内的急救培训,并加强两者在伤员转送过程中的互动,提前做好准备,并且进一步宣传、普及急性创伤病人的现场急救知识,宣传重症创伤急救“黄金1 h,白金10 min”的理念,建立完善的快速急救反应机制.准确的评估患者伤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此来提高创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葛文汉、阮海林、杨春旭等。369例院前死亡患者流行病特征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1.32(12):1144-1147.
[2]唐昌华。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及临床救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7).915-916.
[3]李阳安、胡可慧、陶宁等.78例急诊创伤死亡病例回顾性分析及临床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13,33(11):534-536.
作者简介:尹俊 出生1971年2月 汉族 籍贯:云南蒙自 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