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图娅
巴林左旗医院,内蒙古 赤峰025450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慢性期布鲁杆菌鉴别要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4-6月来院就诊的布鲁杆菌病患者46例,根据病情急慢性分为2组,急性期23例患者为对照组,慢性期23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与微量元素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前后微量元素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热、盗汗、关节痛、症状缓解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元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各元素水平也趋于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症状差别与微量元素检测的方式能够鉴别布鲁杆菌病患者的急慢性,尤其针对慢性期患者,可直接进行微量元素的干预,尽量减少不必要检查,减少患者痛苦。
[关键词] 布鲁氏杆菌病;急性期;慢性期;临床症状;微量元素
布鲁杆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世界范围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羊、牛 猪等疫畜为主要传染源,人患病后会累及多种器官功能,如不及时治疗,形成慢性病程,久治不愈,严重者甚至丧失劳动能力与生活能力,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布鲁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发热盗汗、全身酸疼等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相近,缺乏特异性。主诉多为乏力、盗汗、肌肉关节疼痛等,而实验室检查呈阳性,临床医师难以分清患者为普通感冒、布鲁杆菌病复发或重复感染,临床用药治疗较为困难[2]。为减少临床反复检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与病痛,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慢性期布鲁杆菌鉴别要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4-6月来我院就诊布鲁杆菌病患者46例,根据病情急慢性分为2组,急性期23例患者为对照组,慢性期23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男18例,女5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0.13±4.45)岁。对照组男16例,女7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39.49±4.39)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利福平、多西环素、复方甘草酸苷片等,6W为1个疗程,一般一~五个疗程痊愈。同时给予患者微量元素片进行补充干预,一般一~五个疗程痊愈。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包括发热、多汗、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痛,以及其他。(2)对比两组铁元素(Fe)、锌元素(Zn)、镁元素(Mg)、钙元素(Ca)及铜元素(Cu)。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观察组发热、多汗、关节酸痛症状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微量元素 观察组治疗前Fe、Zn、Ca元素含量均少于对照组,Mg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元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处于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3 讨论
布鲁杆菌病患者急性发病为急性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急性期患者治愈后回到原先生活大环境中,继续从事与畜牧有关的生产劳动,一旦患者再次出现布鲁杆菌病相关症状,难以判断其是病情复发而转变为慢性病程或重复感染再次发病,给临床诊断与用药带来困难。患者需重复进行化验操作,不仅增加疼痛与不适,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本研究中,观察组发热、多汗、关节痛及头痛症状发生率多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各元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观察组各元素水平也趋于正常,说明布鲁杆菌病临床症状相近,慢性期以发热、盗汗、关节痛及微量元素减少数量为主,且慢性布鲁杆病患者均存在微量元素失衡的情况,可直接进行微量元素的干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化验与检查。布鲁杆菌病患者感染后,机体进行感染防御的同时,体内微量元素含量也会出现改变,如不能得到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免疫器官萎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加重临床相关症状,影响患者预后[3-4]。急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个别也有Zn、Ca、Fe、Mg元素的含量均较低,可能与机体急性感染有关。慢性期布鲁杆菌患者中,Mg元素含量较高,而Fe、Zn、Ca元素含量较低,可能由于慢性期布鲁杆菌患者存在免疫失调有关。Fe元素对入侵的细菌生长繁殖具有营养作用,故而慢性期布鲁氏杆菌病并患者较为常见心血管、神经、肌肉等系统损伤。Ca元素作为构成骨骼的主要无机成分,Ca元素的缺乏会导致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Mg元素的增高可能抑制神经的兴奋性,出现传导阻滞,长此以往诱发患者关节疼痛、乏力等症状。Zn元素作为是具有广泛性的生理、生化功能的微量元素,能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速创伤阻滞的愈合,因此慢性期布鲁杆菌病患者Zn元素的失衡会导致患者出现骨关节疼痛、畏寒、四肢发凉、失眠等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可采用鉴别布鲁杆菌病患者临床相关症状以及测定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方式鉴别急性期与慢性期,针对慢性期患者可直接进行微量元素的补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化验与检查,减轻化验不适与经济压力对患者的影响,患者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 江伟,金福芝,刘锋,等.急性期和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系列变化特点及意义[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7,36(5):318-322.
[2] 侯毅,刘日宏,刘志国,等.急、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中细胞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8,37(11):P.909-911.
[3] 杨雯雯,曾令佳,帖萍,等.2015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分析[J].疾病监测,2018,33(3):225-228.
[4] 邱丽丽,毕玉磊,胡英华.职业性布鲁氏菌病慢性期患者42例临床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9,37(8):6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