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8期   作者: 张雨
[导读] 目的 心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统称,多发生在老年人群
        张雨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目的 心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和心血管疾病的统称,多发生在老年人群,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不仅会危害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对心理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对老年疾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症状,消除患者心理问题,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60例,随机分成2组,各130例,观察组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记录并对两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后的心理问题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理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心理问题;护理
        引言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存在一定程度心脑功能损伤,造成其躯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自卑、烦躁、焦虑等多种负面情绪,其中以抑郁情绪最为常见。因此,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30例,如下:对照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62~87岁,平均(73.56±7.24)岁;其中心肌梗塞患者36例,心绞痛患者38例,脑梗死患者56例。观察组男70例,女60例;年龄63~88岁,平均(73.58±7.27)岁;其中心肌梗塞患者34例,心绞痛患者36例,脑梗死患者60例。对比两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经CT、MRI及心功能检查临床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年龄大于60岁患者;③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患者。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60岁患者;②伴有言语或沟通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心理特点,结合疾病性质采用简单、易懂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其疾病相关知识,帮助其正确认识自身病情;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帮助其正确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坚定其治疗信心;同时,指导患者掌握科学的自我放松方法,如催眠疗法、音乐疗法或深呼吸等,以减轻其负面情绪。
        1.2.2康复指导。脑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程度同期躯体障碍严重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减少躯体残疾是缓解此类患者抑郁情绪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之情康复训练目标和计划,鼓励其坚持锻炼;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为其提供清洁、舒适的康复环境,以帮助患者树立自尊感,提高自信心;鼓励患者同外界接触,并培养兴趣爱好,以增强患者对自我情绪的调节能力,帮助其转移不良心境。
        1.2.3心理支持。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受到脑部功能障碍的影响,其思维功能、智力退化,无法同外界有效交流,从而造成患者出现严重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同患者交流沟通,耐心了解患者需求,鼓励其倾诉内心感受,并合理满足患者要求,帮助其适应治疗环境;同时,鼓励病房内患者之间积极交流,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慰,以提高家庭和社会支持度。


        1.2.4焦虑患者护理。焦虑患者主要表现出急躁的情绪,不能平静的独处,主要还是因为疾病对患者的内心造成了一定的打击,进而使得患者出现了焦虑的症状。为了避免患者长期受到焦虑心态的负面影响,医护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进而疏导患者的内心不良情绪。通过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转移,逐渐引导患者抵抗抑郁、焦虑的心理问题。并帮助患者树立好的康复心理,提高对抗疾病的心理自信心,进而积极式的参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工作当中,提高患者的治疗整体效果。
        1.3观测指标
        采用SCL-90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精神恍惚、强迫症等心理状况进行评测,轻度:2~2.9分,中度:3~3.8分,重度:3.9分及以上。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由患者进行满意度评分,分值为0~100分,大于80分则表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核算软件为SPSS20.0版本,其中两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及满意度采用“%”形式来表示,用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两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更加注重养生健康,而心脑血管疾病无形的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给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很多老年患者并不是由于疾病而使得身体质量急速下降,而是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使得老年患者的病情不能得到痊愈。因此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心理护理,解决困扰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非常重要。通过悉心的护理照顾,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老年患者可以保持健康客观的心态,对抗心脑血管疾病,提高老年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与安全。通过上文的科学研究可知,观察组的心理问题出现概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心理问题发生概率,同时在护理满意度调查时,观察组的满意度也大于对照度的满意度,由此可以充分的说明,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需要被悉心护理照顾,这样患者才可以打起信心树立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工作当中,提高自己的康复效果。当老年患者得到了悉心的关怀之后,康复过程中的焦虑、抑郁、郁闷、烦躁、精神恍惚、强迫症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随着护理周期的延长,很多患者的临床病情都逐渐消失,充分的说明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可以改善心脑血管老年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为了解决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人的威胁,不仅需要开展现代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需要不断的提高护理质量,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3结论
        综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抑郁情绪,通过对患者实施积极的针对性干预护理,可有效减轻其抑郁程度,对于提高此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思宇,邓肃,易春艳,等.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焦虑抑郁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9,16(5):370-373.
        [2]刘桂梅,陈向梅.老年心血管病合并焦虑抑郁症患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2(8):11-12.
        [3]李新永.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冠心病、高血压与抑郁焦虑关系探讨[J/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4(8):23-24.
        [4]胡凤琼,杨锐,刘伟,等.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疾病认知的社区护理干预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9,19(4):319-321.
        [5]李树亚,李峥.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精神行为症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9,53(10):1192-1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