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惠玉
湖北省黄石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435000
【摘要】目的:观察体位管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出生的64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体位管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位管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提高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促进消化功能完善,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关键词】体位管理 非营养性吸吮 早产儿喂养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非营养性吸吮是指不能接受口腔喂养的早产儿在经胃管喂养期间对无孔橡皮奶头的吸吮。随着早产儿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喂养问题成为新生儿住院时间长短的关键。由于早产儿吸吮、吞咽困难,所以多采用鼻胃管喂养,这是最常见的早产儿营养摄入方式,虽然能解决吸吮困难问题,但毕竟是非生理性喂养,会限制早产儿的吸吮机会。在早产儿经胃管喂养期间让其习惯吸吮动作,对后期的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都有着重要意义。本项目旨在观察体位管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出生的早产儿64例,均为出生后2h内入院或由本院产科直接转入,入院时均无胃肠道畸形及先天遗传代谢病。其中男37例,女24例,胎龄29~36周,出生体质量1250~2300g。将64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早产儿的喂养
两组早产儿入院时均采用浓度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并保留胃管,然后选择使用惠氏S-26金装爱儿乐低出生体重儿配方奶喂养,不足部分由静脉营养按统一标准补充。此后,每次喂奶前要回抽胃管,了解胃潴留情况,根据潴留物颜色和形状决定处理办法:若潴留物为咖啡色或血性液,说明胃部可能出血,应暂停喂养,回抽后汇报医生,按医生嘱咐洗胃或用止血药;若为乳糜状未消化奶液,说明喂食太多,则重新注入胃管内,并在该次喂奶时同量减少,同时遵医嘱给予小剂量红霉素持续静脉泵入(2ml/h),刺激胃肠道发育;若早产儿24h不排大便,可给予开塞露灌肠并进行腹部按摩,助其通便。
1.2.2 对照组
对该组早产儿采用常规喂养,护理人员用注射器通过胃管间歇性注奶,喂奶后采用右侧卧位。
1.2.3 观察组
对该组早产儿每次喂奶间隙给予非营养性吸吮5min,每天5~8次,每次喂奶后调节早产儿体位为头高足低俯卧位,四肢呈蛙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达到全胃肠道营养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描述,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描述,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比较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观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9.1±3.5)d,达到全胃肠道营养时间(11.8±1.5)d,对照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12.2±2.7)d,达到全胃肠道营养时间(14.9±1.2)d,两项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质量儿,具有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吸吮、吞咽能力不协调、胃排空能力弱的特点,易造成喂养不耐受的情况。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大量的营养来保持其在宫内的生长速度,喂养不耐受会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延长其住院时间。非营养性吸吮训练能够帮助早产儿加速吸吮反射的成熟,形成规律吸吮,协调其吸吮与吞咽能力,同时可增强胃肠激素分泌,刺激胃肠道生长发育,提高胃肠道喂养耐受性,促进其生长发育,有利于加快从胃管喂养向经口喂养的过度,促进营养物质的贮存。合理的体位管理能够使早产儿长时间处于比较舒适的状态,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般习惯使婴儿采用仰卧体位,由于早产儿特殊的解剖特征,喂奶后极易造成胃食管反流和误将反流物吸入气管。而俯卧体位可减少胃食管反流,防止反流物吸入气管,并能有效防止呼吸暂停的发生。头高脚低俯卧体位能够促进胃排空,缩短乳汁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减少腹胀现象。
本项目除了在喂养方式上使两组早产儿保持一致外,对观察组早产儿每次喂奶间隙给予非营养性吸吮5min,每天5~8次,培养其吸吮习惯,协调其吸吮、吞咽能力,促进其生长发育;每次喂奶后调节早产儿体位为头高足低俯卧位,四肢呈蛙状,减少胃食管反流现象,防止将反流物误吸入气管,造成危险。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口胃管喂养,护理人员用注射器通过胃管间歇注奶,喂奶后取右侧卧位。由于观察组早产儿的护理方法就是针对早产儿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征所设,因此取得了比对照组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体位管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能提高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促进消化功能完善,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参考文献:
[1]杨清花,刘晓娟. 早产儿肠内喂养不耐受干预的护理进展[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4):138-140.
[2]经连芳,韦秋芬,李燕,谭伟,姚丽平. 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营养、胃肠道转运时间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01):16-17+50.
[3]周福霞,刘芳,戴淑芳,刘佳. 甜味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05):1074-1076.
[4]刘巧红,谢映梅,翟逢娣,池丽霞.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