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霞1 王连妮2
1.招远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山东招远 265400; 2.招远市中医医院针推科 山东招远 265400
[摘要]目的:讨论短期口服地西泮及苯巴比妥防治热性惊厥(FC)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FC儿童患者330名,平均分为地西泮组、苯巴比妥组和试验组,三组儿童患者住院后都依据检查结果施行有效抗感染,体温≥38.6度立刻施行物理降温等普通疗法[1-2]。地西泮组在发热刚开始就口服地西泮片1mg/(千克·天),每日三次,三天为一疗程,苯巴比妥组则在发热刚开始就口服苯巴比妥片5mg/(千克·天),每日两次,试验组不做处理。发热后两星期、烧退、症状完全消失以后,完备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此次研究表明,在发热初期,短时间的治疗应口服地西泮或苯巴比妥,对减少FC发生有帮助,降低每天的发病次数,减少每次惊厥时间,降低容易感染年龄的发病次数,减少对脑部神经组织的伤害,疗效分别与试验组对比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洋和苯巴比妥在此次研究对FC发作次数、每次惊厥时间、再次惊厥次数、两星期后视频脑电图变化等对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热初期短时间服用地西泮与苯巴比妥对减少惊厥发生有帮助,减少发作时间,防止再次复发,降低对脑组织的伤害,地西泮和苯巴比妥发作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复发次数和远期脑电图改变等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治疗时地西泮、苯巴比妥都可以用。
[关键词]FC;儿童患者;地西泮;苯巴比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6-2018、7的330名复杂性热性惊厥儿童患者,平均分为地西泮组110名、苯巴比妥组110名和试验组110名。地西泮组110名中男童64名,女童46名;年龄范围是7个月~6岁1个月,平均年龄是(21.4±6.4)月;体温:38.6~40.2度,平均体温(39.4±0.9)度;生病原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6名,肺部炎症18名,出疹性疾病6名,有FC家族病史29名,癫痫家族病史1名。苯巴比妥组110名中男童63名,女童47名;年龄7个月~6岁1个月,平均(22.2±5.3)月;体温39.2~40.1度,平均(39.5±0.7)度;生病原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48名,肺部炎症21名,出疹性疾病6名,有FC家族史31名,癫痫家族病史4名。观察组110名,男童59名,女童51名,年龄8个月~6岁1个月,平均(21.8±4.8)月;体温38.6~39.9度,平均(39.4±0.9)度;生病原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5名,肺部炎症14名,有FC家族史28名,癫痫家族病史3名。三组性别、年龄、FC家族病史和癫痫家族病史及生病原因对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研究方法:儿童患者住院后,都依据检查结果采取抗感染治疗,体温≥38.6℃立刻采取物理降温结合药物口服降温等普通疗法。地西泮组在发热刚开始就服用地西洋片1mg/(千克·天),每日三次,服用三天为一疗程,苯巴比妥组则在发热刚开始就服用苯巴比妥片5mg/(千克·天),每日两次,口服,观察组则不服用药物。生病两周、烧退、症状完全消失条件下,完备视频脑电图检查。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1.0版本统计软件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采用x2进行检验,当P<0.05表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发热初期,短时间服用地西泮或者苯巴比妥,对减少低FC发生有明显作用,降低一天内发热次数,减短每次惊厥持续时间,降低容易感染年龄发病次数,减少对脑部神经组织的伤害,疗效分别与试验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西泮和苯巴比妥在此次研究对FC发病次数、每次惊厥持续时间、再次惊厥次数、两星期后视频脑电图改变等对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此次研究采取苯巴比妥或者地西泮掌控FC无差异,可是地西泮是见效迅速,有效时间短的苯二氮卓类药品,作者更加青睐地西泮防止FC。
3讨论
此次研究表明,在发热初期,短时间治疗应口服地西泮或者苯巴比妥,对减少FC的发生有帮助,降低每天的发热次数,减少每次惊厥发生时间,降低容易感染年龄的发作次数,减少对脑部神经组织的伤害,地西洋和苯巴比妥在此次研究对FC发作次数、每次惊厥时间、再次惊厥次数、两星期后视频脑电图变化等对比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所以在治疗中地西泮、苯巴比妥都可用。经过本次研究,笔者翻阅了很多参考文献,尽管在治疗的时候这两种药都可以用,可是地西泮是短效药物,见效迅速,效果消失的也快,适用于门诊、素质较低、依赖性不好的家庭,况且苯巴比妥是效果持续时间长的巴比妥类药品,半衰期比较长,用药过后很长时间,还会有较强的镇静作用,所以,作者更青睐地西泮[3-4]。然而,这次研究病例较少,需要加大样本数量和出院又再次住院后的访问时间,使得结果更准确,便于了解体质不好的儿童患者长期服用苯巴比妥会不会有后遗症[5],便于广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宁,陈言钊,周克英,等.儿童FC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17(2):176.
[2]李思秀,胡文广,邓佳,等;FC首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7):209.
[3]胡湘蜀,费凌霞,李花,等.FC与伴海马硬化的癫痫[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3):5814.
[4]崔智威,刘科,黄鑫,等.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对儿童感染性疾病初期的诊断意义[J].中国药业,2015,24(B11):121.
[5]李晨旭,章培军,马国英.损伤性C类初级感觉神经元膜上唾液酸对其兴奋性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6,32(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