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敏
招远市人民医院 山东招远 265400
【摘要】目的:评估对心血管病施行冠脉疗法的成效。方法:把我院收治的300名心血管病病患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施行冠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施行普通疗法,评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数是128名,百分比是85.33%;对照组总有效数是83名,百分比是55.33%。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住院花费稍比对照组高点,但是平均花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血管病病患施行冠脉介入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血管病;冠脉介入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300名心血管病病患,第一,采用普通方法进行检查,收集各项病理和临床数据资料,然后把这些病患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名病患,观察组有男性病患83名,女性病患67名,年龄范围是53-9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9.50±13.98)岁,这其中有稳定型心绞痛病患43名,不稳定心绞痛病患37名,ST段心电图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患37名,非ST段心电图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患34名;得病年限3-16年,平均得病年限(8.30±3.18)年。对照组150名,其中男性病患78名,女性72名,年龄范围是54-90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9.90±13.98)岁,这其中有稳定型心绞痛者47名,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患34名,ST段心电图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患47名,非ST段心电图抬高型心肌梗死病患31名,得病年限是3.5-17年,平均得病年限是(8.50±3.30)年。两组病患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对照组的病患时,参考病患的检查资料和症状表现,确定是哪一种心血管病,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
治疗观察组的病患时,参考病患的检查资料和症状表现,确定得的是哪一种心血管病,采用冠脉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的时候以及治疗以后,医生护士应该及时观察病患各项指标。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的时候,观察两组病患各项指标,并且仔细评估病情好转程度。如果患者在治疗以后,临床症状都消失,检查显示阴性,视为显效;病患治疗以后症状有部分消失,检验显示为弱阳性,视为有效;病患在进行治疗以后,临床症状没有消失,检查显示阳性,视为无效。总有效名数=显效名数+有效名数。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版本统计软件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进行描述,采用x2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和仔细对比,观察组总有效名数128名,百分比是85.33%;对照组总有效数83名,百分比是55.33%。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png)
2.2两组治疗后不好的反应、住院花费、住院时长等情况
观察组150名病患住院时长8~19天,平均时长(9.15±3.72)天。住院花费3748.92~157164.15元,平均每人花费(34891.72±3284.96)元。
施行冠脉介入治疗以后,150名病患中有6名出现低血压现象,3名有伤口出血现象,3名出现心律失常,没有穿孔、支架脱落等比较厉害的现象出现。对照组150名病患住院时长是10-25天,平均时长是(14.30±2.49)天。住院花费是3328.16-264164.24元,平均花费是(32869.35±4585.59)元。施行治疗以后,150名病患中有9名有低血压现象、6名心律失常现象,无比较严重的现象。观察组住院时长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略高于对照组,但平均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血管病是常见的一种病,病患不但需要承受很大的病痛折磨,还要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采用普通疗法,可以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1-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心血管病病患中总有效128名,百分比是85.33%;22名无效,百分比是14.67%。对照组心血管病病患中总有效数是83名百分比是55.33%;65名无效,百分比是44.67%。经过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花费略比对照组高,但平均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普通疗法相比较,在治疗心血管病病患的时候施行冠脉介入治疗,可以有更好的疗效。冠脉介入治疗不但能缓解病患痛苦还可以提高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Zhao Peng. Efect of perioperativ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b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Contemporary medicine, 2014 (19): 127-128.
[2]魏雪梅,朱庆华,谷世奎,等.不同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对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5):1729-1731.
[3]韩雅君,王海峰,赵平,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梗死相关血管病变斑块组织成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