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80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2期   作者:陈维薇
[导读] 针对胃肠道间质瘤,选择了80名病患,来分析及探讨其具有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陈维薇
        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 泸州,646400
        摘要:目的:针对胃肠道间质瘤,选择了80名病患,来分析及探讨其具有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通过电脑抽取的方式,选择了本院80名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对其临床具有的疾病特点以及免疫组织所具有的化学特征等等进行了深层次的探析。结果:通过研究和分析可知,不同患者的发病部位不同,主要包括了胃部、小肠、结肠等不同部位。医护人员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其形态大多属于梭形细胞。另外,关于其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可知,CD117等为弥漫强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为局灶阳性,也有一部分表现为阳性。S-100蛋白阳性表达均为局灶性[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疾病,在临床并不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其具有的病理组织特征比较多样化,细胞形态也各有差异。然而,CD117占据了大多数比例,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有着广泛表达,可以作为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一项参考数据。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关于胃肠道间质瘤,其实是处于胃肠道间叶组织中的一种肿瘤,在临床上算是比较少见的一种病症,笔者根据相关资料可得,胃肠道间质瘤占据消化道间叶肿瘤中绝大部分。但是,如果患者属于良性(或早期的)胃肠道间质瘤患病,却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病程最长可以延续到20年,非常罕见,而一旦患有恶性的胃肠道间质瘤,其发病较快,大多都是在几个月内就开始出现症状了,一般最先表现出的症状便是患者吞咽困难,且伴有不适感[2]。另外,有部分胃溃疡穿孔的患者来医院就诊,由于其腹部疼痛,出现包块等等,也会影响到其胃肠道和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增加了出现腹腔种植的风险。而腹腔播散容易导致患者发现腹水,进而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等其他现象。不仅病理现象各有差异,其肿瘤形态也比较多样。根据相关报道表明,CD117在胃肠道间质瘤当中有较高的针对性,为了正确认知关于CD117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联系,本次研究中,筛选了80例患者,来对其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此次研究中,先是选择了80名患有胃肠道间质瘤的人员,并事先排除掉具有严重的沟通障碍人员,其中,男44人,女36人,年龄在38~75岁间,均龄(56.2±4.2)岁,将所有患者的发病时期等其他资料比照,没有明显差异。本次研究将本着患者知情的原则,并且会签订相关保密协议,将本次研究中关于患者所有的诊治数据仅作为医院的临床研究,不会用作其他用途,保护了患者隐私。
1.2、临床方法
首先,先对80例病患进行对应的手术,同时,把所有的病理组织进行切除,将其中在患者胃部中的间质瘤进行切除[3]。

另外,以上工作完成后,将80例患者的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主要是针对其形态等多项情况进行记录,除此之外,还要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工作,对其免疫化学相关特征进行总结,主要就包括了CD117、S-100蛋白等多项不同的内容,将结果用“阴性”、“阳性”分别进行判定。如果表现为阳性,则肿瘤细胞的细胞质或是细胞浆为棕黄色,同时,整个背景观察下来比较清楚[4]。
1.3、统计学方法
将共计80名患者进行分析的各项数据进行汇总,完成后对数据进行查对,避免漏掉数据或出现错误,确认数据合格后,将其输入电脑程序中,使用SPSS19.0的统计软件处理,建立数据库进行有效分析,并进行检验工作。
2、结果
2.1、关于瘤发生的部位分析
将所有患者发生胃肠道间质瘤的部位进行统计,发现在80例患者中,出现在胃部的人数最多,为43人(53.75%),出现在小肠中的人数有19人(23.75%),结肠中有8人(10.0%),出现在患者肠系膜的有7人(8.75%),最后,剩下的3人出现在患者的腹膜后,占据总人数3.75%。
2.2、关于镜下形态分析
将所有患者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进行总结,统计结果如下,80例患者中,有76人呈现的是梭形细胞,占据了总比例的95.0%,;另外呈现为上皮样细胞和混合型细胞的形态均为两人,占据比例为2.50%。
2.3、关于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将80患者中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发现CD117阳性的有77人(96.25%),CD34阳性的有60人(75.0%),DOG-1呈现阳性有77人(96.25%),a-SMA 呈现阳性有34人(42.5%),S-100蛋白呈现阳性的有8人(10.0%)。另外,关于CD117等表现为弥漫强阳性,而S-100 蛋白局灶均表现为阳性,总体情况都有着差异。
3、结论
笔者根据所整理到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大约有25%左右的胃肠道间质瘤呈现恶性,大部分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就会出现转移。而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手术以后,发生转移的几率相对更高。其中,有80%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可能会在一年或两年内的时间出现复发,甚至还有一半的几率会出现肝转移,情况严重。虽然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其给予切除,可是却不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生存概率。
这种疾病不仅少见,而且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病理及免疫组织分析[5]。根据本次研究,本文结果显示,本次研究中的患者,患病部位在胃部的情况最多,且透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此瘤大部分呈现梭形细胞,本次研究中就占据了76例,分析化学组织后发现,CD117 呈现阳性77例,因此,可作为一项有力的诊治依据。
参考文献
[1]刘禄,杨娜,张薇珊,罗启翅,崔丽娟,夏娟,赵云飞,黄亚兰,罗璇.胃肠道间质瘤144例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20,29(09):690-693.
[2]周烨.20%~50%的患者首诊时已是晚期,胃肠间质瘤你了解多少[J].祝您健康,2020(09):22-23.
[3]宋学林,刘玉霞,杨世锋,顾慧,孔芳,王锡明.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征象与临床病理的对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30(08):1412-1417.
[4]李亚平,朱明杰,蒋鸿元.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效果及预后分析[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08):70-73+78.
[5]黄欣欣,黄婷,杨贤,白淘.缺氧诱导因子对肿瘤的影响及其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作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08):2188-2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