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2期   作者:李涛
[导读]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病情易反复发作,属于支气管壁非特异性炎症
        李涛
        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陇南   746000
        摘要: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病情易反复发作,属于支气管壁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症状以咳痰、咳嗽等为主,一般在过度疲劳、感冒、吸烟等情况下出现发病的现象,由此带给病患很大的负面影响,干扰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科学进行治疗,有利于使患者的病死几率得以下降,拥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
引言: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主要病因是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支气管、气管粘膜与周围组织出现炎症性变化,且冬季的发病率普遍较高。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且容易导致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环境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也成为了当前呼吸内科的重点工作,也是本次研究开展的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月收治的 108 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4 例。观察组中男性 33 例,女性 21 例,年龄62-80 岁,平均年龄(72.5±2.4)岁;对照组中男性 35 例,女性 19 例,年龄 60-81 岁,平均年龄(72.3±2.5)岁。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与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出现典型的咳嗽、喘息等临床症状,且研究经过患者与家属知情与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展开。排除标准:患者伴有肝肾功能疾病与精神疾病。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数据资料的对比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治疗,例如止咳平喘治疗、解痉治疗及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等,若患者存在咳痰、咳嗽症状,需要对患者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运用氨茶碱治疗喘息患者。观察组实施呼吸内科规范治疗,首先通过肺功能检查和 X 线片明确诊断患者的病情状况,将由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导致的喘息、咳痰及咳嗽症状排除,以免出现误诊情况。其次,采集患者的痰标本,便于对致病菌进行明确,同时按照致病菌的相关类型,运用具有较高敏感性的药物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患者为急性加重期的慢性支气管炎,需要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充分明确,然后按照相关防治指南,对患者实施规划化干预。此外,加强对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对药物的用药剂量和使用种类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对患者体征和症状严密观察,按照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将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向患者详细告知,从而实现对不良症状的有效控制。最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嘱患者对自己的生活习惯积极规范,严格禁烟禁酒,远离各种危险因素。患者出院后加强对患者的随访观察。
1.3观察指标
以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作为临床疗效判定的主要依据,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基本消失,经过 X 线检查无明显病变;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仍有痰液,X 线检查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X 线检查病变部位无明显变化。其中治疗有效率 = 显效 + 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以 P<0.05 判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以统计软件 SPSS 19.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t 和 χ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94.4%,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只有 81.5%,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内科规范化治疗的作用。具体数据见下表 1 所示。

   慢性支气管炎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患者的气管粘膜出现炎性改变,表现为喘息、咳嗽等。由于该病病程时间较长,且部分患者年龄较大,通常伴有其它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炎等,容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考虑到患者会因为机能退化等因素导致在前期无典型临床症状,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诊断的准确性。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了呼吸内科规范化治疗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于常规抗炎控制配合抗感染治疗。由于老年患者不同程度地具有生理机能退化与抵抗力下降的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呼吸内科规范性治疗不主张对抗菌药物进行常规使用,而是通过相关检查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对药物的使用剂量和药物种类进行严格控制,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降低。患者生活习惯和治疗依从性对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患者出院后需要给予患者有效随访观察,在院外干预的作用下,有效稳定患者病情
2.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会引起严重的发病,特别是在老年患者中。临床表现的“蓝肿者”类型是由低氧血症引起的,其特征是呼吸困难以及沟通和活动能力受损。急性感染发作通常对抗生素治疗有反应,但许多患者中,气道免疫反应能力下降和分泌过多的潜在问题导致了慢性症状。
临床症状以喘息、咳痰、咳嗽等为主,病情加重时会出现黄色脓痰,导致大量细菌在呼吸道大量滋生、繁殖,同时伴有白细胞增高、精神萎靡、畏寒、发热等症状,及时予以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症状,防止病情进展,预防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长期管理策略旨在通过使用抗胆碱能药和支气管扩张药来优化免疫防御,提高气道通畅性,纠正低氧血症,提供支持性营养保健和采取措施以最大化呼吸肌肉的功能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疗难度大等特点,是目前临床公认的导致人类死亡3大疾病之一,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严重损伤。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空气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由于免疫力较低,极易发生支气管感染,从而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慢性支气管炎的前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只有轻微的咳嗽,冬季临床症状会更为明显,到了春天会稍有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后期,患者则会常年咳嗽、喘息,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导致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规范治疗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秋明 , 刘涛 . 研究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实践效果 [J]. 名医 ,2019,20(7):126.
[2] 张丽霞.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应用效果分析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49):328-329.
[3] 张雪梅 . 探讨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27):92,97.
[4] 宁召蒙.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临床分析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5(8):891-893.
[5] 周安文.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规范治疗的效果观察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5(2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