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和,高子姗,王浩,黄飞
阳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阳江 529500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手外科临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相关问题。方法:研究年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样本共40例,以治疗干预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负压封闭引流)、对照组(基础性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愈合率、换药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手外科临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外科;临床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创面愈合技术,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创面区域局部组织血液循环状态,诱导肉芽组织生长繁殖,也可缓解组织水肿等症状,有助于加速创面愈合,改善创面功能恢复效果[1]。手外科患者主要损伤类型包括撕脱伤、脱套伤、皮肤软组织破损,临床关于手外科治疗中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的相关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分析[2]。本次研究统计我院相关患者基础性临床资料,探究并分析负压封闭式引流技术在手外科治疗的相关应用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年限2017年1月-2019年12月,纳入样本共手外科40例,以治疗干预方案差异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间资料如下表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基础性治疗,医师评估创伤性质、部位、创面面积,常规清创及缝合,术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研究组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患者创面区域实施局部麻醉,采用碘伏(5%)、生理盐水、双氧水常规消毒清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依据创面部位及面积裁剪负压封闭引流敷料,确保敷料完全覆盖创面,将创面边缘与敷料缝合。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表面黏贴透性黏贴生物膜,确保创面处于完全封闭状态。三通管与引流管妥善连接,接通负压吸引设备,调节负压范围为50-60kPa,确保敷料处于持续性受压状态,且敷料内部引流管清晰,创面面积显著缩小。治疗后6-9d可去除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常规清洁创面区域。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后愈合率、换药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后愈合率
对比两组治疗后愈合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2.2对比两组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两组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
表3 对比两组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
3、讨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由德国医学研究人员首创,初期主要应用于治疗四肢感染创面,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显著。伴随相关研究的深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逐步应用于各类创伤、感染性伤口治疗中。手外科患者伤情复杂,治疗难度较大,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手外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3]。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采用的装置及材料为负压持续性封闭引流设备、透性黏贴生物膜、医用泡沫敷料,其中负压持续性封闭引流设备采用中心性负压吸引模式,可为创面提供持续性恒定负压。透性黏贴生物膜主要成分为聚氨酯、丙烯酸等,黏贴效果良好,且具有半透性生物膜的基本特征,医用泡沫敷料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聚乙烯醇类材料,其主要特征为抗张力性、吸附性、透水性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对创面区域实现不同方位引流操作,有效清除创伤坏死组织、毒性物质、致病菌等,可显著缓解水肿,降低毒性物质吸收量,改善局部区域血液循环状态,进而缓解肌肉及神经组织缺血[4]。透性黏贴生物膜属半透膜结构,能够维持创面皮肤组织水分渗透,抵御外部环境细菌侵入,可维持创面干燥洁净,有助于神经组织功能恢复。负压持续性封闭引流设备可提供主动引流动力,通过持续性负压作用维持创面血液循环及代谢,有效刺激组织再生。同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够为创面愈合营造湿润环境,提高细胞活力,增加生长因子释放量,缺氧环境可有效抑制细菌繁殖,也可提高创面修复因子表达水平,诱导胶原组织形成,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形成溶性清创[5]。总结分析本次研究数据,研究组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可认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手外科的临床价值优于基础性清创缝合及抗感染治疗。
由此可知,手外科临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床效果显著,可全面推广。同时,本次研究受多因素影响,仍存在一定不完善之处,就诊患者总量不足,负压封闭引流的具体临床应用仍需开展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志伟,王琦,崔凯, 等.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7):322-323.
[2]何国彬,吴巧杏,吴起.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18):55-56.
[3]庄志浩,欧阳秋伟,陶世明, 等.Nissen法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术后残端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0,27(5):592-594.
[4]梁志明,欧剑标.负压封闭引流术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6):2175-2177.
[5]张苏岭,罗勇健,彭启华.抗生素骨水泥填塞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并感染创面的效果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8):87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