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3期   作者:孙静婷
[导读]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孙静婷
        黑龙江华澳医院 肿瘤内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选138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免疫治疗,分析相关肝毒性的发生率,相关肝毒性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138例恶性肿瘤患者有73例出现相关肝毒性,22例肝损伤,51例肝转移,影响出现相关肝毒性的主要与乙肝、肝转移、恶性肿瘤类型有关。结论:乙肝、肝转移、肝癌为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对高危因素进行及时的干预,以减少肝毒性的发生。
        关键词: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临床特征;影响因素

        恶性肿瘤是指机体内正常细胞长期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具有过度增殖的能力。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以及精神紧张等。外因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这种异常增殖不符合正常细胞的生长规律,也不符合生理需要,所以恶性肿瘤对人体有害,不受人体控制而无限增殖。因此,恶性肿瘤很可能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扩散,这将严重影响人体正常细胞的功能,最终导致人类死亡。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是会出现肝毒性等并发症,本研究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选138例恶性肿瘤患者,男85例,女53例,38-82岁,AVE(563.26±11.94)岁。肺癌41例,肝癌32例,胃癌22例,结肠癌11例,鼻咽癌8例,乳腺癌10例,14例其它。签署同意书,伦理批准,纳入:均配合研究,病理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标准。排除:不配合研究,精神疾病,入选时意识障碍。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免疫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基本信息资料。
1.3观察指标
        分析相关肝毒性的发生率,相关肝毒性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率(%)表示,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
2.结果
2.1分析相关肝毒性的发生率,相关肝毒性的临床特征
        138例恶性肿瘤患者有73例出现相关肝毒性,22例肝损伤,51例肝转移。
2.2分析相关肝毒性的影响因素。
影响出现相关肝毒性的主要与乙肝、肝转移、恶性肿瘤类型有关,见表1。




3.讨论
        癌症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是指细胞突破对机体的控制,向外异常增殖。拥有属性会无限制地侵袭及扩张原发部位至周围的组织及器官,最终导致器官衰竭,影响器官功能,引致病人死亡。恶性肿瘤的病因学尚未完全了解。目前,与癌症相关的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处于低免疫状态或高免疫状态的免疫功能来治疗疾病。免疫疗法有许多种,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利用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与传统的放化疗不同,它不直接针对肿瘤细胞,而是动员人体免疫系统参与攻击,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肿瘤的免疫治疗可分为被动免疫治疗和主动免疫治疗。I-o 疗法是主动免疫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随着应用人群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不良反应被报道,也为肿瘤科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了解认识免疫治疗的毒性特点,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处理免疫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免疫相关毒性主要分为免疫相关的皮肤毒性、内分泌疾病毒性、肝毒性、胃肠毒性、肺炎和罕见的免疫相关毒性(神经系统毒性、心脏毒性、风湿性免疫毒性、肾毒性、眼毒性)。黄疸相关性肝炎的主要表现是转氨酶水平升高,胆红素水平略有升高,临床上通常无症状。由于治疗前常规肝功能检查,一旦肝功能受损,即可及时检测。根据指南,免疫相关性肝炎通常在治疗后8-12周发生,最常见的是抗 ctla-4单克隆抗体(ipilimumab)。接受常规剂量 ipilimumab、 nivolumab 和 pembrolizumab 单药治疗的患者肝炎发生率为5%-10% (其中3级反应的发生率为1%-2%)。Ipilimumab 3mg/kg 和 nivolu-mab 1mg/kg 治疗组肝炎发生率为25%-30% (包括3级反应的15%)。本次研究中,138例恶性肿瘤患者有73例出现相关肝毒性,22例肝损伤,51例肝转移,影响出现相关肝毒性的主要与乙肝、肝转移、恶性肿瘤类型有关。
        综上所述,乙肝、肝转移、肝癌为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重视对高危因素进行及时的干预,以减少肝毒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淑娈, 高小平, 陈倩琪,等. 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肝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J]. 中华肿瘤杂志, 2020, 42(01):50-54.
        [2] 蔡妙甜, 董培玲. 艾滋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9, 37(3):155-159.
        [3] 郝大昂, 刘晔, 沈姗姗,等. 《2018年意大利肝病学会专家共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HCV感染》摘译[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04):755-761.
        [4] 雷晓红, 唐颖悦, 李静, et al.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肝毒性[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 28(02):175-178.
        [5] 吴思贤, 朱启仁. 全身性化学治疗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後,B型肝炎病毒再活化之因应与处理原则[J]. 临床医学月刊, 2020, 85(4):236-2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