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歇和持续蓝光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3期   作者:薛雪丰
[导读] 分析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薛雪丰
        福清市妇幼保健院   福建  福清  350300
        摘要:目的 分析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以及观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0 年8月收治的2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人。对第一组实施间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第二组实施持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并观察治疗过程中患儿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收集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可知,第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第二组(8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两组研究对象都出现不良反应症状,第一组的不良反应概率为33%,第二组为52% ,两组比较,间歇性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 使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是值得临床推荐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案。
        关键词: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是一个家庭的新希望。如果出生后,发生疾病,全家人必然十分焦虑和担忧。新生儿病理性的黄疸就是疾病中的一种。它是指在出生不足28天的新生儿身上的出现黄疸的现象,经过一定时间没有自然消退。其诱因很多,一般来说,先天因素,如母婴血型不合,细菌感染因素,如胎膜早破,疾病因素,如胎儿难产、早产、脱水酸中毒,以及药物因素等都是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这种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新生儿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因为新生儿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黄疸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导致使新生儿对于胆红素的吸收出现异常,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紊乱,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一般采用蓝光照射的治疗方式,实践证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是,分歧点在于间歇的蓝光照射与持续的蓝光照射,哪一种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哪一种的副作用更小。本研究对比观察了两种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进行分组治疗的方式,将2019年8月至2020 年8月到本月接受治疗的2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确诊为新生儿黄疸患儿,编号后随机抽取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人,第一组开展间歇的蓝光照射,第二组开展持续的蓝光照射。在第一组中,男女患儿比例为55:45,其中过期产儿30例,足月产儿48例,早产儿22例,年龄在5-11天之内,平均值为(8.51±1.21)天。第二组中,男女患儿比例为47:53,其中过期产儿18 例,足月产儿59 例,早产儿23 例,年龄在8-12天之内,平均日龄为(9.62±1.05)天。根据两个组的研究对象的性别、平均年龄,出生情况等一般资料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治疗方法
        普遍性治疗: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手段治疗。如口服药物,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阿奇霉素片对患儿进行抗感染的治疗。
        蓝光照射治疗:对第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后,将其放在双面蓝光箱内进行间歇的蓝光照射治疗,一般来说,照射4小时后,停止2小时,然后再照射4小时,停止2小时,如此重复进行照射治疗,一直到各项临床症状减退。对第二组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后,将其放入双面蓝光箱内进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照射15小时后,停止12小时,再进行重复照射,如此开展治疗,直到临床症状减退。在照射前,需要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可以使用黑布遮盖患儿的双眼,进行有效保护;可通过穿戴尿不湿对患儿会阴、外生殖器进行遮盖保护。因在蓝光照射过程中,或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所以医护人员应该全程观察、照顾患儿,避免意外发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将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为三类,分别是无效、有效、痊愈,如此进行判定。无效是指经治疗后,新生儿黄疸患者的皮肤、巩膜、黏膜黄染等相关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更有甚者相关的症状比之以前更严重,病情进一步出现恶化;有效是指经治疗后,相关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进行抽血化验之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但还是有临床症状的存在,需要再进一步的治疗从而实现痊愈;痊愈是指患儿所有的相关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检验各项指标回归正常水平。总有效率=[(有效例数+痊愈例数)/总例数]×100%。同时,就两种蓝光照射治疗方式的副作用进行观察。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是否有出现不良表现。不良现象包括出现腹泻、皮疹、呕吐这些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有关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第一组研究对象中,共有39人痊愈,52人有效,9人无效,其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第二组研究对象中,共有35人痊愈,48人有效,17人无效,其通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间歇蓝光照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优于持续性蓝光照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
2.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过程中,第一组组患儿中导致腹泻有8人,引发皮疹有9人,出现发热症状的有12人,另有4人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33.0%;第二组中导致腹泻有13人,引发皮疹有12人,出现发热症状的有16人,另有11人出现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为52.0%。在经过对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不良症状均已消失,直至完全康复。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新生儿黏膜、皮肤等出现黄染现象的临床常见儿科疾病。通常在新生而出生1周内开始出现,7-10天左右会自然消退,若为病理性黄疸会持续2周以上,或消退后又出现、加重等情况,主要是由于感染、母乳或者溶血等因素所致。患病后会给患儿造成生理上的损伤伤害,影响其正常的成长和发育,若医治不及时,甚至还有可能对大脑、心脏、神经系统等部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对患儿及其家属造成极为严重的身心负担。因此,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研究证实,使用蓝光对患儿进行照射可有效促进胆红素排出,降低胆红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蓝光照射可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照射,虽然两种方式均存在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也有所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间歇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高于持续组的83%(P<0.05)。在治疗过程中,间歇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3%; 持续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种蓝光照射方式的主要不同在于对患儿体内胆红素的排出的促进作用不同。进行间歇性治疗时,可对患儿体内胆红素的水溶性起到有效的提高作用,促使其快速地排出体外,在间断照射过程中,胆红素又重新恢复活跃状态, 通过照射可再次迅速排出血液中的胆红素,降低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在反复排出胆红素的过程中,对患儿的新生儿黄疸症状可起到快速治疗的作用。但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也发现,蓝光照射会使得患儿产生皮疹、呕吐、腹泻、发热等不良症状,所以要求医护人员在实施蓝光照射的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保证能够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迅速做出应对措施。但相对来说间歇蓝光照射的方式带来的不良反应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有一定的作用,治疗安全性较高,但使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更显著,造成不良影响的概率更低,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向云.新生儿黄疸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两种手段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9,(9):27.
[2]刘正艳.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2017,(1):71-73.
[3] 宫咏梅.比较观察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74(4):1192-1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