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对GCS评分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3期   作者:胡玉萍 彭云彩
[导读] 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对GCS评分的效果及护理影响
       胡玉萍 彭云彩
        (天津海滨人民医院 天津 300280)

        【摘要】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对GCS评分的效果及护理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诊脑出血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根据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病例数均为40例。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予以研究组预见性护理。对比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入院时,患者GCS评分及NIHSS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显著,NIHSS评分降低明显,且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昏迷风险,实现对其神经功能的维护提升,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出血;预见性护理;GCS;NIHSS;应用效果

        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疾病类型,发病诱因多样,但患者发病后均可由颅内出血及颅内血肿的形成,对局部脑组织、神经组织造成血氧供给不足型损伤及组织压迫,且病情发展迅速,致残及知识风险均相对较高,故需及时入院治疗,在促醒、降低患者深度昏迷风险同时,实现对神经功能损伤的有效控制、缓解。临床研究表示,仅采取治疗措施虽可起到一定治疗效果,但仍需联合护理辅助缓解神经功能损伤[1-4]。因此,为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对GCS评分的效果及护理影响,特开展本次护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接诊脑出血患者共8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根据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病例数均为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区间49~81岁,平均年龄(65.02±4.19)岁,发病至就医2~5h,平均(3.51±0.78)h,其中高血压诱发27例、脑动脉瘤诱发4例、外伤诱发9例;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区间47~81岁,平均年龄(64.01±4.15)岁,发病至就医1~5h,平均(3.08±0.71)h,其中高血压诱发29例、脑动脉瘤诱发3例、外伤诱发8例。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后经CT、MRI诊断后均确诊为脑出血;家属均确认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及需手术治疗者;排除研究中途死亡或退出研究者。
1.2方法
        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即根据本院神经科临床护理规范要求实施护理。
        予以研究组预见性护理:(1)呼吸道并发症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是有效避免患者误吸、肺部感染的主要措施。对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需定期实施排痰护理及口腔清洁,减少口腔及气管内感染菌的滋生;治疗期间为避免脑出血所致呕吐反应,需将患者头部及上升适当垫高,并将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造成误吸,引发呼吸系统感染;(2)颅内压升高及脑疝预防: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患者颅内压数值变化,并及时予以头部降温措施,降低头部高温所致不良预后风险;(3)消化道出血预防:患者治疗期间需接受抗凝血治疗,但部分抗凝药物或引发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故需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粪便潜血及胃部内容物性状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做到消化道出血的及时发现,并及时调整抗凝治疗方案,控制出血[5-12]。
1.3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并在护理工作结束后,由患者、患者家属以及科室负责人对护理质量做出评价。护理质量具体包括护理水平、应用效果、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以及护理服务,单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中各项数据组间差异均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结果P<0.05,且差异显著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GCS评分、NIHSS评分对比
        入院时,患者GCS评分及NIHSS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显著,NIHSS评分降低明显,P<0.05。见表1。

2.2护理质量对比
        护理工作结束后,评价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入院时,患者GCS评分及NIHSS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提升显著,NIHSS评分降低明显,且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针对各类并发症实施护理,进而使治疗安全行获得有效提升,并可使临床治疗效果获得有效提升[13-15]。在本次研究中还能够发现,应用预见性护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能力,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因此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加快患者恢复。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让护理工作的价值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的实施,可有效降低患者昏迷风险,实现对其神经功能的维护提升,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黄健顺,黄燕平,单淑静,等.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08):28-30.
[2]王帅香.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3):132.
[3]刘瑜.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方式及效果评定[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203-204.
[4]顾黎婷.预见性护理对改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20,41(03):738-739.
[5]霍艳艳,刘青.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急性期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24):3129-3130.
[6]沈文燕.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3):231-232.
[7]岳俊娥.观察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2):231-232.
[8]贾丽娜,张海珍,白爱香.基于NIHSS评分的分组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10):1667-1669.
[9]唐永红.预见性护理对改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20):115-117.
[10]张娟娟.预防性护理在降低ICU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8):146-149.
[11]汪璐.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3):179-180.
[12]袁瑛,王秀艳.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伴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价值探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146-149.
[13]李燕怡,郭金燕,王晓辰.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死亡率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159-161.
[14]朱建云.脑出血患者急性期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的效果[J].系统医学,2019,4(11):163-165.
[15]杨君丽.ICU脑出血病人行预见性护理的临床观察及对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9,38(05):474-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