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3期   作者:王春莲
[导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等发生的变化
        王春莲
        簇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话61004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等发生的变化,使得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在广大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该疾病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健康安全具有较大的威胁,例如若血压水平控制不佳,非常容易诱发各类心脑血管疾病,使得患者的残疾率和死亡率上升。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是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措施,因此良好的护理也更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并维持病情的稳定。
        1、高血压的护理问题
        (1)患者的疾病认知不足:高血压患者多数属于中老年人,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使得高血压在发病后患者缺乏对所患疾病的了解和认知,这也影响了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例如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测量血压水平后发现结果偏高,然而并没有感觉有不适感或者症状表现,所以认为自己的问题不大没必要进行药物治疗。也有些患者则过于敏感,认为患上高血压后就非常容易出现中风,因此整日神经紧张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
        (2)饮食不科学:有些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后虽然能够积极的配合药物治疗,然而在饮食方面却并不科学,例如饮食偏咸,在日常饮食中摄入钠盐过高或者比较喜欢食用各类腌制食品,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对患者的血压控制产生影响;
        (3)性情急躁:有些中老年人朋友性情比较急躁遇事容易激动,在患高血压后并不了解性情与血压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并不收敛仍然保持着遇事急躁和易激动的性格特点,这也对患者的血压控制和疾病治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服药依从性差: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患病后能够遵循医嘱坚持药物治疗,然而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血压水平恢复正常就立即减少服药剂量,或者直接停药。

也有些患者在他人的劝说下使用降压枕或者降压鞋等保健物品来取代降压药物治疗,其结果是使刚刚降下来的血压水平再次上升,同时也增加了后续治疗难度;
        (5)心理焦虑、抑郁:高血压患者在发病后需要坚持长期的药物治疗,有些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所以担忧长时间药物治疗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所以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
        2、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措施
        (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提高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更好地提升其用药依从性并控制血压水平。在健康教育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受教育水平、生理、心理反应特点和疾病认知水平等进行个体化的健康宣教,重点对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诱因、临床症状表现、常用药物和注意事项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自我预防保健等相关知识进行反复详细的讲解,同时高血压患者之间也可以经常性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自己在治疗期间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形成患者间的互动效应;
        (2)饮食调整: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行为可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例如在护理中需要叮嘱患者严格控制每天钠盐摄入,避免吃那些腌制食品,通过反复讲解钠盐摄入过量对于身体产生的危害性,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同时鼓励在日常饮食中增加新鲜水果及蔬菜的摄入,可以吃一些黑色的蔬菜,例如木耳、紫菜,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动物内脏以及动物脂肪,如果体重超标还应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和良好的饮食管理来控制体重;
        (3)心理调节:高血压患者烦躁、易怒、心情激动、紧张以及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都会对血压水平产生影响并促使其波动。所以在护理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调节,一方面要通过护理指导使患者了解心理状态和血压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通过自我心理疏导来维持心理状态的平和与稳定。另一方面还需要运用鼓励、安慰的多种方式帮助排挤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使其能够维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4)药物护理:规范的药物治疗是确保患者血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基础。所以药物护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十分重要,通过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用法、作用机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使患者了解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治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还需在用药过程中加强血压水平的监测,从而更好地结合患者血压水平对于用药方案进行调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