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与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   作者:周阳
[导读] 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学到的基础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也是目前教育环境对数学教学提出的一项要求。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环境中,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注重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从而忽略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无法把数学知识转化成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反应能力比较差

周阳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梅溪镇中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性学科,数学的学习不仅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把学到的基础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也是目前教育环境对数学教学提出的一项要求。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环境中,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注重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从而忽略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无法把数学知识转化成对自己生活的理解,导致了学生的数学反应能力比较差。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且举出了一些策略方法,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10-014-01

        引文:
        数学学习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要教会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并且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自己进行探究和合作,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让学生初步领会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模式和思路。
        一、激发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建立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应用的价值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大多是经过简化或者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拿出一支温度计,让学生观察温度计中的刻度,并且说出温度,然后再结合天气预报让学生对正负数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教师再进行正负数的知识讲解。这个设计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正负数”含义的深入理解。在收入和支出等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表示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到生活中遇见的问题能够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这样可以在建立数学模型的同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生活化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需要让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是比较有用和现实的。教师首先需要运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要学会自主思考,梳理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路,然后再让学生写下这个发现的过程,包括对课堂知识学习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创新等。比如在学习“四边形”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身边寻找四边形,从事物的名称和形状以及对角线等不同的方面做记录。然后一步步让学生写一写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记录,写下每个学生的想法,比如归纳法的运用和规律的运用等,让学生能够从数学发现和数学思考方面写出日常生活中的记录,记录学生内心的思想,在内心的深处给学生留下数学记忆,学会生活中的数学思路。
        二、学和做相互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反应能力
        学习数学就得做数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沟通交流等活动,而数学建模教学正是实现做教学的基础途径。



        1、把感受探究问题的策略融合到实践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多多组织实践活动,教师需要安排学生要经历操作和探究以及发现的过程。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用到其他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比如教学“由三边的关系来确定直角三角形’的这一课程时,教师除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出直角三角形外,还要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三边和三角形形状的关系,还可以进行”动手“、”讨论法“、”归纳法“等一些方法做进一步的感受,通过这些方法的概括总结让学生可以更深层次的感受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2、把抽象的数学转变成可操作的数学
        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抽象性,和初中同学的“形象思维为主“互相矛盾,这也就使得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认识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直观的、具体的、看见的摸得着的事物,让学生能够通过操作来学习数学,让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到数学产生的过程。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一课的学习中,不但能够把抽象问题变的具体,而且还能突破这节课教学的难点。
        三、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拓展学生的应用途径
        1、自主探究,获取思维方式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而且在于可以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究,需要给学生自由的探索时间和条件,不能总是把教学的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让学生可以质疑问难。特别是学生的见解出现偏差或者错误的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再进行自我矫正,把机会留给学生。比如一些几何问题的说理,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往往只是讲解一种证明的方法,这样的教学很容易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需要让学生体验证明的多样化,让学生能够学会从多种方法中选取一种合适自己的证明方法,这是每个学生在自身基础上能够到发展的有效途径。
        2、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把思维引向深入
        教师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究知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有所发展。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应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和更好的建立起数学模型,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对自己学习过程的的效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比如在’统计初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调查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制作成统计图,并对照图形让同学之间彼此提出问题。这样学生能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的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并把自身思维引向深入。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索性学习,学会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结语:
        数学应用就是把所学的问题应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波.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培养探讨[J].成功(教育),2018(9):00155-00155.
[2]陈向阳.自主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7(24):00024-00025.
[3]邓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8(5):00080-00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