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师生互动”探究性导学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期   作者:向小琴
[导读] 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更加科学化,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有效的课堂互动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向小琴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444324
【摘要】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更加科学化,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有效的课堂互动是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68-02

        在在我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能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激励学习,而且能够唤醒学生,更能够鼓励学生,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而应当高度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运用和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来,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点应当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价值、原则和策略有所掌握,以此才能更好地推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深入开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
        一、开辟宽松和谐的教学课堂,创设良好的语文互动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客观条件。教学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师生的心理环境两个方面[1]。班级的规模是物理环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班级的人数较少,规模适宜,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就会比较均等。如果一个班级的人数较多,规模较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和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就会减少,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学校在编排班级内的人数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学生在课堂中的座位也会影响师生间的互动。因此,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座位排成环形,这样会方便教师兼顾到所有学生。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环境对师生间的互动也有影响。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可以使课堂学习的氛围更加轻松,从而让师生间的互动更加的有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为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例如,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中,对于马丁•路德•金的理解,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他的经历是悲惨的,有的学生会认为,他悲惨的经历是一种历练。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在班里走一走,聆听学生的讨论,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学生在展示结论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回答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师生间的对话,学生可以自觉地投入到课堂互动中,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灵活地接受知识,有益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二、确立明确的语文课堂互动目标,确保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明确的互动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与学生互动之前一定要确立明确的互动目标[3]。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师生互动的目标。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都要有明确的认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这些目标得以实现。其次,教师在设计互动活动时要抓住重点。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互动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只是关注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最后,对于教学活动设定的目标要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托,让互动活动和目标的设置具有连贯性,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有序的进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语文知识。
        比如,在学习《师说》这篇文章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说”这种文体,掌握名词和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了解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通过确立明确的目标,教师才能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使用适当的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合作学习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由于小组成员人数少,同时又由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学生组成,因此,既能避免学生在众人厮前发言的胆怯心理,又为学生提供起步低、难度小、时同较充裕的发言机会,满足学生好表现的欲望,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鼓励人人发言,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和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和引导参与者。课堂上,我常常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若发现个别学生或小组不认真,就及时提出,使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有新的感受、创新想法,就及时鼓励;学生遇到困难,就及时点拨帮助学生排除障碍。作为教师的我,在最后作出富有创见的点评和总结。总之,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学对此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教学原则,并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常态,更好的发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也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看待, 在 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中,突现学生的价值,把课堂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学生们应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应当成为自己的主人,来真正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理想的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是开放互动的,具体而言,就是指形式是开放的,思维是开放的,答案也是开放的;理想的课堂教学互动充满着创造与生机,以学生的思维创新和情识历炼为核心,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标。理想的互动式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带着富有创意的设想和对学生恰如其分的期望,学生带着努力创新的愿望,共同步入教学天地。教师不断提供创新机会,学生积极投入创新活动,师生互为动力,在共同营造的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互相激发更多灵感,追求更多更新的创造。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的协作互动,能够进一步的丰富教师的日常授课方法,并且调动学生在课堂之上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全面地掌握知识的内容,并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注重方法,因为只有应用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才能够凸显出协作互动的价值与作用,确保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当中获得益处。
参考文献
[1]华建英.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高中语文教学效果[J].学周刊,2020(08):117-118.
[2]李秀芳.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有效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9(12):103-104.
[3]李朝霞.高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方法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5):67.
[4]谢丽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调查[J].文学教育(下),2016(0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