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期   作者:张娟娟
[导读]

张娟娟    四川省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  610066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96-01

        “日本没有帕瓦罗蒂级的人物,却发明了卡拉OK;没有迈克尔•杰克逊级的人物,却发明了跳舞谈;没有斯皮乐伯格级的人物,却发明了青春偶像剧;没有毕加索级的人物,却发明了卡通小人书……”当时这段话给我了很深的沉思: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历史情感里,多少对这个邻国是有些恨意的,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对外学习”视乎是日本民族的本能。而在近代世界史中,被誉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1609年,荷兰与日本建立通商关系。设于出岛的荷兰商馆是属于东印度公司管辖的。18世纪,荷兰的综合国力虽然江河日下,但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有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之处。在医学方面,莱登大学拥有一个重要的医学研究中心,欧洲各国的学生云集于此,在著名医学家布尔哈布等人指导下工作。这样,欧洲医学的最新成果通过荷兰商馆的医生直接传到日本。而兰学中对于日本影响最大的一个学科就是医学,医学作为兰学的中心,不仅带动了作为医学基础的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那兰学在日本的情况是怎样呢?兰医对日本又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本文希望能有助于加大对兰学特别是兰医对日本近代崛起的作用的理解。
        兰学主要是指江户时代,日本开设了以长崎出岛为窗口,通过与荷兰商人的贸易活动,学习荷兰语和欧洲自然科学、医学、军事学、历史地理等的学问。这种以荷兰语为媒介的欧洲近代科学在日本的传播,称为“兰学”。
        兰学的传播使日本人对西方文明开始有了崭新的认识,尽管有些认识还不完善,但通过兰学,日本人的视野也渐趋朝向西方,不规模地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这对于后世的日本有着深刻的影响。
        兰学的内容主要不仅有医学、博物学、天文历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自然学科,后来还包括历史、哲学、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其中主要的学科有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及物理学等。
        医学为兰学中最主要的学科。前面提到的杉田玄白等人翻译的《解体新书》,不仅为日本人带来了先进的欧洲近代医学知识,而且在日本确立了实证主义的科学精神,使得兰学与儒学、国学并驾齐驱,成为近世日本三大学问之一。兰学的另一重要学科是天文学。这一学科最主要的成就是引进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和地动说等。像伽利略和牛顿的思想,通过日本的荷兰文翻译者得到广泛传播。
        在兰学中,最重要的学科是医学,而且医学在整个兰学处于核心地位,兰医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之后的明治维新也有极大的意义。
        1、促进日本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
        到19世纪早期,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医生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医生学习西医。


这一阶段,除荷兰人外,还有一些以荷兰商馆医生到日的西方人,如德国人肯贝尔、瑞典人桑伯格和德国人西博尔德。虽然肯贝尔来日的时候兰学还未在日本兴起,但他的《日本志》向欧洲人介绍了日本,他也为西方文化向日本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桑伯格于1775至1776年在荷兰商馆任医生,著名兰学家桂川甫周曾经师从于桑伯格。西博尔德出自德国医学名门,精通内外科。他的到来使日本的西医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1824年他开办兰学塾“鸣拢塾”,既是诊所又是学校,在为日本人治病的同时传授西方医学,并对日本医师进行临床指导。西博尔德的教学以医学为主,从学的日本人共57人,后来多成为著名的兰学家。
        兰学医学不仅在日本医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它还激发了日本人学习相关西方相关学科知识的兴趣,因为这些相关的学科知识对理解欧洲的医学观念十分重要。从医学为核心,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物理学、化学、本草学等各个自然科学的分支也相继向近代科学转变。
        2、对传统中医的质疑到批判
        自室町时代起,一种称为“李朱医学”的医疗观开始引起了日本医学界的兴趣。日本的李朱医学派别由田代三喜创建。在三喜的门生曲直濑道三的带领下,李朱医学成为正统的医学理论和疗法。玄白于1775年执笔写作《狂医之言》,反驳中医的责难,从事实出发宣称西医的优越性。玄白认为“近世所行有《神农本草经》者,上品之药120种,皆说久服轻身延年,未闻一人服之有效者并且认为日医以《黄帝内经》为祖,根据张仲景的《伤寒论》等古医书树立新说,称为一家,但“皆是臆度附会,人人阿其所好。以我意决,不足为正鹄”。因此玄白说,“这是我废弃中国书、独取荷兰书的原因。”玄白还指出,中国医学只有“方”即治术,缺少“法”即理论,而荷兰医学则“其本明其法正”。杉田玄白彻底否定被朱子学(儒学)视为绝对权威的中国圣贤之书,确认荷兰医书的科学性,树立西医学的新权威。大摫玄泽的医学思想与其师一脉相承,总的来说是理论联系实际。玄泽以中国的谚语“学医执匙拙”(有学问的医生治疗差)为线索对中医进行批判。他认为医理和医术本来不是两条路,也就是说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本来不可分,中医却把它们分开。特别是中医忽视解剖学,批判古方家墨守古医书的处方,不进行基础研究。
        由于兰医的传入,不仅是融合了理学和中医的“后世方”遭到严重批判,它的批判者“古医方”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日)依天憙家著,卞立强、李天工、雷惠英译:《简明日本通史》.
[2]赵建民、刘予苇:《日本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郑彭年:《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郑彭年:《日本崛起的历史考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美)威廉.E•迪尔著,刘曙野等译:《探寻中世和近世日本文明》,商务印书馆,2010年.
[5]叶谓渠:《日本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钟放:试论医学在兰学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原因[J],日本研究论集,1999年00期.
[7]周维宏:试论兰学在日本近代思想界的影响[J],历史教学,1985年07期.
[8]王仲涛、汤重南:《日本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